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结束,更是开始

时间:2022-10-29 03:22:54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一句“难说再见”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确实,上海世博会如此多元,如此精彩,如此无限,带给我们很多很多。它留给我们的,当然不仅是眷恋,更多的,我们看到了以人为本,看到了高科技,看到了科学发展,看到了生态意识,看到了人文素养。同时,人们记忆犹新的,世博会开幕以来,在各方面努力下,上海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进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然而,也应看到,随着世博结束,世博影响力似乎也离我们渐去渐远,城市文明相对下降。比如说,世博会期间,上海市偷倒渣土的情况一度绝迹。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把“建筑渣土整治”作为服务主体,实行“区域专营、卸点付费”渣土运营管理新机制。世博会184天,空气优良率96%。如今,世博会刚结束,一些工地陆续开工,马路尘土飞扬,偷倒渣土的行为重又抬头。据报道,去年11月不到20天重污染天气已达6天!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完全相悖。

184天的96%优良率和结束后不到20天里面的6天重污染,这种泾渭分明的反差说明了什么?说明世博结束了,新机制也完成历史使命了,城市管理又回到从前。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应该好好检讨、尽快解决。

其实,“文明,是世博留给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最好遗产。”上海世博会,是结束,更是开始。如何乘“世博”而上,发挥和放大世博效应,加强改进城市管理,促进发展,造福百姓,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世博会举办过程中,城市安全管理、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动员、大型活动组织管理、场馆规划和交通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丰富经验,需要沉淀下来,形成制度,发挥长期作用,以提高城市整体管理能力,适应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举例来说,以世博会为契机,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以垃圾分类处理为着力点,借鉴台北的范例,将垃圾按袋计费、分类管理,实行定时定点回收。通过条例和收费措施,督促市民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同时充分考虑市民生活便利和卫生需求,定时回收,实现垃圾处理零填埋,维护城区整洁舒适环境。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相当的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见,实现上海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切始于世博会,对中国、对上海而言,世博会永不会闭幕。余音绕梁的,是许多关于文明、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关于人的思索……

上一篇:“金刚钻”是怎样炼成的 下一篇:练摊中国的洋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