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常德:母爱真可怕

时间:2022-10-19 10:07:07

许常德:母爱真可怕

他是台湾地区著名词人,创作了1200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情歌,与方文山、林夕并称华语乐坛的“三驾马车”;

他明明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却总是坚持“不婚论”;

他甚至不怕得罪天下母亲,公然说出“母爱”真可怕;

这个“残酷”而“现实”的人,是许常德,他其实只想做一个爱的提醒者。

1995年,许常德32岁,与同为出版社的同事刘宜相恋三年。那年,他辞去了出版社的工作,开始给唱片公司写词。

每天,许常德花大量的时间在写作上,以至于“结婚”一事从未被提上日程。他喜欢与女友的同居状态:彼此尊重,互有感觉。可刘宜却并不这样想,她知道许常德对待感情一向拖拉,要等他求婚?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

所以,一次吃晚餐的时候,她突然向许常德摊牌:“要么结婚,要么分手,你选吧。”

因为这份别无选择的爱,许常德娶了刘宜。

失落的迪斯尼婚姻

许常德把他们的婚姻形容为“梦幻的迪斯尼”。在许常德眼中,“家”的概念是,你在外面现实一天了,希望回到家变得梦幻一点,所以“家”越迪斯尼越好,你不要把外面的现实都带回家里,回到家就要放松和享受。

为了维持这种梦幻的婚姻,许常德偶尔会制造一些浪漫,比如他会去订制插满2000朵鲜花的巨型花篮,庆贺岳母顺利退休,也会带太太去当年约会的电影院,吃当年吃过的路边摊,找热恋时心动的感觉……

那段时间,许常德写出了许多年轻跳跃、活力四射的歌,如《单眼皮女生》、《健康歌》……这些歌唱出了每个人想象中的爱情王国。

然而这样的梦幻婚姻只持续了3年。3年后,刘宜意外怀孕了,原本不喜欢孩子,甚至扬言“如果有孩子,我就掐死他”的她却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且母性大发,怀孕期间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肚子上。

1998年,女儿许兴安出生,小名叫叮当。自从有了女儿后,刘宜仿佛变了个人,她不顾丈夫反对,辞去工作,全心全意当起了家庭主妇。

许常德觉得女人对家庭的依赖性过大,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于是,他经常明里暗里地劝说太太重出江湖,但刘宜却始终不为所动。

夫妻俩对孩子各有期待,妈妈希望女儿听话,能在严格管教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而爸爸却只是给女儿充分的自由选择,让她好好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

夫妻俩开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他们的甜蜜一下子从迪斯尼云霄飞车上跌落下来。

婚姻比爬喜马拉雅山还要困难

有一次,妈妈要求叮当学钢琴,可叮当却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为了拒绝学钢琴,她宁愿背100个英文单词。为这事,母女俩大吵一架。许常德劝妻子,“她既然不想学,你就别强迫她。”

刘宜觉得满心委屈,跟许常德吵了起来:“我带孩子这么辛苦,管教一下她难道不对吗?”

“不要以为你带孩子很累,你就有权利做这些。”许常德提醒刘宜。

那是夫妻俩第一次吵架,虽然很快和好了。但许常德开始考虑自己为什么要结婚。“爱,就是怕对方难受。但婚姻的骨子里却很自私,它会教你去占有对方,暗示对方是你的财产。恋爱的时候,我可能会因为你喜欢抠脚趾甲而喜欢上你,但结婚之后要求就变化了,之前的可爱可能都变成了苛责。这样的话,怎么会得到幸福?婚姻是比爬喜马拉雅山还要困难的事情。如果你坚持要爬这座山,就要看清山上有什么危险。”

有感于婚姻中的种种,许常德写了一本非常耸动的书《爱该有五个情人》,他提出“第一号情人是跟你非常默契的人;第二号情人是愿意和你共度一生、共同生活的人;第三号情人是最能跟你沟通心情的人;第四号情人是能让你长智慧、精神滋养你的人;第五是相信你的人。”而同时拥有无恙,男女的幸福感最大,但在我们的现实中,我们通常面对一项甚至多项的遗憾。

这本在外人看来 “非常想离婚的不婚论调”的书,引起了台湾地区的轰动。有一天邻居太太问刘宜:“你先生写书到处劝人离婚!你们俩是不是感情出问题了?”

刘宜大惊,冲回家去翻出书稿要跟许常德算账。然而,她越往下读,就越发现:许常德写书的目的,其实是在努力寻找一些方法来改善婚姻。

等到许常德回到家,出乎意料的,刘宜不但没发火,还一反常态地夸奖他:“书的结尾很有道理,我很喜欢。”

夫妻俩在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地畅谈之后,立下了约定:今后的相处要更有耐心,让家里的气氛更好一些。即使有矛盾,也要避免正面冲突。

戒掉过量囤积的母爱

刘宜是性格强势的狮子座,凡事要求完美,她总是把对自己的超高要求放在叮当身上。叮当念的是全台湾最好的学校,成绩非连续几年都是第一。

看到女儿读书如此辛苦,许常德非常心疼:“叮当,你总是做第一名,第二第三名该怎么办?你会遭人嫉恨,人际关系会不好哦。”

可刘宜却说:“现在不努力,以后就会找不到工作。”然后坚持让女儿拿第一,而且不准有闪失。

刘宜是个辛苦的妈妈,牺牲了自己的工作和娱乐,一心一意照顾孩子的起居和学习。直到女儿小学六年级,她还在给叮当擦屁股,一边擦一边气愤地说:“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擦屁股,真没用!”她从来不会想到,每次她都是亲自帮忙,女儿又怎么学得会自己动手?

每天早上,刘宜一边催女儿一边说:“我明天不会送你上学了,送你我就打断自己的腿。”过了一会儿,她又说:“好了好了,我明天开车送你去上学,最后一次啦。”

就这样,一个是咆哮妈妈、一个是疲沓女儿。女儿享受着妈妈的甜言蜜语,也忍受着妈妈的唠叨吼叫。她们彼此习惯、无法抗拒。

看着偏执的太太以及备受压抑的女儿,许常德的心理非常复杂。“专职母亲不工作,不跟朋友来往,全心全意照顾家庭,这样的工作很容易上瘾,而孩子是全世界最诱人的,不要小看妈妈慢慢陷入上瘾的过程。比如一个妈妈每天早上6点叫孩子起床,你叫了20年,突然不用你叫了,你会怎么样?一个没有朋友、没有梦想、没有私人空间的人,生活怎么会好呢?这样的妈妈会活得很累,对孩子也没有好的影响。”

许常德曾提醒过刘宜,但刘宜常常固执己见,一句“那你来教”,就让他哑口无言。

因为许常德是知名作词人,并任大无限国际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还时常被各种节目邀请去做嘉宾评委,忙碌的工作使得他与女儿聚少离多,更别提有时间去管教女儿。但许常德也渐渐明白,虽然不能改变可怕的妈妈,却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平衡家庭,让女儿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不一样的。

跟五岁的女儿谈婚姻

在生活上,许常德坚持平等对待女儿,把孩子当成大人,而不是玩具和宠物,而且常劝女儿要多休息,多放松。

像许多小朋友一样,叮当也喜欢问爸爸“十万个为什么”,许常德就会告诉女儿:“答案是会变化的,爸爸的回答也会过时。有些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寻找。”然后帮女儿一起寻找正确答案。

叮当5岁的时候爱上了班里的小男生,晚上洗完澡后,许常德对叮当说:“叮当,你在谈恋爱哦。不过喜欢一个人是不够的,你要多喜欢几个人才知道你真正喜欢的是那一种人,不可能说喜欢一个人就要跟他结婚的。”

“我知道!人都是会变的!”叮当很认真地说。

“人哦,如果你的恋爱经验不够,或者是单身生活过得不够的话,真的不要太早结婚。恋爱经验不能一次都没有,也不能只谈一次就结婚,我建议你30岁以后再结。”

这番恋爱经,到现在叮当都还记得。在她心目中,爸爸很酷,想法很特别。

刘宜还是那个忙碌的妈妈,十几年来,她既要料理家事又要教育孩子,还要担心忙于事业的老公能不能按时回家……她的情绪也会失控,会在沉默中咆哮,在压抑中失衡。她一手抓着丈夫,一手抓着孩子,她爱得太用力,以至于首先变质的是自己。

许常德发现,身边这样的妈妈比比皆是,世界上99%的妈妈都不是专业的教育者,却在很用力地教育着孩子。她们被冠之以“伟大”的字眼, 24小时不打烊,但她们并不完美,需要提醒与改变。

2011年1月,许常德出了新书《“母爱”真可怕》,书中的60多篇文章完全是对不恰当母爱的疑问和控诉。刘宜看完这本书后大怒:“你这本书完全是冲着我来的!”于是,原本是许常德提醒妻子的书,却偏偏对顽固的妻子影响最小。

不过,即便刘宜还是那个不完美的妈妈,而叮当对妈妈也仍旧是依赖又抗拒,但起码对爸爸,绝对可以把他当作一个彼此分享、共同谈天的朋友。这一点,就足以让许常德感到欣慰。

《BLOOM》:你觉得维持一段情感或婚姻最重要的是什么?

许常德: 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不要老是想着永远,想着对方会永远爱你,或者自己会永远爱对方。爱情如果有期限,就像1年只有365天,我给你十天,你就会很珍惜这十天;如果我告诉你是一辈子,你就不懂得珍惜。”

《BLOOM》: 如果爱情有了期限,还如何获得永久的情感呢?

许常德:我对未来的事情从不多想,因为幸福是不能预计的。怎么能够得到永久的感情呢?必须是这一秒我们相处得很好,那么下一秒我们就有机会相处得好,这样一秒一秒连起来,才成为长久。所以,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一秒。

上一篇:便当文化正流行 下一篇:海清:中国媳妇的慢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