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戏剧创作断想

时间:2022-10-28 11:08:20

常德戏剧创作断想

党的十七大春风吹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的常德戏剧又逢新机遇: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市汉剧院全体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一扫而光,全市戏剧创作的经费支持获得极大的保障,市级创作研究辅导机构的硬件设施正在着手解决,现代化的市剧院正在兴建,县级艺术表演团体许多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思路正在形成……全市戏剧界士气大振,跃跃欲试。

一试身手的愿望与正好赶上的改革开放30周年与即将到来的共和国建国60周年风云际会,加上2009年湖南第三届艺术节,时代为常德市戏剧界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广阔大舞台。可是,剧团排什么戏,一时难煞了领导者,也困扰着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近年来全市新创作的剧本也不少,挑来拣去,难有一个中意的,真正成了“一本难求”。

由是,引发笔者一些思考,分作三段,一吐为快。

我市的戏剧创作有着骄人的过去。

改革开放之初,全市(包括后来划归张家界市的慈利县)每个县(市)均有戏工室,每个戏工室都有2-3个专业编剧,包括各个剧团自己的专业剧作者,全市剧作者队伍总人数将近50人。以一年一人创作一个剧本计,全年的创作数量已相当可观了。这里,还不包括分散在社会其它行业从事剧本创作的人和他们的作品。当年的《为幸福干杯》、《巧婚记》、《发霉的钞票》、《芙蓉女》、《郑宫恩怨》、《石达开出朝》等一批优秀剧目,真是红透湘西北大地,以至名噪三湘。可以说,打起灯笼火把也寻不到一丝一毫的“剧本荒”。

今年春天在桃花源举行的常德市第三届老剧作家联谊会上,70多位与会的老剧作家们也曾不无感概地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岁月。那时的常德,剧本创作队伍在全省人数最多,剧本创作数量在全省遥遥领先,剧本创作质量也处于省内前列。名重剧坛的盛和煜、黄仕元、水远宪、康健民、汪荡平等,都是从常德起步,一步步走向全省的实力派人物。作家人多势众,剧本货真价实,牢牢地确立了全省戏剧创作重镇的地位。

时至今日,当年的一批老剧作家健在于世的,最大的已84岁高龄,最小的也已满了60岁,因为各种原因,这批人中的绝大多数已不再创作,还在写剧本的已屈指可数了。近几年来,在培养剧本新人的力度上虽然我市在全省较为引人注目,但数量太少,35岁――50岁这个年龄段的剧作者成了断层。目前的状况是老的写不动了,新人难当大任,焉得不有剧本荒?

看来,我市的戏剧创作在新机遇面前遇到了瓶颈。当务之急,是抓住机遇,沉着面对,制订切实措施,寻求我市戏剧新发展的路径,力争尽快有所突破。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唯独戏剧似乎越来越陷入困顿,这或多或少有点说不通。

其实就像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一样,在精神生产领域,这些年电视艺术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由此造成传统的戏剧艺术步入低谷也不难理解。党和政府适时地看到了这些,才次第提出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系列思路,并推出了若干政策。

这当然是好事,是机遇。但社会环境的巨变,使得我们面临着许多不同以往的困难。

以剧作者的培养为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结束,文学青年从写宣传节目起步而投身戏剧创作者甚多,到改革开放开始,我市剧作者基本就是这些人组成。上世纪80年代 以来,社会由单一走向多元,影视艺术渐成主流,文学青年走向戏剧创作的日少,而投身影视的日多,此衰彼兴,此消彼长,造成近20年剧作者队伍难以找到年轻人的身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事到今天,机遇来了,缺少年轻的剧作者了。几十年积累的问题并非一个早上就可以解决的。当然,新世纪以来,我市陆续挑选了两名有基础的年轻人去高等艺术院校进修,目前均已学成归来,但要他们写出好剧本来,恐怕还得假以时日。

剧本写作在文学领域的各种文体中是最难的。一个剧作者由入门到熟练、快则三、五年,慢的时间更长。况且剧本写作光凭写作技巧的熟练还不行,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独到的人生感悟,相当的思想深度,同样写不出好剧本。更不用说,电视剧写作的生产流程远比舞台剧便捷,作家花费的时间又相对要少,而得到的收益又远非舞台剧可以比肩,这样一来,我市剧作家中一些剧作成就颇丰的早涉足电视剧写作,这或多或少对舞台剧创作精力要造成耗散。就是少数刚摸到舞台剧写作门路的剧作者,要抗住电视剧方面的诱惑也颇为不易。当然,我们不反对专业剧作者从事电视剧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人多栖,还会有利于剧本写作的借鉴与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写上电视剧后的顾此失彼,或从此放弃舞台剧的写作,那将进一步造成剧本写作的困顿。

盛和煜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这些年,影视剧的创作和策划占用了我大部分时间……我们国家每一届舞台剧盛会,虽然我人未参加,但戏参加了。说实话,我所以还在坚持写舞台剧,已非为稻粱谋,除了对舞台艺术的挚爱外,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文化使命感……”采取超常措施,迅速在我市养成一批挚爱戏剧,又“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文化使命感”的编剧人才,应该是解决“剧本荒“的基础工程。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人才部门(或地区)所有的旧观念。殊不知,不独我市缺舞台剧编剧,全省各市、州没有哪里不缺,全国亦然。繁荣戏剧创作,剧本不是靠征集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如前所述,当前我市并非没有创作剧本,而是好剧本太少。究其原因,恐怕最突出的还是与生活的疏离。

剧本创作的源泉在生活。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的剧作家,如果不去真诚地体验、感受、积累,其作品终归给人“隔”的感觉。事实上,近好多年以来,不少的剧作家变得浮躁了,急功近利了,慢说是一头扎进生活中去,有时甚至浮光掠影也做不到。与生活的距离逐渐在拉大,对表现的人物往往模糊不清,甚至还有的依赖电脑,从互联网上去讨生活。如此一来,尽管编剧技巧堪称纯熟,但剧中人物难免苍白,何谈创作出优秀剧本。

这种对生活的不熟悉或者一知半解甚至全然无知,是难以反映新的生活,表现新的人物的。其中的道理并不高深,但要做到却实在太不容易了。

当然,对深入生活不宜作狭隘的理解。从网络上搜求并无不可,但总谈不上深入。读书看报,也应该是一种了解生活的方式,但恐怕还得与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结合起来,特别是现实题材的作品,何妨到实际生活中走走,看看,住一段,作一些深入的积累?厚积薄发是一切有成就的艺术家的经验之谈,不可不予以足够的认识。只有知行结合,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的激情,触发创作的灵感,加上一定的技巧,才有可能写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好剧本。责任编辑:易山

上一篇:论戏剧小品创作的艺术风格 下一篇:笔走龙蛇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