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冈丝弦的现状分析及传承思考

时间:2022-10-28 06:48:54

湖南武冈丝弦的现状分析及传承思考

【摘 要】武冈丝弦是民间曲艺的一种,作为湖南丝弦的一个分支而极具特色。其内涵丰富、个性鲜明、艺术结构高雅,吸收武冈、邵阳一带的民歌、小调而成,又以江南丝竹和小令为底蕴,极具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湖南武冈丝弦的艺术特色和现状,对其如何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深层次思考。

【关键词】武冈丝弦;艺术价值;发展现状;传承思考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12-02

一、武冈丝弦的艺术特色

湖南丝弦是湖南传统民间曲艺的一种,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在明朝初年,流行于江浙一带,后期流传到湖南武冈,并有机融合了武冈本地特色的民间曲调,被称为武冈丝弦。它凭借新颖脱俗和委婉的曲调,甜美温和的韵味,被誉为湖南四大丝弦之一。

词曲雅致、曲调柔腻委婉,是武冈丝弦的主要艺术特色之一,同时,它还具有风趣诙谐的特点。表现封建时代女子的哀怨情感,是其主要内容。武冈丝弦主要分为丝弦杂调和丝弦正调两大类。在戏曲的影响下,武冈丝弦也开始向丝弦高腔发展。一人多角演唱和不化妆坐唱,是武冈丝弦的主要演唱形式。多数丝弦艺人都会边弹边唱,自娱自乐,人们称这种形式为“玩丝弦”。

(一)精良的文化价值。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武冈丝弦的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个性。首先,武冈丝弦体现了方言的精髓。其编写和设计,都是根据武冈话的特点,同时也适当加入普通话,用武冈话来说唱,有利于武冈丝弦的发展和传承。其次,武冈丝弦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作为武冈文化的标志,通过对武冈丝弦的传唱,让它世代流传,使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二)典雅的艺术价值。武冈丝弦曲风委婉、语言结构优美、布局结构严谨。首先,唱词是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写照,体现了民间情趣。其次,曲调是情感生活的载体。武冈丝弦是一种简单而不失内涵的音乐形式,通过音乐的表演形式反映人们的生活,委婉抒情的曲调蕴含了丝弦创作者细腻的情感,让听者感同身受,在舒缓的旋律中放松心情。

(三)悠久的历史价值。首先,武冈丝弦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是湖湘文化的分支。其次,武冈丝弦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曲艺之一,成为沟通时代的桥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促进了民间曲艺的繁荣。

二、武冈丝弦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武冈丝弦的现状。为了不使武冈丝弦这一优美的音乐形态失传,解放后,我国文化工作者开始了对武冈丝弦的整理和挖掘工作。当地文工团和文化馆曾根据丝弦老艺人的口授,对《武冈丝弦音乐》进行了整理和编辑,收集了24首小曲。1979年10月,文化工作者又进一步开展了对武冈丝弦的挖掘工作,重新油印了一本《武冈丝弦》,里面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前两本的基础上,县文化馆编印了《武冈民间丝弦音乐集》。在对丝弦艺术进行保护和挖掘的同时,文化工作者还虚心向老艺人学习,《秋江赶船》和《双下山》等传统丝弦小戏被搬上舞台,《方向盘》等还参加了湖南省曲艺调演。

后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武冈丝弦面临着失传的困境,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武冈丝弦艺人更是寥寥无几。为此,2006年,武冈丝弦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一些音乐团队开始不断涌出。在各种演出中,武冈丝弦作为重要的表演内容不可或缺。

(二)武冈丝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在武冈丝弦的发展保护过程中,尽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使其发展和传承遇到很大阻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推广力度不强、政府参与不够。尽管武冈丝弦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其发展仍处于一种自然的、散漫的状态,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参与和管理力度。2011年5月,武冈丝弦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其依然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发展机制。同时,也没有充分利用搜集到的资料。立足于总体情况分析,武冈丝弦音乐具有相缓慢的发展速度和偏小的发展规模,未能将其影响力在社会上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传承人员稀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人。作为“非物质”的特殊形式,传承人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文化遗产需要人们的口耳相传,而传承人的断裂,是导致很多优秀文化遗产灭绝的根本原因。通过调查得知,很多优秀的民间艺人喜欢和热爱丝弦,他们可以不计报酬,但要面临生活的压力。另外,每周从武冈到邵阳艺校去教唱丝弦,交通也不是很方便。由于这些现实的困难,对传承武冈丝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第三,资金匮乏。通过调查和走访可知,武冈丝弦本质上还是一种自发性的群众活动,组织管理松散,尽管体现了武冈丝弦的平民性和开放性,同时也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武冈丝弦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历史原因造成了武冈丝弦缺乏组织性,主要原因还是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在“申遗”成功以后,当地政府虽然有一定的投入,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三、武冈丝弦的传承策略

(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首先,武冈丝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社会都应该承担起对其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文化部门应立足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将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吸收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武冈丝弦这一民间艺术。

其次,国家应增加对武冈丝弦的投资,加强公共设施建设,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更好地保护和扶持武冈丝弦。地方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从生活上支持和资助武冈丝弦民间艺人,加大力度培养传承人,为武冈丝弦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好保障。

最后,实行专款专用,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对顺利开展武冈丝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发挥推动作用。

(二)增强活态传承的热度。武冈丝弦历来重视活态传承。目前,武冈市政府加大了武冈丝弦的保护力度,举办了“武冈丝弦大家唱”比赛;开办了三年制武冈丝弦专业班,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明确,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可谓是学习和传播武冈丝弦的全才。这些都是活态传承武冈丝弦的重要举措。在对武冈丝弦的保护和传承上,武冈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e办艺术培训班,利用多种形式,如排练、知识讲座等,对业务骨干进行培养。其次,在武冈中小学音乐课的校本教材内容中,融入了武冈丝弦,让武冈丝弦走入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武冈丝弦,从而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以便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艺术瑰宝。最后,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武冈丝弦的演唱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鼓励丝弦创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开拓传播途径。首先,保护和传承武冈丝弦的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目前,在民间老艺人的不懈努力下,仅几年时间,就有诸多丝弦节目被创作出来,并参加各级汇演。与观众见面的丝弦节目有几十个,多次荣获国家的各项荣誉和奖项。

2013年6月,武冈市有关部门在武冈剧院举办了“武冈丝弦大家唱”的活动,后期在学校、工厂和乡镇普及。现在很多四线曲调已经被转录保存,说明武冈丝弦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新的时期,武冈丝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引起了当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不少学者也加大了对武冈丝弦的研究和探讨力度,提高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为了进一步开拓武冈丝弦的传播途径,武冈文化主管部门通过召开相关会议,对其演唱乐器进行搜集。同时,为了加大武冈丝弦的传播力度,建议在媒体上开设有关武冈丝弦的栏目,让观众对武冈丝弦有更多了解。也可以选择人口密集的地方,如武冈东门口和武冈新广场,制作武冈丝弦的相关视频,让武冈丝弦走入千家万户,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

其次,构建武冈丝弦专业网站,将其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推广。在《武冈话与武冈丝弦》这本书中,刘新华老师详细分析和介绍了武冈话与武冈丝弦的关系及应用,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武冈丝弦。

最后,还可通过多种形式,如出版、表演和展览等,将武冈丝弦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彰显民族特色。

四、结语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冈丝弦是经过历史积淀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需要加大保护和传承的力度。随着民间艺术传承人的逐渐减少,一些民间艺术已经濒临消失,武冈丝弦的传承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了更好地传承武冈丝弦艺术,就要不断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让武冈丝弦走进千家万户,被更多的人喜欢和了解。

保护和传承武冈丝弦艺术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建立在民众的基础上。为此,文化工作者应深入民间,加强对武冈丝弦的调查和理论研究,将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根据武冈丝弦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为更好地实现武冈丝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为湖南地方曲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嵩龄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湖南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整理.湖南丝弦音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5.

[3]罗群.武冈丝弦的价值与传承保护研究[J].戏剧之家,2017(01).

[4]王静.湖南武冈丝弦探析[J].小说评论,2013(S1).

[5]刘国平.湘西南武冈丝弦初探[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作者简介:

郑爱华(1977-),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基金项目:《武冈丝弦在地方艺术院校传承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14CTW007。

上一篇:没有人可以馈赠孩子的未来 下一篇:重管理,突出提高质量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