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给力历史课

时间:2022-10-29 04:19:28

让信息技术给力历史课

从2008年至今,湖南省慈利县杉木桥镇中学与上海文莱中学喜结联谊,在他们的扶持下学校建起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局域网,信息技术助推新课改提高课堂效率蔚然成风。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大胆让信息技术给力历史课教学,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得到了同行们的充分肯定。具体做法有如下一些:

一、创设情境,还原形象,让学生乐学历史

传统的历史教学,借助的仅仅是薄薄的一本教科书,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如今新课改理念不断渗透课堂,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必须改变过去“黑板+嘴巴+粉笔+教材”的平面式课堂教学模式,快速进入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新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声、光、色、像的特点创设情境、还原形象,有效地吸引、感染学生,使他们乐于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历史知识。比如在教学《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时,我制作了一个课件,把“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树”“青铜立人”的照片插入课件中,播放时用特写的方式展示,很快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突破“司母戊鼎”的铸造这个难点时,借助多媒体的自定义动画,把组材、铸造的过程一步一步的展示出来,学生看后,再结合课文内容,当堂就掌握了其知识;在讲述三星堆青铜艺术时,我直接链接了“三星堆博物馆网站”,打开网页,和学生一起进入“青铜馆”欣赏绚丽夺目的三星堆青铜艺术,让学生对抽象的青铜艺术有了很形象感受,让学生在欣赏中真正了解了青铜文化,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课堂像磁铁一样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二、制作课件,自主探索,让学生感悟历史

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历史课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参与,积极探索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信息网络建立联系,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轨,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由和主动。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制作简单的课件,讲出自己对历史的的感悟。像张敏同学制作的《南京大屠杀》片断课件,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并产生共鸣,那就是1937年12月,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使六朝古都成了人间地狱,魔鬼的天堂,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 “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同学们也感悟到日本右翼势力长期以来不仅不反思,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还编入日本中、小学历史教材,这是对历史的彻底否认。历史不能忘记,我们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一定要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只有中华民族强大了,我们才不会挨打,永远傲立于世界的东方。学生们在自主探索中真切地感悟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魅力。让学生在信息化的课堂上制课件、谈感悟,学生就有了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更能激发和保持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回放展示,调动感官,让学生领悟历史

历史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经常利用信息技术,运用文字、图像和音响来展示历史的风云变幻,重现难忘的历史时刻,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彩斑斓,能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领悟历史,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又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如在教学《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中,通过对历史的回放展示,让学生追寻中国“两弹一星”及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史及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学生迅速实现知识的选择汇集。在大量精美的图文中,学生形象地了解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史,领悟到了“两弹一星”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让信息技术继续在历史课堂上给力吧!

(作者单位:湖南省慈利县杉木桥镇中学)

上一篇:让绘本成为应用文写作的好帮手 下一篇:让估算与智慧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