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信仰之间的抉择

时间:2022-10-29 02:11:08

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夫人的《牛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部充满革命激情的现实主义杰作。基于小说中跌宕起伏的冲突,以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为范本,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出发来解读故事背后的文化含义,挖掘主人公之间爱与信仰的冲突和抉择。

牛虻 爱 信仰 抉择 结构主义

一、引言

结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继存在主义思潮之后西方最为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文学结构主义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它以结构语言学为理论前提和论证基础,推动了文学进行符号和叙事的研究;第二,强调文本自身独立的转换规则和内部结构系统。总的来说,“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范型尽管多样,但都习惯于将其研究的对象分为一些结构成分,并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对立的、有联系的、排列的或转换的关系,以求认识文学结构的复合性与复杂性。具体讲来,就是把结构成分分为历时和共时、横组合和纵组合、语言和言语、代码和信息、所指、能指与意指以及秩序与序列的关系。”

在充满着冲突和矛盾的《牛虻》中,我们可以看到整篇小说叙事结构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其内在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这些冲突不是因为坚持爱,就是因为坚守信仰。这为应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提供了可能,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艰难选择注定了小说的悲剧主题。

二、二项对立与《牛虻》的深层结构

根据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在《牛虻》中找出以下16个片断,把它们作为结构要素组合成四个纵列,构成如下两个二元对立项:

经过一番结构分类之后,《牛虻》背后隐含的含义被揭示了出来。第一纵列表达的是“对爱的坚守,包括爱情和亲情”,第二纵列表达的是“对爱的否定与放弃”,第三纵列是“对信仰的坚守”,第四纵列是“信仰的破灭”。

第一纵列中,我们可以看到亚瑟与蒙太尼里之间的父子情,蒙太尼里悉心呵护儿子,却又极力守住秘密。即便牛虻知道蒙太尼里欺骗自己,但当蒙太尼里出现在自己的枪口下时,他还是选择了放弃,这注定了牛虻的失败。除了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与琼玛之间的爱情。

第二纵列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内心由于爱而引发的痛苦,最终迫使他们不得不选择逃离。牛虻接受不了突如其来且带有罪恶的父爱,因而选择离开;再次与心爱的姑娘相逢,发现她也依然爱着自己,牛虻完全可以告诉琼玛他就是亚瑟,但他却选择继续隐瞒;绮达深深地爱着牛虻,但牛虻只是把她当做消遣对象,绮达最终选择了自由;被捕后的牛虻面对主教蒙太尼里好意的探望,忍受力紧张到快要破裂,明明是父子却不能相认,为了斩断这次会见,他野蛮地嘲讽蒙太尼里,因为“他再过五分钟,就要哭出来了。”目的达到了,他却处于近乎歇斯底里的神经激动状态中,痛苦和矛盾达到了高峰。

第三纵列中,牛虻和蒙太尼里都在为各自的信仰努力着,他们对自己认定的事业都是那样固执那样忠诚。蒙太尼里为了追随上帝可以远离儿子;牛虻分饰两角,一边是立场坚定的革命者,一边是善良主教的拥护者,自己与自己在刊物上论战,这种信仰上的坚持导致了牛虻情感和性格上的分裂;最终蒙太尼里选择了上帝,把自己的儿子贡献给上帝赎罪,他对信仰的坚守达到了顶峰,同时也制造了牛虻的悲剧。

第四纵列中,亚瑟因为在神父面前忏悔而被揭发革命动向,并连累其他同志,这个打击是致命的。当看到虔诚的信仰并不能为自己赎罪,甚至连儿子都成为牺牲品时,蒙太尼里的痛苦终于爆发了,他在祭坛上的演说正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控诉。信仰的破灭导致了父子二人的悲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说《牛虻》反映了特殊时代环境下人类对“爱”和“信仰”这两个古老命题的深思和探究。当爱与信仰背道而驰时,舍谁弃谁便没有了道德标准,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探寻冲突背后人类的情感需求。

三、结论

通过对《牛虻》的结构主义分析后我们发现,简单的英雄主义革命故事背后有对人类古老命题的思考和探究。尽管结构主义分析法有封闭性、随意性和主观性的缺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没有哪一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抉择时刻、独一无二的历史背景、深刻透彻的情感反思,这些都是《牛虻》值得我们研究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0.

[3]伏尼契著.孙仍荪译.牛虻[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1998.

[4]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神话的结构结构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论《四月物语》中的散文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