试分析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

时间:2022-10-29 07:42:21

试分析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

摘 要:结构安全,即指建筑结构质量安全,防止建筑被破坏的能力,是施工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建筑结构安全水平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自身利益,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主要取决于施工方的施工水准、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建筑工程的合理使用等等。在当前社会上,建筑结构安全水平日渐重要,它与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抵抗风险的能力息息相关。本文联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针对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具体情况,科学分析了安全水平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难题,并针对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的建筑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水平;合理设置

一、建筑结构安全

(一)什么是建筑结构安全度

在建筑过程中,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水平设计通常有三大要求,即要实现建筑结构的安全、寿命长、舒适。

1.建筑结构的安全

建筑结构的安全即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能抵抗一般自然灾害的破坏,且能够承受一定质量的外加压力。例如在面对地震、台风等恶劣环境影响时,还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结构整体的稳固,还能够承受自重、一定质量的人群、基础设施、大雪等的压力。有较为稳固的结构设计,从而确保人员的安全。

2.建筑的长寿命

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要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确保建筑物在固定设计使用年限里面,在正常使用、修理下不发生大的质量问题。较长寿命的建筑结构设计可以减少建设的投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3.建筑物的舒适

建筑物的舒适即指在建筑物正常使用情况下,建筑物各方面设计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且具有非常好的质量。

在建筑物结构设计过程中,为满足这三大要求所进行的指标测试就叫做安全度。

(二)建筑结构安全度的测量

建筑结构安全度的测量有多种标准,自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结构安全度测量经过了多次改革,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一是容许应力设计法,容许应力设计法是指以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不大于有关规范所给定的材料容许应力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的方法。它的设计过程简单,曾经在建国初期大量运用,但其缺点是安全系数是一个单一笼统的经验数据,由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安全系数,单一的安全系数给建筑工程结构安全设置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为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破坏阶段设计法应运而生。破坏阶段设计法是考虑结构材料破坏阶段的工作状态进行结构构件设计的方法。之后又相继出现了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这四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极大提高了我国建筑结构安全的设置水平。

我国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明确指出,在进行结构设计时,统一按照可靠度理论进行设计。所谓的可靠度理论即指,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通过失效概率来计算、衡量,以经验数据作为参考,对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进行可靠性评估。这极大提高了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

二、建筑结构安全设置中的难题

(一)建筑结构安全度难以确定

建筑结构的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首要前提,是施工质量的根本保证,是人身安全的必要保障,是国家科技、经济、施工水平、材料质量的整体反应,因此,建筑结构安全在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然而,由于复杂的数学公式、多变的建筑结构数据使得建筑结构安全度难以确定。

(二)工程安全事故与建筑结构安全度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在结构安全设置中,工程安全事故与建筑结构安全度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结合多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发生的大量事故,相关人士提出工程安全事故与建筑结构安全度之间没有关系,例如在建国初期,我国施工手段、技术十分落后,当时的原料质量也很差,建筑结构安全度极低,然而确少有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老建筑如北京饭店更是经受住了唐山大地震的考验,反观当代,高技能、高科技、高质量的大量应用,在先进的施工条件下,反而常常发生建筑结构安全事故,由此说明工程安全事故与建筑结构安全度之间毫无关系。

三、建筑结构安全设置的建议

(一)科学、专业的结构安全设计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工程师在进行安全结构设计的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尽量压缩施工成本,做到科学、专业的结构安全设计。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资源的大量枯竭,人们对现有资源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当代社会,高质量、低成本是所以工程师所追求的结构设计目标。一些国家甚至通过举办最佳建筑设计竞赛,并设立较高荣誉的奖项,同时邀请来自全球各大的结构设计师参加比赛,以此来鼓励结构工程师设计出更加节约材料的建筑。现在的建筑通常采用空心圆柱来作为建筑物的支撑,从而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例如在结构设计大赛上,来自青岛的大学生张永的吊脚楼建筑结构设计因在保证建筑结构质量的前提下采用空心石柱而节约了大量的材料使用从而荣获国家结构设计二等奖。

(二)关注国家政策,制定合理规范

在建筑结构行业,要积极关注国家政策,制定科学的建筑结构安全规范,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谨设计、施工。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策,不仅是一个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在该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反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针对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在建筑材料用量上,我们不必和发达国家相比较,即使安全度比发达国家相对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相对于我国国情,我们可以保证,以前的设计标准、建筑结构安全质量是安全的,是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的。

四、结语

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前提,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社会的和谐、人民的生命安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筑施工的首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主要取决于施工方的施工水准、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建筑设施的合理使用等等。为此,我们要提高施工方的施工技能、加强对原料的监管、合理使用建筑设施,以提高建筑结构安全度,从而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施工人员知识技能的提高,随着我国建筑结构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必将快速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更加可靠,从而提高城市的社会效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满英.徐显山.建筑结构安全度设计思考的探究[J].华章.2011(11)

[2]刘西拉.蒲德群.再论必须提高我国结构安全设置水平[J].建筑科学.1999(05)

[3]纪凯. 李冰雪.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分析[J].民营科技.2013(03)

上一篇:山区公路滑坡灾害成因与防治浅析 下一篇:探究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隐患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