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创建“自住—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2-10-28 08:37:37

转变观念 创建“自住—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科学探究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否定了传统的“一言堂”倡导把“教师霸权”还原为“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着眼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探讨高中英语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和实现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转变观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0.引言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传授知识。而这种过于强调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教育过程与方法显然不利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改变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应该是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学会如何学习的过程。我们经常说,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A foreign language is learned,not taught).也就是说,只强调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是远.远不够的,重点应该是关注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正如《纲要》所强调的,课程改变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与动手,”为了实现《纲要》的这一改变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贱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次新课程改变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学习方式有三种涂径;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三个转变中最根本的涂径应该是努力寻求“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只有当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能力,才可能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因此,正值国家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变处于全面推进阶段,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英语教育质量,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课程改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1.理论综述

1.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主动性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1.2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是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1.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ner)认为:在教学过程走,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产认知需求,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而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发现学习”期待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学习过程是接收,编码,操作,提起,利用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运用认知能控制他的认知理性。教学是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布鲁纳认为,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2.研究过程

2.1研究内容

本课题组重点针对本校实行新课程后,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课堂教学前后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希望能在探索与实践中找到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英语的现代英语学习方式。因此,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明确的任务和目标,首先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解决基础知识方面的浅层次的问题,然后再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研究依然存在的问题。

2.2研究步骤

2.2.1前期准备阶段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独立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时候是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则需要创造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目的性,方向性,而不是的盲目的,随意的进行。

课前自主合作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保障和基础。

2.2.2课堂合作探究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讨论探究,更加收入 细致地理解新课,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知识,解决一些 典型性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自主预习反馈的相信和课堂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音像等各种手段及时进行启发,点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探求事物规律,作出科学结论。教师还可以多让学生做配对练习(pairwork)或小组练习(groupwork), 这样既能增加学生间交往和语言实践的机会,又能扩大课堂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率。

2.2.3课后巩固深化和自我反思阶段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前和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对解决问题尤其是与他人合作解决的问题多过程与方法更要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既是对合作成绩的巩固,又是对合作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还应及时地设计好适量,多层次,灵活灵样的练习题,因为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学习完成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及时练习,有效点评,查漏补缺,解析释疑,突破难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注重学生的答题方法技巧的提升。

2.2.4多维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成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时,教师采用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即组内评价),小组间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业成绩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在评价内容方面,即评价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又评价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评价学习策略与方法的运用。

3.结束语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从而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爱云.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理论导学提纲[J].教育与研究探索.2009,(9).

[2]潘爱民.农村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途径探索[MA].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张颐夫.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我国低碳服装市场普及问题思考 下一篇:中职数学选修课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