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心理咨询大师学高阶沟通技巧

时间:2022-10-29 12:14:43

跟心理咨询大师学高阶沟通技巧

主持人 赵周

赵周老师曾在阿里巴巴集团、华数集团等知名企业从事销售相关工作多年,历任一线销售、销售管理、销售策划、销售培训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工作,现为多家合作企业提供销售咨询和培训服务,其培训理性、实战、幽默,结合学员实际问题,强调实战技能提升,受训学员涵盖英格索兰、中达电通、GE医疗器械、西门子、阿里巴巴、腾讯科技、中兴通讯、欧莱雅、中智、安泰人寿、中国电信等企业。

著有销售随笔集《老熊周刊》、《讲笑话学销售》等,深入浅出地分析销售方法,在网络上被追捧,拥趸无数。译著《SPIN销售 高价成交》专门论述新市场环境下的工业品销售变革,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特别提醒:来参加拆书帮并不一定要求你先通读过这本书。虽然一本真正的好书会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拆书帮强调的是学以致用,因为真正从阅读中得到价值,是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求全,先求精。

拆书方法论的核心就是从拆书家精选出的图书片段,激发出你自己的案例,从而今后再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你的做法会有不同。这相当于你参加了一次在这个主题上最实战的培训课程,由世界级的大师(图书作者)亲自讲课,而且根据最新成人学习理论进行了模拟演练,从而能改变你的行为,真正为你创造价值。

每天花10分钟来拆书帮跟贴,强过你自己拿1小时去读书!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

拆书帮系列之

副标题: 处理问题并发展机会的助人途径(第八版)

作者: Egan.G (吉拉德・伊根)

译者: 郑维廉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

页数: 497页

定价: 49.00元

【拆书简介】

这是一本心理学教科书,是全球最流行的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二者统称为心理助人)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这样的书,人们通常用“权威”、“厚重”、“大部头”、“难读”来形容,于是敬而远之――除非为了考试。

但优秀的教科书毕竟是人类专门领域知识的沉淀,从内容上来说,其缜密、严谨和系统性远超过一般商业图书,只是易读性和实用性相对弱一些。所以,教科书可以说是硬骨头。但硬骨头钙多。拆书帮的老读者,应该具备啃硬骨头的能力,具备自学教科书的能力,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把其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我们本期只拆解“神入”技能。“神入”是心理学术语,英文empathy,从另外几个译名可能更容易理解它的含义:“共情”、“移情”、“同感”、“同理心”等。在拆书帮核心能力体系中,这属于沟通的高级水平,涉及KC1表达能力、KC2主动倾听、KC3提问能力、KC6社交洞察力、KC8服务意识、KC12分析及整理信息等。

艾克斯将“神入的准确性”定义为“准确地推断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容的能力”。根据艾克斯的观点,在生活的许多方面,沟通中的神入能力都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要素。

能给出准确神入的感知者是这么一种人:他们擅长读懂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他们很可能成为最机智的顾问、最老练的外交家、最有效的谈判者、最值得信赖的政治家、最有成效的推销员、最成功的教师和最有洞察力的治疗师。(p.116)

拆解时有两点说明:第一,强调实用,不求深入。如果你想要成为专业的心理助人者,那么必须钻研前因后果,深究细微之处。但如果你想要的是增强沟通能力,那么学习和了解神入的基本概念,并熟练应用和掌握这些方法,已经能大大帮助你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成为“给出准确神入的感知者”。

第二,强调基本能力,不限销售场景。因为本刊读者多是销售行业,所以本文设计的拆解训练多和销售相关。但沟通能力可以在任何情景下学习、演练和实践,然后面对客户的特定沟通场景就会功到自然成。

阅读片段一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95

主动倾听,听什么?

1.倾听当事人的经历(Experience),即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

2.倾听当事人的行为(behavior),包括行为表现和行为模式,他们做了些什么,或者本该做什么但没有做。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做出让自己陷入麻烦的事,并且会疏于采取一些行动,让自己无法摆脱麻烦或发展机会。

3.倾听当事人的情感(affect),也就是他们的感受和情绪,而这些都来自于他们的经历和行为。体认出关键的情感非常重要,原因有三:第一、情感遍及我们的生活,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它们的伴音。第二,它们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第三,情感控制我们的行为。

4.加工出核心信息。核心信息是一个可以传达给当事人的要点。当我们倾听时,都会或有意或无意对我们听到的进行加工。关键在于要成为一个有心计的加工者。而很多人在面对当事人的情况、观点和决定时,是缺乏心计的。有心计的加工的核心是,确定关键信息。如果你认为当事人说的每一件事都很关键,那么就不存在关键了。

片段一拆解指要・KC2主动倾听能力/KC6社交洞察力

“神入”的核心是理解对方并清晰表达,理解的前提当然是倾听。很多讲沟通的培训课和书籍都会强调倾听,通过讲故事或讲道理来告诉你倾听是多么重要,结论就是“一定要多听少说”之类。这是把倾听当成了意愿――谁都会倾听,之所以没做好,是因为你不知道倾听的重要性。如果说了还是没做好,那责任当然在你身上――你怎么就做不到呢!

本书的思路迥然不同,作者把倾听当作为一种能力:你没有做好,是因为你不会倾听,没有掌握倾听的方法。然后作者就有责任给出具体的方法,你只要照着去练,应该就能提升。如果练了还是没做好,你就可以说责任在作者――你这法子不管用啊!

倾听的方法是:听经历、听行为、听情感,然后加工出核心信息。

示范拆解:

商老王打来电话:“你们太过分了,怎么这么见利忘义呢!当年说好了在金华市就我一家商,现在你们又授权一家。我给你们刘总投诉,他说那家只是做维修和配件。做维修和配件也是啊!合作三四年了,你们起码应该先跟我说一声!半个月前一个客户问我,我还说不可能呢!”

听经历:发现本市新增了一家。

听行为:给刘总投诉过了。

听情感:气愤、担心。

核心信息:老王知道本市新增了一家,而他之前居然一无所知。他很生气,也有些担心。

片段一拆解作业:

参照示范拆解,完成下面的主动倾听练习:

今天上午拜访老客户时,信息处刘处长说:“这次突然停电,有几个海潮品牌的服务器把上次备份以来的信息全丢掉了,后来花了很大力气才挽救回来一部分。但是你们的服务器非常好,都没有出大问题。我打算在报告中着重提一下,对比你们产品和海潮产品的表现。邢总对这次停电事故很恼火,不过他看了报告就知道如果当时全都采购你们的服务器,停电造成的损失就可以降到最低了。”

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片段二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95

很少有人懂得将神入性理解付诸舌端。在交谈时将神入要点与他人分享,以此表明对他人的理解,这仍然是日常生活中罕见的行为方式。这也许就是在助人活动中,神入为何强有力的原因。在当事人被问到咨询会面时什么对他们帮助最大时,得到理解居于榜首。

基本的神入性理解可以按以下程式化的公式来表达:

你感到(这里是当事人所表达的情绪的准确总结)

因为(这里是引起当事人情感的经历、思维和行为的准确表述)

例如,李澳舵正在同他的咨询师谈论他的关节炎及其并发症,疼痛当然是存在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生活。在一个节骨眼上,助人者说:

“你感到很痛苦,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你的活动能力,或者说你的自由,极大地受到了限制。”

李澳舵回答说:“正是这样。疼痛我还可以对付,但是不能自由走动,就要我的命了。我就好像被关进了监牢。”

借助公式“你感到因为”这一工具,初学者得以习惯分享要点这一关键。这个公式聚焦当事人的情况、观点、意愿、抗议和决定中的要点,以及伴随着的情绪、感受和心境。

片段二拆解指要・KC12分析及整理信息/KC1表达能力

原文翻译有点拗口,其本意就是:能够听懂、理解对方还不够,还必须让对方感受到你听懂他、理解他了。这叫做“表达神入”,而很多人做不到这点。

作者提供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公式,又举了一个例子,来帮助我们掌握分享神入的技能。为了更好应用这个公式,我们再拆解细致点,配合之前的主动倾听一起练。

示范拆解:

你的一位好朋友,最近两个月都在为进入一家大型外企而努力。今天他来找你,看上去很颓废。他说:“我做梦都没想到,在最后一轮面试后把我给拒了。我费了那么多力气,跑去他们公司投简历,笔试,一面,二面上次都跟我谈薪水了。他们也太过分了吧,不行早说啊,我连现在工作的辞职报告都写好了完蛋了我还得忍受现在的老板,不知道要忍多久”

听经历:面试遭拒,而且是最后一轮被拒。

听行为:被拒绝之前做了不少,被拒绝之后似乎什么都没做。

听情感:沮丧、失望。

表达神入(使用公式):你感到很失望,因为他们居然在你付出这么多之后拒了你。而且你有点沮丧,因为还是脱离不了现在的老板。

片段二拆解作业一:

销售顾问小丁费了很大力气问到客户副总经理的电话,给他打了4回,都是刚介绍自己,林总就说在忙、在开会,然后挂电话。

今天又打去,小丁说:“林总您好,我是小丁啊,行道信息技术公司的,给您打过4次电话了,您都忙,今天您有两分钟时间吗?”

林总:“你们是做什么的?”

小丁:“我们是给企业提供CRM管理系统和call center系统服务的,这不之前您公司销售部王经理说您这边有想法升级销售管理设备。所以就想问一下您的具体设想,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林总:“是有这个想法。我们现在的CRM系统经常死机,另外我想要的一些功能也做不到,比如统计每个人的电话呼出情况、跟进重点客户的提醒、不同销售人员撞单的判断。要规范化管理,这些功能很重要,我希望能早点实现。不过我最近事情太多了,公司筹划在美国上市嘛,整天不是出差就是开会,其他什么都顾不上。你可以先跟王经理去聊聊。”

请你替小丁完成如下的内容,注意最后一条表达神入,要使用公式,让林总感受到你在很认真地听他讲,并且完全理解他。

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神入(使用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二拆解作业二:

请回忆一个自己近期与他人的对话,最好是对方情绪比较强烈的情况。把对方的话写出来,然后参照上面的示范拆解,写出主动倾听的三项要点,以及你怎样表达神入(使用公式)。

阅读片段三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96

目前我们先不去计较采用公式听上去有多么呆板。过一段时间后,人们惯常使用的语言自然会取代公式。

片段三拆解指要・KC12分析及整理信息/KC1表达能力

一定要严格按照表达神入的公式反复练习,直到自己把“你感到因为”变成了能够脱口而出的说话习惯,再尝试变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候虽然你的语句中没有出现“你感到”或“因为”的字样,但表达神入的精髓已经被你把握了,从而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理解,在沟通中更好地形成信任和坦诚的氛围。

比如,片段二中咨询师可以不用“你感到因为”,而换一种说法对李澳舵表达神入,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关节痛还能忍受,但活动不自由其实更痛苦。”

片段三拆解作业一:

请对前文出现的每个案例,尝试表达神入。用公式和用自己的话,各表达一次。

片段三拆解作业二:

读到这里,请你看一下时间。要求自己在之后的7小时内尽量跟遇到的每个人尝试一次表达神入。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比如,你给一位亲戚打电话,问他最近怎么样。他说了一些关于养孩子的事情。你就回应说:“你现在是痛并快乐着,对吧,因为养孩子占了你那么多时间,但是也给你很多快乐。”

阅读片段四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135

某些人是差劲的沟通者,他们自己却不知道。新手或愚钝的助人者给出的许多应答是神入的劣质替代品。

1.不做反应。(似乎没听对方说话,继续按自己的思路来)

2.偏离聚焦点的提问。(让对方感到自己白说了)

3.陈词滥调。(尽说些没错但毫无意义的话)

4.某种阐释。(对方不需要你分析他)

5.忠告。(不要过早提建议)

6.鹦鹉学舌。(简单重复对方的话,这不算表达神入)

7.同情和赞同。(神入只是表达理解对方,不等于认同对方的想法和行为)

8.蒙混过关。(要么是不认真,要么是没想法)

片段四拆解指要・KC8服务意识

优秀的心理助人者,一定是以当事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中心(比如拼命给每个当事人找出一个童年阴影来)。优秀的销售,一定是以客户为中心,理解客户的想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让客户满意,最后完成自己的业绩。

“以对方为中心,努力理解对方,主动寻找帮助对方的方法”,就是拆书帮核心能力体系中KC8服务意识的定义。

我们发现,片段四列出的“差劲的沟通者”的8种表现,是人们常见、常犯的错误,而其本质,大都在于沟通时以自己为中心。

我们拿片段二拆解作业一中的案例,来说明劣质的应答都是怎样的:

(林总表达了自己的情况后,小丁说)

1.【不做反应】我还是先跟您介绍一下我们的服务和优势吧,就花您一点时间

2.【偏离聚焦点的提问】那您以前用的CRM系统是什么样的?

3.【陈词滥调】哎呦,要上市啦,您公司真是蒸蒸日上啊。

4.【某种阐释】确实很多公司都会在做大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销售正规化。

5.【忠告】您可以抽时间考察一下销售管理系统使用比较好的公司。/您这么忙,可要注意身体。

6.【鹦鹉学舌】哦,您主要是上市的事情太忙了,要么出差要么开会,顾不上其他的。

7.【同情和赞同】您确实太忙了,要么等您忙过这段时间再说吧。

8.【蒙混过关】好的,那么我跟王经理去沟通。

片段四拆解作业:

参照上述解释,回顾自己常犯的“劣质的应答”,写下来,要求自己以后尽量不再说这些话。

阅读片段五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省略)

注:参与拆书帮及提交作业,请到 www.省略/t-chaishubang 找到对应阅读片段,根据拆解指要写出你自己的拆解案例,发表为本片段的评论。参与拆解即可得到赵周老师的点评。

拆书帮缘起及了解KC(拆书帮之职场核心能力Key Competencies),请查阅 www.省略

关于本专栏想给赵周老师任何建议,请发邮件至 ,有信必复。

表达能力不在于你说得多么精彩,而在于能否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理解;提问能力绝不是你能问到对方无言以对,而是能够得到有效信息。

优秀的心理助人者,一定是以当事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中心。优秀的销售,一定是以客户为中心,理解客户的想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让客户满意,最后完成自己的业绩。

上一篇:一场扭转战局的户外战役 下一篇:消除客户负面情绪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