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基层班组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时间:2022-10-28 09:35:32

电力系统基层班组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和杜绝人身伤亡、电网大面积停电 、主设备严重损坏、电厂垮坝、重大火灾等重特大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发生。

关键词:农电安全;现状;发展

Abstract: The overall goal of safety prod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mainly are: the maintenance of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 operation, prevent and eliminate human casualties, power blackouts, the main equipment badly damaged, breakdown of power plants, a major fire accidents and to society caused significant impact accident.

Keywords: security;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9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言:

农村电网点多、面广、线长,如何将“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安全行为规范化,安全责任法制化”的管理思路融入到农电企业,是摆在供电部门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1农电安全管理现状

1.1供电所一直是电力系统安全管理上的一个薄弱部位,工作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安全问题。怎样才能做好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杜绝“违章、麻痹和不负责任”现象,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是现时最为关注的话题。

供电所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跟不上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各供电公司都重点抓主网的建设,人、财、物都向主网倾斜;而配电网却一直不被人们重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欠缺,以致部分供电所管理人员只有初中或小学水平,管理层文化素质低下,安全管理技能欠缺,这就使习惯性违章有了得以生存的土壤。

另一方面,农网体制改革中收编的农电管理队伍,尤其是农电工,素质普遍低下,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非常欠缺,多数是经验,对现时新技术、新的安全管理模式一时难以接受,经常习惯性违章、冒险盲干,而且听不进别人的善意批评,总认为“我这样做了几十年又不见得有事故发生”。这就在主观上电网安全隐患,成为事故发生的重要根源。

1.2管理的因素

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建全,也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配电网安全监督体系。虽然公司制定了各项制度,但要真正在供电所贯彻执行还有很大难度。例如,不管公司在大会小会上提出要怎样从严处罚违章行为,但到了供电所,习惯性违章依然如故。第一是对违章行为监督不力,表现在两票流于形式,经常无票工作;第二是对事故到位,表现在供电所领导对本所的违章员工不是按有关规定处理,而是采取家丑不宜外传的处理办法 是安全管理的大敌,也是造成供电所安全管理薄弱的根源。

鉴于此,我们班组的安全活动每周一次,而每次的安全活动必须拟定一个主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列出工作中的危险源,习惯性违章的地方等,逐项逐条去克服、去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泛泛而谈,流于形式,使安全活动失去了意义。

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每次的活动要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活动中班长、安全员要搞“群言堂”,不要搞“一言堂”,要规定每一个职工必须发言,逼着那些不爱动脑筋、不爱发言的职工去思考,去参与。每次活动要有专人对职工发言进行记录、分析、归纳、整理,一个月、几个月下来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对于一些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拿出来再讲座,必要时请工区(车间),公司(厂)的安全技术人员、领导一起参加,制定方案。安全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人的职责。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一刻不能放松。安全月虽然过去了,安全工作不能停。班组的安全活动应该更务实、更规范。

2农电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

目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国家电网公司领导曾指出:“生产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薄弱,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忽视简单、常规性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危害,严重违反安全规程等人为因素,是发生各类人员责任事故的主要原因”,“不断发生的各类人员责任事故,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常规的、低级的人员责任事故,从不同侧面暴露出人员素质,特别是基层一线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三戴”不招行或不规范招行,现场监护不到位;对事故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工作票签发不符合《安规》规定或执行不规范、不严肃;现场工作的安措设置不规范,生产、基建、多经交叉地带工作衔接不严密;设备管理责任不清;工作人员对《安规》的无知和对习惯性违章的认同;检修、运行人员之间缺乏起码的“安全互保”;等等。以上种种,都是基层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后形成的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发展很快,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电力安全,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安全没有发生大的事故,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稳定的情况,一是来自于制订了比较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比如说我们确定了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特别是从1998年以后,没有出现过由于稳定问题事故。二是坚持依法管电、依法办电、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电网调度条例》先于《电力法》出台,同时,还制订了相应的规章,比如,《电力系统稳定导则》,对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第三是很好地发挥了电力技术,特别是得用先进的技术在电力安全当中的基础保证作用,水平的提高,电网控制技术的提高,电站控制技术的提高 ,二次系统技术的提高等,这些都对保证电力安全,特别是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结束语

作为企业最基层群体,班组是生产第一线的生产组织,在整个公司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班组的安全直接影响整个公司的安全。只有抓好班组的生产安全,才会有整个公司的安全。但从近几年来看,人身伤亡事故均发生在一线班组。可见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重视,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已是目前一项近在眉睫的工作。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电力生存、发展的基础,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是此项工作的前提,应用管理方法,完善班组的隐患控制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职工、对设备系统的安全管理,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上一篇:基于用电信息采集下的供电企业线损分析及降损... 下一篇:浅谈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