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

时间:2022-10-28 10:41:02

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教学的重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将生活实际实例引入教学,使数学知识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本文重点介绍,如何设计让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

波利亚说过,对数学特征的直观表征,往往能根植进学生的心灵。再者,数学学科起源于对生活中算数几何问题的归纳汇总。数学道理和生活道理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利用生活实际问题把数学中抽象的数字几何知识形象化,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还能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自生活却比生活更复杂、更抽象,在生活中找数学容易,但是在数学中发现生活却很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遇到和数学相关的能够运用于生活中的实例时,要善于记录总结,积累素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生活材料。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很少,为了增强学生对大数形象的认识,教师可以安排“数人民币活动”来了解大数的概念,因为学生对人民币这一事物相对较熟悉,是他们平时都能接触到的,一叠10万元有100张百元纸币,那么9叠呢?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向附近银行借取工作人员练习点钱用的点钞纸来使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硬纸张代替。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教学

情境教学法引入新课在数学课程引入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中生活情景引入是最贴近生活、学生最容易接受、反响最好的一种引入方法。小学生思维活跃,喜欢生动形象的故事导入教学,在生活化的故事中发现数学的乐趣既能够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能够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例如在讲述几何知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时,如果教师只是生硬地强调这是定理,是规定,是考试一定会考的知识点,对于不明白句子含义的学生来说无疑会形成压力,不仅记不住抽象的概念定理,相反可能会对知识产生抵触厌倦情绪。如果教师换种说法如故事引入法:小懒猫今天开学却睡过了头,他醒来发现家到学校的路有三条,接着出示多媒体图片,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三种路径,学生一眼就看出直线路径最短,接着教师再出示定理,学生就会很快领会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总能透露着生活,教师只有将生活与数学相结合,设计出更加贴近生活的数学课教学设计,数学课才会充满趣味,课堂教学才会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周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考试周刊,2013(81).

上一篇:因“问”而精彩 下一篇:享受音乐,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