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8 07:02:46

小学数学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每个人踏进知识海洋的启蒙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对提高学生反应力、开发学生智力也有重要作用. 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策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学者就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考察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创造力的源泉. 而小学数学教学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 小学数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集中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等.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比较浅显、简单,然而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一个科目. 当学生们具备了这些思维能力,无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通过良好的思维习惯均可以在自己未来理想的领域中开辟出自己的天地. 所以,小学数学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二、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 而小学数学教育,就是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其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 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谈话、提问、实验等各种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在学生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他们一步接一步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研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小学生的思维范围在刚开始一般都比较狭窄. 而思维的广阔性则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 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微有变化,就不知所云. 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途径. 因此可以通过讨论这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出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 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摸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的发展. 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良好状态. 同时,这有助于帮助学生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联想性.

第三,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接下来的知识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一定的知识脉络. 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要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了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这样. 如果问题开端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得到有序发展. 然而,学生的思维也会出现卡壳现象,即思维的转折点. 此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适当地加以疏导和指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障碍,而且促进了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启发并深化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逻辑思维要逐步引导启发,最重要的是当思维刚刚形成时,要对其加以巩固. 这样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 到一定阶段后,要尝试在此基础上启发创造性思维. 因为逻辑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启发创造性思维. 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就是逻辑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 所以,要启发学生思维中的创造性,就必须让学生尝试多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地增加思维的广度和复杂度.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做习题来实现,设计好练习题是深化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步,其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 一般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 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四、结 语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讲解和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于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学校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的培育者. 教师启发得好、教育得好,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发展得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自制能力、自学能力和自立能力就越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上一篇:王安石“青苗法”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吾道一以贯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