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向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时间:2022-10-29 06:13:10

运用思维导向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摘要:小学语文对学生后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作文课程决定着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这就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阐述了思维导向图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促进作用,重点分析了运用思维导向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措施,目的是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思维导向图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0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思维导向图对小学作文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1 思维导向图的概述

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向图强调放射性和多线程的思维,即将关于某一个主题的不同级别的内容囊括在一个方框或者是圆圈中,然后将相关的思维进行连线,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主题思维网络。思维导向图非常适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有效地解决了小学生在作文写作时,目标不明确以及思维定式等诸多问题。

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作文即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其训练的核心就是思维训练。在写作文时,只有按照一定的思路写下去,才能够形成结构严谨、主题突出的佳作。

首先,思维导向图对学生的选材和构思有着促进作用。学生的选材实际就是进行思维导向活动的过程,只有将选材构成一个完整的图表才能保持思路的清晰,使学生明确中心。其次,思维导向图可以使学生将作文写得更加具体。在小学作文的训练中,单纯的依靠框架就会使文章不具体生动,这需要借助思维导向图,在枝干处添加线条,利用关键的字词和句子来细化文章。此外,思维导向图有助于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学生构建思维导向图的过程实际就是进行感情宣泄的过程,即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加感人。与此同时,思维导向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写作习惯,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 运用思维导向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

鉴于思维导向图对小学作文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向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2.1 合理设计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流程

在思维导向图的利用中,需要教师把握好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设计作文教学流程,一般而言,主要包括情境创设、思维导图、选材构思、进入情境、快速写作、修改讲评和鉴赏总结等几个环节。在作文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更加直观形象地向小学生显示写作主题,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以“春节”为话题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是视频短片的形式将美丽的画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春节的乐趣,然后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思考,激发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2.2 结合思维导向图进行作文技巧训练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结构,学会表达思想情感以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作文训练中,第一个单元的主题是对事物动态和静态的描写,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人物的心理描写以及真实情感的表达方法和发挥想象的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不仅要运用基本的观察方法,还要展开联想和想象,这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向图来激发大脑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有规划有系统地进行观察。其次,要进行基本的作文训练,这是思维导向图指导下的作文技巧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写好基本的作文,才能够有大幅度的提高,才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习作训练。最后,要借助思维导向图进行习作训练。主要分为片段训练、命题或者是自由命题训练:在进行片段训练时,需要引导学生从看转化为观察,进而使学生的看更加细致和深入,在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进行具体的观察,可见思维导向图可以促进学生从不用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维;在进行固定命题或者是自由命题的训练时,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引导学生对展示情景进行观察,进行发散性思维,最终确定命题,结合选材进行构思,进入快速写作环节。可见,思维导向图可以将思维可视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3 思维导向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思维导向图的指导下,小学作文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思维导图的应用打破了思维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在遇到写作话题时,学生不会仅仅将其作为死板的概念,而是借助已有的信息,通过联想和想象向多个角度发散,这样灵感才能纷至沓来,不断出现佳作。其次,思维导向图可以帮助学生挖掘素材,确定立意,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学生分析出多个立意,然后选取典型的立意。确定文章的范围和角度,使文章具体化。此外,学生在审题时,思维发散得很充分,所以,写作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能挖掘新颖的素材,产生崭新的立意。

4 结束语

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流程和作文技巧训练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小学生写作质量和能力的提高,进而能够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有效解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部分难题,为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实践案例。虽然实验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学生在实验前对思维导同并未直接接触,对工具不太熟悉,影响了教学效果。因而还有待于加大实验落实力度,把实验工作进一步做细,强化反思,进而开展后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蒋英.思维导向图对于小学教学的促进作用[J].语文天地,2012,(7).

[2]蒋静.合理利用思维导向图,提升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教育,2011,(8).

[3]李青和.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阅读与写作,2010,(11).

[4]赵志广.思维导向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与发展,2012,(13).

作者简介:朱丽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新沟实验学校,江苏阜宁 224404

上一篇:浅析磁感应强度的瞬时变化率与平均变化率的关... 下一篇:浅谈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