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的模式

时间:2022-10-29 04:39:05

论当前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的模式

摘 要 把系统经济学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一个经济系统来研究,分析其供应链管理的传统模式,以及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构建,在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可能面临的合作关系的信任,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责任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战略、运作以及技术等方面对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的传统模式以及新型供应链模式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比不同互联网经济下,多种经济因素对传统供应链的冲击以及对新型供应链的变革需求。

关键词 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 互联网经济 发展趋势 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和构建

一、供应链管理目前的管理模式分析

(一)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最初的原型是“价值链”,由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后来慢慢演变成“供应链”。并广泛地应用在经济领域。供应链管理是指在一条链条上涉及的节点互相依托,互相协作的管理方式。供应链从采购原材料、生产、物流,以及到达最终客户手里的这一整条链条的衔接。涉及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这三者在这个链条中的传递和运作。

(二)供应链管理传统管理模式的介绍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采购、生产、供应、物流等节点。厂商根据采购的原材料进行生产,物流配送到客户的手里,并且以系统、技术为依托,配合好生产计划和供应计划,提高整个链条的反应速度和柔性管理。在供应链运作中还会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第一,供应商管理以及CRM客户管理。第二,产品管理,包括产品周期管理,产品需求计划/供应计划,以及产品的切换。第三,产品设计进度把控,包括设计,前期试产/量产生产计划,质量控制。第四,物料,物流在各个企业之间的流动以及企业内部的流动控制和跟进。第五,基于网络、软件等建立的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互联网经济下对传统供应链的冲击以及新型供应链的需求的变革

(一)互联网经济对传统供应链产业的影响以及对新型供应链的促进作用

(1)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对传统供应链产业的冲击较大,尤其是信息流动、信息的传播、信息的不断更新交替,极大地冲击了供应链产业。

(2)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市场的营销模式。互联网经济是一个跨国界、跨区域的载体,并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支付越来越便捷,这二者之间的联合,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发展。

(3)互联网经济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提升了企业管理的先进性。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快速反应以及整个供应链链条的优化,并且对企业管理的创新起重大的推进作用。

(4)互联网经济下的传统供应链必然被新型的供应链替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供应链无法在新的经济体下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必然推动供应链的变革,供应链的不断变化,不断变革,不断创新。

(二)互联网经济下的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变革迫在眉睫

纵观经济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每一个经济周期都会出现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基础创新,这种基础创新是历史的发展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经济学家对此做了很多推测,其中社会心理健康被认为是第六个长波周期的基础创新内容。

(1)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信任问题。供应链涉及的成员企业较多,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等等之间的协同发展,这三者之间必然要有很强的信任关系,一环套一环的运作,如果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都无法进行运作。因此,供应链成员之间必须建立信任关系,彼此间的信任会增加供应链整个链条的协同性。

(2)供应链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的链条,而且需要很多人力分布在不同的岗位上。例如,计划、采购、订单管理、物流配送以及客户服务等等,这些关键的部门需要有关键的人力去管理,需要有核心人力、核心骨干人员的存在,这就需要跨部门之间、人力之间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管理。

(3)供应链管理的社会责任管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也要关注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等方面的责任。很多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管理问题,在互联网经济下,这种责任管理已经延伸到全球范围,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采购和生产,这就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对第三国家环境以及社会责任的管理。

(4)供应链的风险规避问题。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需求的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以及供应商不稳定等诸多随性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供应链管理中有很大的风险性,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例如,生产事故、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等事件,都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供应链管理需要做好各个节点的企业合作,信息共享,使得整个供应链能更好地协调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这样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规避风险,使得供应链能够良性运作。

三、互联网经济下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基于经济长波理论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基于经济的理论供应链模式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1)战略层面。企业应该把供应链管理上升到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利益从上到下的增长,为了实现这种从上到下的增长,就要解决信息共享和社会责任管理问题。

(2)运作层面。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运作层面的创新需要从传统供应链向新型的供应链转变,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嫁接供应链管理,实现该企业的供应链快速响应,柔性管理。

(3)技术层面。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供应链管理更加信息化、高速化,互联网技术、SAP、ED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广泛运用,使得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更大程度地运用了信息技术,便于供应链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畅通无阻。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的方法

(1)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响应和柔性管理。企业需要更加准确的信息和沟通桥梁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供应链成员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共享、流程整理和系统集成才能更加快速地进行柔性管理。

(2)供应链网络合作和网络经济组织。不管是企业内部成员还是企业的外部成员,都需要ERP或者EDI信息系统对接才能更好地加强合作,每一个企业成员都应该积极共享信息,需要资源配置发挥到最大的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客户的最终需求和经济的最大化。

(3)供应链KPI考核标准的建立。互联网经济下的供应链健康良性的运作,需要KPI考核的监督和管控。供应链上的节点较多,涉及的供应链企业也较多,因此需要KPI来监控每个节点的运作水平。尤其是新型的供应链在互联网经济的影响下,供应链KPI的水平要求更高,响应速度和柔性管理更高。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 肯尼斯・莱桑斯,布莱恩・法林顿.采购与供应链管理[M].电子工业传版社,2014:69-72.

[2] 薛伟贤.网络经济效应及测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4-26.

[3] 唐慧.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J].消费导刊,2008(3):255-256.

[4] 张国军,陈传明.全球化视角下的供应链管理[J].经济管理,2006(12):47-51.

[5] Kevin Kelly . 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10 Radical Strategies fora Connected World[M] .

上一篇:财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你是人,还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