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200例分析

时间:2022-10-28 09:51:00

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200例分析

[关键词] 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病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150-01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较多优点,但对麻醉效果水平要求高,应使腹直肌及前鞘充分松弛,否则影响胎头娩出。本文重点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娩头困难原因及处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12月施行新式剖宫产产妇982例,头位首次手术者820例,凡徒手取胎头未成功的为娩头困难,共200例,占20.4%。该组孕妇年龄24~35岁,平均27岁,孕周37~42周。

1.2 手术方法

参照马彦彦主编的《新式剖宫产术》中的手术方法与步骤进行手术[1]。

2 结果

2.1 术中术后情况

200例中有2例发生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全部病例切口均为甲级愈合,产后6周随防,无并发症发生。本组新生儿娩头时间为35~140 s,平均40 s。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12例,无重度窒息发生,窒息率为6%,其中1例出生时,Apgar评5分,转新生儿科治疗。其余11例经一般处理后均正常出院。

2.2 娩头困难原因

本组200例资料显示,娩头困难与下述因素有关:①胎头高浮67例,占33.5%;②胎头深定47例,占23.5%;③巨大儿23例,占11.5%;④胎头过度仰伸2例,占1%;⑤麻醉不满意43例,占21.5%;⑥切口小14例,占7%;⑦原因不明26例,点13%。上述因素可单独存在或合并存在。

2.3 胎头困难的处理对策

对麻醉效果不佳,巨大儿及腹壁切口或子宫口小者,均延长切口,共80例,占40%,其中有1例因腹壁切口小行一侧腹直肌部分横行剪断。

对胎头高浮的处理:本院采用于子宫切口上缘多点竖斜剪开法,即在子宫切口上缘自正中向两侧竖斜剪开1.5~2 cm的切口,一般需剪3~5个小切口,即能有效扩大子宫切口长度,使胎儿迅速娩出。待胎儿娩出后,随子宫收缩,剪开的切口相应缩短,不需单独缝合,这样处理40例,占59.7%,利用抬高孕妇头部,腹壁稍加压,按压宫底,娩出胎头27例,占40.3%。

对胎头深定的处理:①上提胎肩,使胎头从盆腔解脱,再用手取胎头,共34例,占72.3%;②台下助手经阴道上推胎头以利术者娩出胎头共8例,占17%;③5例胎头呈枕后位,且过度仰伸,经上提胎肩,经阴道上推胎头均失败,改子宫切口呈“”形竖切,以足牵引娩出胎儿,占10.6%。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的目的是保障母婴安全,尤其是胎儿安全,并力求减少母婴损伤等并发症。若出现娩头困难,延长了胎儿娩出时间,将对胎儿造成较大损伤,如娩头时间超过150 s,胎儿误吸羊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会明显增加。为避免娩头困难的发生,术前对孕妇分娩条件、胎儿大小、胎头位置的高低及临产时间的长短等应全面了解分析,做到术前心中有数,术时处理得当及时。

避免腹壁切口及子宫切口相应过小。切口大小与胎头的关系是相对的。切口按常规切开,而胎头过大或位置不正,必然造成切口梗阻。麻醉效果不佳,镇痛及肌肉松弛效果不理想,尤其易使腹壁横切口发生梗阻致娩头困难。本组资料显示,40%的娩头困难,是属切口小、麻醉效果不佳和巨大儿所致切口梗阻。新式剖宫产提倡腰麻,而本资料均为硬膜外麻醉,由于麻醉效果不佳,腹直肌松弛不好,使腹直肌间隙相对狭窄,从而限制了子宫切口的暴露。因此,无论采用何种麻醉,在切开之前,必须判断麻醉效果,对于麻醉效果不理想者,应果断取下腹部纵形切口,避免横切口梗阻所致娩头困难。

本组资料中胎头高浮与深定分别占33.5%与23.5%,说明胎头高浮较深定更易发生取头困难,对胎头高浮,除40.3%采用抬高孕妇头部,腹壁稍加压、按压宫底协助娩头外,本院于子宫切口上缘行多点竖斜剪开法,使切口充分松弛开大,足以让胎头娩出,占59.7%,值得推广。对胎头深定者,多采取提胎肩后手取胎头,经阴道上推胎头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经阴道上推胎头的方法,有可能引起胎头脑幕撕裂,颅骨骨折的危险,故如遇胎头深定紧、卡于骨盆腔内者,应取子宫纵切口,若已行横切口时,可做“”形竖切,以足牵引娩出胎儿。

关于原因不明的娩头困难:不明原因是指切口、胎头原因以外的因素,实际上是医源性因素,在客观上找不到切口梗阻,胎头高浮或深定,然而娩头确实困难,本组资料占13%,提示我们应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加强术者与助手的配合,避免人为的取头困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彦彦. 新式剖宫产术[M].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4-51.

(收稿日期:2007-08-21)

上一篇: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治疗 下一篇:氟骨症脊柱竹节样改变30例临床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