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谨防心血管疾病“逞凶”

时间:2022-10-28 06:00:50

冬季谨防心血管疾病“逞凶”

室外温度我们难以把控,但室内温度我们是有办法调整的,所以要提醒老人,冬季一定要开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度为宜。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如何让家里老人安然度过整个冬季,这是我们必须要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从三个方面来讲讲老人在冬季需要注意的问题。

警惕低温对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在流行病学上就表现出北方比南方高发的特点,这与北方冬季温度低和冬季时间长有明显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室外温度在50℃以下,温度每降低100℃,收缩压增加6.2mmHg,而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的危险性就增加21%,冬季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比夏季增加41%左右。而与室外气温相比,室内气温对血压的影响明显大于室外气温,室内气温每降低10℃,白天血压增加0.22mmHg, 夜间血压增加0.34mmHg。

医师建议:

室外温度我们难以把控,但室内温度我们是有办法调整的,所以要提醒老人,冬季一定要开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度为宜。这个钱不能省,有时候为了省钱,不开空调,通过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使血压达标,不仅不能起到省钱的作用,反而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如果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严重的后果就更得不偿失了。

关注清晨血压

要提醒老人关注清晨血压,因为清晨时段(6~10点)血压是全天血压的最高点,也叫晨峰血压。

这是因为,清晨6~10点是人的一天中交感神经最兴奋的时段,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这对有冠心病的患者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很多老人前一天服用的降压药物不是真正长效的药物,到第二天早晨降压药物在血流中的浓度最低。而且在冬季,这个时间段的气温最低,如果老人在这个时间段,尤其是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冒着晨峰血压的危险,做剧烈的运动,导致在清晨血压峰值的基础上,血压再进一步升高,容易出现脑出血、心肌梗塞等严重后果,老人在清晨锻炼是发生猝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那么,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

医师建议:

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清晨血压,要会正确测量清晨血压。

其次如果清晨血压升高,要求助于医生,帮忙控制清晨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推荐上臂式全自动血压仪,血压标准是

所以千万不要一大早出去锻炼,一定要等太阳出来,气温上来后,在家自测血压峰值过去后,血压平稳后再出来锻炼,而且不要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建议慢跑、快走和打太极拳等活动为宜。

希望老人们在整个冬季,保持情绪平稳,积极乐观的心态,戒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盐低脂饮食,不暴饮暴食、不熬夜、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同时要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体表不感寒冷,并监测清晨血压,避免冒着晨峰血压的风险剧烈运动。

别随意拒绝他汀类药物

疾病重在预防,在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患者中,他汀类药物成功的应用也是减少心血管病风险的重要靶点。必须吃的药一定要吃上,顾虑不要太多,加强监测药物的不利影响,同时加强监测自我症状,如有心绞痛和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如果有动脉粥样硬化高危风险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物进行预防。阿司匹林的大众知晓率比较高,很多人一提到“他汀类”降脂药物(代表药物有舒降之、来适可、可定、立普妥等),就立马联想到肝脏损害,一想到肝脏损害,就拒绝使用。

医师建议:

其实他汀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最好礼物,它是目前证实可以延长人的寿命的一种药物。它不仅仅是降脂药,它更大的作用在于它的降脂以外的多效性,比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减少氧化应激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所以如果没有明确的禁忌证(严重肝损、肌酸激酶大于5倍和严重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如果您有以下四种情况,请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

(1)有临床表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塞或外周动脉疾病;

(2)原发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190mg/dl(4.9mmol/l);

(3)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40~75岁,低密度胆固醇胆固醇(LDL-C)在70~189mg/dl(1.8~4.9mmo/l),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者;

(4)既没有糖尿病也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表现,但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7.5%。

以上四种情况,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利大于弊。

在使用的过程中,尤其是服用第一个月后,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如果都正常,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有明显肌肉疼痛和肌肉无力等症状,及时就诊。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超过正常3倍,肌酸激酶异常超过正常5倍,停药后一般能恢复正常。恢复正常后,听从医生建议可考虑换用其他他汀类药物,或他汀减量使用、或者换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刘燕荣,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从医17年,临床经验丰富。参与编写专著《胸痛诊疗路径》、《心脏标志物学》,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多篇。

上一篇:把握规律 突出重点 下一篇:撷湖湘文化精华,育良好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