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8 08:08:32

金融危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日益深入,其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也日趋显现。并对建设施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金融危机对建设施工企业的影响更多地集中在对财务状态的影响上,因此,进行金融危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影响的研究与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为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建设施工企业化“危”为“机”,指明一条出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作者简介:江兵(1977―),男,湖北宣恩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会计师。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7-0038-0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设施工企业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性。探索一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可控、有效的防范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是指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生产的企业。目前施工企业承揽的任务,一般是通过投标方式获得。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工程建设周期长。整个施工过程需要耗用大量的原材料,购置和调配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调集大量人员,资金占用量大。并且工程项目只有在建成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才能收回价款,资金周转缓慢,施工企业资金紧张在所难免。

二是工程项目分布点多。建筑施工企业涵盖面非常广泛,像铁路、公路、隧道、桥梁、房屋建筑等施工企业,其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分支机构分布省内外甚至世界各地,

三是大部分进行垫资施工。随着建筑行业招标制的普遍采用,施工企业的经营范围空前扩展。但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垫资施工是企业经常发生的事情,

二、金融危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影响

由2007年下半年美国华尔街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像一场“金融大地震”,震撼并迅速蔓延到全世界,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首当其冲的是西方国家,有上百家大企业倒闭或濒临倒闭。西方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有的直接向濒临倒闭的大企业施以援手,但收效甚微。一些公司大量裁员、降低工资,导致失业人员剧增,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受影响的绝不只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其害,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具体来讲,全球金融危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市场需求减弱。以房屋建筑企业为例,2009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回升迹象微弱,欧洲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日本房地产市场降温迹象明显。在国内,由于沿海外向型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明显,大量农民工失业,居民收入水平显著下降。人们的普遍感受是“钱比以前难挣了”,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过多地花钱去消费。对于房地产而言,人们大多是“持币观望”,致使房地产市场相对过剩,房地产开发项目滞销。据人民银行的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到3月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3个百分点。其中,购房贷款余额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9个百分点。此外,今年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降幅比2月份扩大了0.1个百分点,已是连续第4个月下降。

二是资金再现不足。由于市场疲软,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这不仅增大了财务成本,也使企业资金周转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导致生产资金链条出现周转困难。在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施工企业要想取得、巩固、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雄厚的资金是竞争实力的基础和保证。而施工企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回收资金缓慢等特点,资金占用增加已经成为制约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是投资速度减缓。面对金融危机,由于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抗击风险能力弱,银行对其回收贷款资金来源信心不足,且企业贷款不易于管理,使各房地产企业向银行贷款处于难上加难的境地。因此,企业投资改造、投资扩张都难以进行。致使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速度减缓。

四是投资信心遭受冲击。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是第一次对我国企业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很多企业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在困难面前普遍信心不足,这一点对建筑施工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投资信心不足,签约项目落地率不高,未开工项目延缓开工。在建项目投资进度放缓,建成项目推迟交房;拓展市场信心不足。持等待观望态度者居多,且已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放假式”的裁员措施。

三、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爆发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具体到建筑施工企业是指建筑施工企业资不抵债和无力偿付到期债务,不能维持企业正常的机构运转的风险。研究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一个目的是正确认识金融危机背景下,造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及其机理,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是政策风险。以房屋建筑企业为例,2007年底和2008年上半年,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息、限制房地产企业贷款审批”等一系列政策,都是对我国房地产行业流动性过剩、房价非理性上涨的直接针对性措施。虽然这一调整是行业发展中的必然调整,但从本质上仍是由国家政策所引发的,因此,作为房地产业上游的建筑施工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发展方向,积极防范因政策因素所导致的经营风险。

二是承揽方支付风险。尽管建筑市场在国内是一个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但市场竞争仍然存在。竞争和资金的压力对于建筑项目承揽方而言时时刻刻都是致命的,尤其在当前形势下,一旦承揽方资金断链,这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不仅是利润减少,停工、窝工带来的成本增加,非预期的纠纷更是纷沓而至,亏损甚至损害企业品牌的风险必然增大,

三是承揽方非预期性的违约风险。在不间断施工的情况下。工程款的迟延支付是以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的赊账及自身融资为基础的,过度负债可能造成利润率下降。这是因为相对于开发商而言,施工企业可能在承揽方财产被法院分配前先于开发商而成为建筑材料供应商和融资对象的被告,而承揽商剩余财产的法律分配是一个具有一定时期的过程,诉讼短则两三年,长则数年及至无期限,且债权不一定能够实现。

四、建筑施工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财务管理的对策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及其相关部门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以提高抗风险能力,推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风险预警。由于建筑市场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竞争依

然存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的因素时常出现,也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管,更为重要的是应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运行控制机制,形成自下而上的风险防范预警管理体系,提高企业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系,评价建筑施工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在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要强化对财务部门的监管,及时提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加强风险管理。金融危机的震荡局面对于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在项目融资和项目履约收汇期间无疑会遇到巨大的汇率和利率风险。如果企业不注重风险管理。不根据企业的定价结构,将可能产生的成本、风险转嫁出去,不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以上金融风险,随时可能使工程项目和企业本身招致重大损失。除了在合同条款中规避风险外,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包括:即期外汇合约、远期外汇合约、货币期权、货币掉期、结构性产品。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包括: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掉期、利率期权、掉期期权、结构性产品。工程承包企业可以和银行签订利率掉期协议,将贷款利率由浮动利率转变为固定利率,消除利率变动的风险。以保证企业未来利息支出的稳定和获得预期收益。利率期权和货币期权类似,与其他工具相比提供了很好的灵活性。企业选择利率期权时可以要求银行按照企业实际贷款情况。量体裁衣设计期权方案。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最大危险是资金链断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过十年发展,大部分建筑企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并且成为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航空母舰,资不抵债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此次金融危机与以前的房地产危机有所不同,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危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资不抵债问题,而是一个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按照《破产法》的规定,衡量破产的标准是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而不是一个资不抵债的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应该清楚地看到:虽然国家出台了加快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并且调整了商业贷款利率,但对房地产业相关项目贷款松动幅度不大。目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从事房屋建设的建筑施工企业,要从政策上密切关注银行对房地产流动资金贷款的松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四是加强对承揽商财务状态的监测。在当前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在承接项目或签约前应当充分考虑到自身垫资的能力和承揽商在遭遇市场与政策风险的支付能力。在建筑市场中,工程承揽商始终扮演着支付机器的角色,其信誉完全取决于当期项目的资金组织能力和给付能力,无论其信誉多么卓著,过去积累有多么大,投资都会超过其自有资金数倍。因此,在承接项目前,从开发商的产品市场定位到开发商融资环境,从市场风险到政策风险,从支付信誉到支付能力等财务状态,都应列入对承揽商财务状态的监测范围,对承揽商财务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原始对抗风险能力。

在当前“战危机、破危局、保增长”的特殊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要自觉提振发展信心,通过加强风险预警、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和对开发商财务状态的监测,完善相关财务配套机制,努力化“危”为“机”,始终保持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梁玉红.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龚小君、王光华.我国财务预警研究的回顾与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财务预警研究评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3]郑毅.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上一篇:公司对外担保制度解析 下一篇:试析跨国公司R&D活动对东道国创新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