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别忘了给孩子驱虫

时间:2022-10-29 12:51:50

秋季,别忘了给孩子驱虫

秋季是驱蛔虫的最佳季节,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夏天人们生吃蔬菜、瓜果多,又喜欢喝凉(生)水,儿童还喜欢趴在地下玩泥土等等,所以,最易感染蛔虫卵。蛔虫卵发育成成虫,大约要70天左右的时间,可目前的驱虫药都只能驱除成虫,而对正在“旅行”途中的幼虫是不起作用的。

所以,夏天感染的蛔虫卵只有到了秋天发育成虫才能被驱除。

蛔虫,儿童健康的大敌

医学资料显示,几乎95%的幼儿会不同程度地感染蛔虫或蛲虫等,而蛔虫有到处乱窜的习性,有孔就钻。因此,带来不少并发症。其中主要是胆道蛔虫症。这是因为蛔虫向上行到十二指肠,从胆道的开口处,逆行而上,进了胆道。进入胆道后的蛔虫有两种结果:一是还活着,二是死了。活着的蛔虫乱动,就会引起极为剧烈的疼痛,位于右上腹。孩子痛得弯腰翻滚,喊叫哭闹,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多为阵发性,蛔虫动则痛。如蛔虫已死,则不再疼痛。较小的蛔虫还会进入肝内。由于虫体上不干净,还可引起胆道感染,出现发热、呕吐及右上腹持续性疼痛。治胆道蛔虫时先用药物对症处理,解痉止痛,再用驱虫药,也可用中药。

乱服“驱蛔药”要不得

然而,如今有的家长因孩子经常腹痛,或食欲不振,或面色苍白,或睡着时磨牙,或脸上有白斑,或巩膜上有黑点,或指甲有白点,就认为有蛔虫。这些提法,缺乏科学依据。即使有这些表现的孩子,确实有蛔虫,也只是一种巧合,并不能因此而作为蛔虫症的诊断依据。

也有的家长一旦发现了孩子偏食、睡觉时磨牙、食欲减退、面容消瘦时,未经医院检查粪便就自我诊断有虫。服药后未见虫体排出,却又自作主张,继续给服驱虫药。岂知,乱给孩子服驱虫药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要肯定蛔虫症,只有检查粪便找蛔虫卵。当然一次没有找到不能完全否定。如几次检查粪便均没有发现蛔虫卵,即可肯定腹内没有蛔虫。我们知道,目前驱虫药种类多,其中有对多种寄生虫有效的,有的仅对某种寄生虫有驱除作用。常用的驱虫药如驱蛔灵、抗虫灵、扑蛲灵等,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多次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胸闷、胃肠不适等症状,即使是毒性较低的驱蛔灵,常服或久服后,也会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能损害。因此,对儿童来说,有症状并不等于有肠道寄生虫,应到医院确诊后再服药。任何一种驱虫药都不应常服、久服或过量服。尤其是对那些肝肾功能欠佳、急性发热的幼儿,应慎用或禁用驱虫药。

所以,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用药,到医院检查后由医生决定。若实在需要服药,必须掌握这样的原则,即驱虫时药量要足,以防引起蛔虫乱窜而引起胆道蛔虫症,从而并发胆囊炎胆管炎等。

这里要说的是,现在有的打虫药广告虚假成分很浓,如有的广告说驱虫效果几乎是百分之百,服药后打出虫来有效,没有打出虫来也有效,因为把虫打成碎渣(不是碎片,因为碎片在大便中还能看到),所以看不出来云云。其实,就目前的药物疗效来看,任何药物治病,百分之百有效的还没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算很不错了。我们知道,蛔虫有大有小,不管怎么说变成碎渣,或咸肉酱,也会在肠道腐败变臭,而且蛔虫还会发放出一些身体有毒的物质。活虫能散发,死虫腐在肠道更麻烦,打碎了问题就更大。一般打虫药是把虫子打晕(也就是起麻痹作用),然后再排出。不排出活虫也得排出死虫。

驱“蛔”也有简易方

有些家长不愿给孩子服西药,说副作用大,现在就向这些家长介绍一组驱蛔虫及蛲虫的简易方:

简易方1

取新鲜的黑色丝瓜种子适量,每日1次,成人每次40-50粒,儿童每次30-40粒:

剥壳取仁嚼烂,空腹用温开水送服,连服2日。

简易方2

将南瓜子48克去壳捣烂,加适量白糖调匀,分成2等份;

另将番泻叶30克用开水;中泡,每日1次,空腹服上药?份,连服2天,每次服药4小时后,饮服番泻叶汤以通便排虫。小儿剂量酌情减。

简易方3

将花椒3-9克入罐中,加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时,加入米醋20毫升再煎沸,过滤去渣,每日1剂,空腹1次温服,连服3日,小儿剂量酌减。

简易方4

将鲜生姜1大块洗净,不去皮,放石臼中捣碎,用纱布包后绞取姜汁,每次取汁5-6毫升,温开水送服。开始每半小时服1次,共服2次;

随后每2小时服1次,共服2次;最后可1日服3次,连服2天。

如腹部有绞痛,可酌情按开始时服法,两天内患者停一般饮食,只给少许米汤。如感口渴,可给少量醋开水。

简易方5 将鲜桃树叶50片洗净,捣烂,放入茶缸内,用沸水适量;中泡15分钟,盖上茶缸盖,每日1剂,空腹连渣饮服,连服2-3天。

以上方剂可任选一种使用,也可连续或交替选用。

这些验方对驱除蛔虫及蛲虫均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秋季,是驱蛔虫的最佳季节,请别错过这个季节哟!

上一篇:偏头疼为何偏爱女性 下一篇:孩子为何尿白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