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10-29 07:25:57

政府补助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政府补助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工具,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影响政府补助行为的因素多种多样,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以140家医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Eviews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对影响政府补贴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强度越强、规模越大、销售利润率越高、公益强度越大、政府对企业的补助强度越大。表明我国政府鼓励我国企业创新,并且对于销售利润高的企业会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并且研究发现政府更偏向于给国有企业补助,表明政府在实施补助时有一定的国有偏好。本文研究对于把握我国政府补助政策的合理性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研发强度 面板数据

一、引言

政府补助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工具,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政府补助在引导资源合理流动、谋划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逐步加强,自2002年以来,每年获得政府补助的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都超过40%(李财喜、潘越,2009)。投资补助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危机,提高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资,提高企业竞争力,还起到了振兴产业发展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的公平。然而政府补贴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补贴的目的不能完全实现,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政府补助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殊制度背景,以我国140家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政府实施补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出发,实证检验政府关联、科研强度等影响因素与政府实施补助行为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而探寻地方政府实施补助的经济效果,为转型时期政府处理与企业的关系和角色定位提供事实和依据,对于把握我国政府补助政策的合理性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假设

国内很多学者针对企业研发强度对政府补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耿强,胡睿昕(2013)基于工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企业规模将样本分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数据,得出高新技术企业受补贴比率最高。王业斌(2012)的研究又发现政府投入能显著地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由此本文提出假设一:

H1:企业研发强度越强,更容易获得政府的补助且政府补助强度越大。

在激励原理中提到,组织会根据被激励者行为结果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给予其公平的奖惩,从而强化被激励者良好的行为,弱化其不良的行为。本文采取大多数学者对企业规模的衡量指标,用企业总资产来衡量,同时,总资产越多的企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而企业在经济生活中承担的责任也是决定政府补助强度的重要因素,企业承担的责任越多,越容易获得政府的补助。由此,我们提出假设二:

H2:企业规模越大,更容易获得政府补贴且政府补助强度越大。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正如每个母亲都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相较于民营企业,政府可能对国有企业显示更多的偏好。从现行税法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而税收优惠作为政府补助的一种重要形式,会直接影响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助强度。因此,本文提出了假设三:

H3: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补贴且政府补助强度越大。

比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从而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和A.克鲁格(Anne.Krueger)的论述,这种超额收入被称为“租金”(rent),谋求这种权力以获得资金的活动,被称作“寻租活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背景,政治关联普遍地存在于我国的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之中(王庆文,2008)。由此我们提出假设四:

H4:企业政府关联度越强,更容易获得政府的补助且政府补助强度越大。

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则认为,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企业目标之一,除此之外,企业尚应以维护和提升社会公益为其目标;企业法律制度须在企业的利润目标和公益目标两个维度之间维持衡平。在这二元的企业目标中,前者集中体现的是企业及其管理者对股东的义务,后者着重反映的则是企业及其管理者对企业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义务(卢代富,2001)。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在提供补助时更加偏爱公益费用支出较多的企业。由此我们提出假设五:

H5:企业公益强度越大,更容易获得政府的补助且政府补助强度越大。

有限理性假说认为,在面对风险时,决策者一般都厌恶风险,往往优先考虑风险而非方案的经济利益,这使得风险大而经济收益可观的方案不一定被选择。本文采用目前学界公认的销售利润率来衡量企业的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越大,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越大,产品竞争力越强,企业资金利用率较高,企业发展前景好,值得政府投资,获得政府补助的越容易。因此,本文提出第六个假设:

H6:企业销售利润率越高,更容易获得政府补助且政府补助强度越大。

三、模型的选择与样本的选取

(一)模型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二)变量的测量

SUB:政府补贴强度

RDI:研发强度

ASS:企业规模

PROP:产权属性

WEL:公益费用

PRO:销售利润率

COR:政企关联度

AGE:上市年限

EAST:东部

CEN:中部

EXP:出口强度

四、统计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研发强度、总资产、产权属性、公益费用、销售利润率回归模型中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并其系数符号也与预期的相同。其中研发强度和销售利润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下仍然成立,可见企业的研发强度、销售利润率对政府补助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研究发现政企关联度对政府补助强度影响不明显。政企分开在改革开放时就已经提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在我国政企分离并不简单,地方政府官员在决定向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时具有很强的自由裁量权(余明桂,2010),但是在本文并未得到显著的检验。

五、结论与研究启示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当政府研发强度越强,企业规模越大,销售利润率越高,政府对企业实施补助的强度越大。政府倾向于给予研发强度大的企业,可见政府鼓励企业进行科技研发与科技创新。笔者欲将做进一步的研究:探寻地方政府实施补助的经济效果,市场对于政府补贴的信号如何反应。为转型时期政府处理与企业的关系和角色定位提供事实和依据。

(作者单位为浙江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耿强,胡睿昕.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6):80-90.

[2] 吕久琴.政府补助影响因素的行业和企业特征[J].上海管理科学,2010(4):104-110.

[3] 殷枫,许颖星.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与出口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股权性质与制度环境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2(5):20-28.

[4] 单荣兰.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2010(7).

[5] 余明桂,回雅甫,潘红波.政治联系――寻租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J].经济研究,2010(3):65-77.

上一篇:UEFI模式安装Windouws 8 下一篇:区域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