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现状

时间:2022-10-29 02:56:47

从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现状

2008年发生的金融海啸使各国经济遭受重创,在恢复本国经济过程中各国纷纷采取各种刺激措施,其中增强出口能力及份额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我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出口额,而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现实引起一些国家的担忧,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形成原因及存在问题和相应政策建议。本文从不同性质企业出口情况、按贸易方式分类的出口情况以及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情况三个角度分析我国近年来的出口贸易情况。

一、不同性质企业的出口现状

我国出口企业按企业性质可以分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包括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以及其它企业(主要是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三大类,2006年以来三类企业出口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三类企业中的外资企业出口额比例一直保持在一半以上,国有企业的比例呈现下降态势,同时其它性质企业出口份额增长迅速;在出口增速时,私营企业和集体企对我国出口增速贡献比较大,相反出口出现下滑时国有企业的贡献比较大。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三类企业出口具有显著差异,外资企业中外商投资建厂,生产产品后销往国外造成的出口比例很大,其出口可能是母公司为进行利润转移或出于其他战略目的二进行的,对诸如汇率变动等反应较小,其出口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而国有企业出口近年来基本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状态,与此相对应的是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其出口额占比及其对出口总量增长的贡献均保持在增长的态势,但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其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出口供给价格弹性小,规避风险能力较低,其出口增速有所下降。

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提供较好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革,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国际竞争力,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大力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现状

我国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欧盟,另外对香港特区出口量也很大,但是我国对香港的出口大多是经过香港而最终出口到其他国家地区,因此这里重点分析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三个贸易伙伴的出口。2006年以来我国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出口情况。

对这三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量的一半左右,其中对美国出口占比较稳定,对日本的出口近年来有所下降,对欧盟的出口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对欧盟、美国、日本出口增速近年来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下降高于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增速,主要原因之一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国外需求下降,而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而后才波及欧盟和日本。对总体出口增速的贡献对美国出口和欧盟出口均为20%左右,对欧盟出口的贡献逐渐增加,而对美国出口的贡献近年来有所下降;对日本的出口贡献较小。

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近年来增长缓慢,同时占中国对外出口的比例下降。日本对华贸易政策具有显著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如关税壁垒方面;同时中国对日本出口商品竞争力水平不高,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多,这就造成了虽然出口量很大,但是出口额并不高的局面。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其所占比例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同时也有政治性的、经济性的问题干扰双边贸易的发展,如关于贸易不均衡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等。美国对我国出口美国的一些商品采取进口限制政策,这些都限制或者阻碍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

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呈现增长态势,我国对欧盟出口以农副土特产品、轻纺产品、工艺品为主,其对我国技术设备出口及技术转让等方面限制较少,比美国和日本要开放宽松,这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使得欧盟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同时应注意到我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等贸易伙伴,这给我国带来了不利之处。首先贸易风险加大,因为一旦这些主要市场发生重大政治和经济突变,则我国对外贸易会由于缺少可替代市场而发生巨大波动;其次,出口过于集中增长幅度过快容易引起这些贸易伙伴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进口限制,如近年来美国及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限制措施;第三,会引起国内出口企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市场内自相竞争、恶性低价,不仅损害了出口企业利益,也会使我国宏观经济效益受到不利影响。

我国政府不仅要协调与美国、欧盟等现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同时也应该注重引导企业发展其他市场,如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如利用我国的地缘优势,拓展周边国家市场等措施,因为我国出口贸易与贸易伙伴之间地理距离远近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与邻国更容易开展双边贸易。

三、按贸易方式分类出口现状

我国将货物贸易一般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三种贸易方式。按照贸易方式分类的出口情况。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在开发初期以加工贸易为主,但是随着发展应该以一般贸易为主。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一半左右,而一般贸易出口所占份额虽然近年来有所增加,但是增长不大。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有所增加,而且对出口总体增速贡献增长较快;同时加工贸易增速近年来有所下降,对出口总体增速有所下降,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政府意识到调整贸易方式而实施的相关引导政策的结果。

我国贸易方式目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但是在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仍然占有主要份额,这与大量引进的外资企业多数从事的是加工贸易有关,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配置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使得许多外资企业愿意在我国设厂。同时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也是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体现,我国劳动力丰富,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换取相对稀缺的资源类产品、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虽然有诸如解决国内原材料和能源不足、开拓海外市场、利用国内的加工能力等优点,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低附加值、企业处于被动地位等劣势。另外加工贸易对中国贸易规模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容易由此引起贸易摩擦等。

四、政策建议

通过多角度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我国政府首先应该支持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出口贸易的发展,比如在对这类企业中居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给予合理政策,提升内资企业的市场地位,加强国有及民营集体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主导权,降低出口贸易中的外资企业依赖程度。

金融危机主要是对低端产品产生影响,而对于中高档的影响相对来说就比较小,因此应该鼓励出口企业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开发或者引进先进技术、招揽优秀人才,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从贴牌生产向建立自主品牌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产品中技术密集型产品,限制“三高”的低附加值产品,从而避免仅仅凭借价格优势的竞争优势。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有着明显的产业梯度,通过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可以实现中西部经济发展,延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周期,为东部地区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

其次,改变我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现状,积极通过地缘优势,发展同周边国家进出口贸易,积极开拓同一般发展中国家市场,大力拓展新的目标是市场,优化出口市场结构,降低对国别市场的依赖程度,防止和缓解外部需求演变对我国外贸及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我国可以通过提升与新型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水平,提高拓宽贸易层次与贸易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政策协调,利用WTO规则等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标准性贸易保护手段等贸易保护主义。

最后,我国目前应该大力发展一般贸易的出口方式,防止地方政府为了GDP增长而过度发展的加工贸易,同时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限制高污染、高能耗、技术含量低的加工贸易项目,提升我国在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同时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转移、合作开发等形式自主创新,推动加工贸易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向上游延伸。

参考文献:

[1]邵军,徐康宁.基于有界协整方法的中国进口需求弹性研究[J].财贸研究, 2006 (5):55-60.

[2]陈六傅,钱学锋,刘厚俊.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我国各类企业出口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81-88.

[3]于水群,杨增雄.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4 (3):31-33.

[4]吕剑. 二元经济结构、实际汇率错位及其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7(9):90-101.

[5]吴国蔚,薛花.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体现[J]. 国际经贸探索,2007,23(5): 9-14.

上一篇:向绿色包装发展的包装产品 下一篇:服装外贸企业外销流程设计与系统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