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招骂是件好事

时间:2022-10-29 04:25:35

经济学家招骂是件好事

过去几年里,中国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是被骂得最厉害的一个群体。我过去也分析过为什么中国经济学家被骂,但现在我更觉得中国经济学家被骂的主要原因是被人“嫉妒”。

我说的“嫉妒”经济学家的人,主要指的是中国评论界中那些指责经济学家的人,这里的“嫉妒”并非是对经济学家多赚了钱的“嫉妒”,因为经济学家并非中国最富有群体,而主要是因为经济学家的成功,更准确地说,是经济学在中国社会所获得的成功,再说得透彻一些,是这些年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而这些成功证实了经济学家提倡的一些经济理论,比如市场化和民营化。

一说中国经济的成功,就会有人出来喊贫富悬殊等,我不否认中国存在贫富差距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30多年前,有谁能想到中国能从一个穷国发展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有谁能想到,在当今世界最大的十家企业里面,居然有几家是中国企业,中石油甚至成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在美国的几十家中国上市公司去年一年市值都翻了一番;又有谁能够想到,今天的中国是奢侈品消费的大国。这不能不说是世界经济历史上的奇迹,当然,中国仍然面临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普通民众如何分享这样的经济成功。

中国的经济获得成功,中国的经济学家自然觉得自己有功了,这也并非是经济=经济学=经济学家的简单公式。公平地讲,中国经济学家在经济政策上的确有很大的影响。过去二十年,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字,“开放”和“市场”,“开放”让中国经济加入到全球化的系统之中,“市场”则改变了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扩大了市场、解放了生产力,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而且把国家从福利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对中国的老百姓有些不公平,但中国经济的确从中得益不小,这其实是比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体制更有效的经济体制,因为西方国家要承担极大的福利负担。不过,相对于老百姓承担市场经济的责任而言,他们却缺乏市场经济下应有的权利,中国经济学家可以讲,那不是他们研究的范畴,经济学更重视效率,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如何用最小的资源带来最大的效益。

除了经济学家从中国经济成功中得了荣耀,看到自己赞成的理论成为实际,看到自己建议的政策转化为生产力,经济学家更是可以毫无忌讳地在经济领域高谈阔论,比如,有经济学家追溯到若干年以前,讨论市场给人民带来的财富和寿命的增加,并提出“政府要做的:保护产权,推动竞争”。

相比之下,中国评论界、思想界与经济学界比起来,那就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了。评论家说起话来,许多时候都是绕来绕去,就算说出来,也基本上是毫无用处。

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学家仍然会被人“嫉妒”,因为经济学仍然是中国学术界最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群体,那也就决定了经济学家要继续遭受骂名。

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期待时评界有人站出来,对某些经济学家提出的“不平等误解论”作出旗帜鲜明的批评,因为已有的不平等可能在市场经济之下变为更大的不平等,而政府并非只需要“保护产权,推动竞争”,还需要推动进一步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法规去保证公民应该有的权利,比如公民如何能够平等地分享国有资产所创造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媒体更应该是代表公民在言论上的自由表达,民意更应该能够去影响经济政策,否则那就只是纯经济上的市场经济,而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上一篇:一个农民变市民的工资“路线图” 下一篇:还要咬谁才能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