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时间:2022-10-28 05:11:56

论《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围城》是一部女性形象的画谱,它集中而深刻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塑造了众多为生活而奔波,为爱情、婚姻、事业而奔波的生活于各个阶层的女性。她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她们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时代新女性,但每个人又有不同的特质;她们都在“围城”中留恋与徘徊,但每个人自身又有致命的缺陷。

关键词:女性形象;苏文纨;鲍小姐;唐晓芙;孙柔嘉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56-03

《围城》一书塑造了一幅生动的40年代旧中国的图景,人物众多,千姿百态,女性人物形象更是异彩纷呈,个性鲜明,不管是浓墨登场的苏文纨、孙柔嘉,还是轻抹淡写的唐小姐,她们的命运和生存状态都值得人们去关注。钱钟书笔下的女性性格中共性和个性共存,她们的现状正是40年代中国女性的真实写照。

一、共性分析

小说《围城》中的女性大都美丽、智慧、多情、善感,这很符合中国男人低俗而陈旧的审美趣味,而她们的柔弱、哀怨、狭隘、无助,又可满足男人的优越感和征服欲。当然,这些并不是钱钟书笔下女性形象的全部,她们具备一些属于那个时代的共同特征。

(一)现代风潮中的时代新女性

《围城》中的女人大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均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她们已不安于传统女性的角色。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三闾大学的女生指导范懿、历史系的刘小姐无疑都至少受过大学教育,就连“鲍鱼之肆”的鲍小姐亦是留学生,孙柔嘉的姑母陆太太不用说也是从法国归来的“海归一派”,即使没有明确交代学历的汪太太也是带着钢琴和国画这两样“文化嫁妆”嫁进了汪家。钱钟书的目光和注意力都放在知识女性的形象上,即便是小说中偶有出现的其他阶层的女性形象,如方鸿渐的两个浅陋、粗俗、无聊的弟媳,与李梅亭眉来眼去的苏州寡妇,“欧亚大旅社”中奶孩子、手指像“五根香肠”的胖女人,王美玉等等,也都是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塑造知识女性形象而作陪衬的人物。

《围城》中女性的思想大都是自由开放的,具有独立的现代意识和自主谋事的能力。她们都在努力驾驭自己的命运,力图摆脱在男权社会中作为男人附庸的命运。她们也想像西方女性那样,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事业,自由地恋爱,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婚姻。鲍小姐见到“人还过得去”的方鸿渐后,主动利用自己的美色去勾引这个男人;苏小姐略知方鸿渐家世,觉得他人不错,钱也充足,颇有意借航行给他一个亲近的机会,于是,做出种种暗示的举动来;孙小姐更是为了自己的幸福煞费苦心;即使是已为人妇的汪太太,在见到心仪的男人赵辛楣后,毅然做出惊人之举。此外,三闾大学的范小姐、刘小姐也同样在幸福面前表现得很主动。

(二)“围城”中的留恋与徘徊

“围城”于读者而言是一个具有很大解读空间的词语,钱钟书先生借西方“金色鸟笼”和“城堡”的典故所暗示的寓意,将“鸟笼”、“城堡”置换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围城”意象,愈发强调了人们出入其中的艰难,也反衬了人们冲决这“围城”的欲望的强烈。《围城》中的女性是处于多重围城之中的知识女性,因为她们有知识,她们挑战男权社会、改变现状的自觉要求就更为迫切,因此她们的悲剧色彩也就更加强烈。苏文纨曾一心想将方鸿渐围捕进自己构筑的“围城”,但未获成功,遂转身投入所谓“新古典主义”诗人曹元朗的“围城”。孙柔嘉算是一个成功赢得爱情的女子,从“城”外挤入了“城”里,可又怎么样呢?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于“围城”内外。城中唯一一个让方鸿渐动了真情的人是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但她根本不爱方鸿渐,接受方的邀请去吃饭与其说是和表姐斗气,不如说是在玩弄感情,以此证明自己的魅力无边。

《围城》中的女性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上层知识阶层中的女性,她们深受“五四”新思想的洗礼,一些人物还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沐浴,内心萌动着女性主义意识。她们不甘心接受男权社会给她们分配的贤妻良母、才女佳人的角色;有时她们也因能玩男人于股掌之中而神采奕奕,自我感觉良好。最终“有幸”成为方鸿渐妻子的人是相貌平平的孙柔嘉,她“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带着惊异的表情”。她论性感比不上鲍小姐,论才学美貌、端庄雅致比不上苏小姐,论天真纯情、天生丽质比不上唐小姐,加上她家庭平凡、父母冷漠,所以对中产中智中等姿色的孙小姐来说,要想争取个丈夫实属不易。然而她却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即装傻、装天真。

二、个性分析

《围城》中的男主人公方鸿渐是《围城》中女性围捕的主要目标,和方鸿渐有过恋情或肉体互动的情人主要有鲍小姐、苏文纨、已故的未婚妻周淑英、唐晓芙和孙柔嘉等众多女性。由于方鸿渐的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幼稚可笑,他在爱情婚姻方面不但被鲍小姐围捕引诱后抛弃,而且被苏文纨围捕羁縻后报复,最后还被孙柔嘉诓骗后驾驭。而这些使他饱受折磨的女性形象隐于文本的来龙去脉、人生流转间的巧语笑靥中,可谓层峦叠嶂、径幽路险。可以说,《围城》的成功和这几位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分不开的。

(一)鲍小姐:游戏人生的欲望化女性

鲍小姐在《围城》中所占的篇幅不多,只用了不足二十页,但她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小。她是小说中第一个明确受到作家批判的角色,作为方鸿渐的引诱者,可算作方鸿渐爱情生活的开端。鲍小姐一出场身上就长满了灰色的细胞,她本人是“混血”,是葡萄牙人和中国人杂交的产物。其姓出自《家语》“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可见鲍小姐是头号的“不善之人”。而且小说中的鲍小姐只有姓氏而无名字,小姐只是因其性别而获得的称号而已,在此钱钟书一方面透过语义学的类比法暗示鲍小姐是鲍鱼,且十分蔑视她而不给其“赐名”;其次,鲍小姐出场之后便是男性心旗摇曳的尤物。《围城》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所以有人称鲍小姐为“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才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称鲍小姐为“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裸的”,他们说她“并未”,所以他们修订为“局部真理”。她有未婚夫,但在法国留学时却不忘寻找快乐,在回香港的途中又和偶遇的男主角方鸿渐纠缠在一起。鲍小姐这样的人物在现实道德观念中是放荡和不检点的代表,自然成了被抨击、批判的对象。

作为作者设置的欲望化女性形象,作者对她的讽刺也是很明显的,最为辛辣的莫过于一句:“她自信很能诱惑人,所以极快、极容易地给人诱惑了。”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生存的可能性,鲍小姐交出了女性的自尊自爱,与比他大十二岁的黑胖子医生订婚来获得出洋的机会。当一个女人把自己的一生卖给一个男人时,她便失去了享受爱情、享受快乐的权利。总之,她游戏人生,总有一天也必将被人生所游戏,被围城所围困。

(二)苏文纨:虚伪、矫情的清高型女性

相对而言,在《围城》众多女性形象中,苏文纨在钱钟书先生的笔下摇曳的频率较高,而与之成正相关关系的是她的灰色形象最为饱满。苏文纨是一个家世好、学问好、相貌好的“精品女子”。她十分孤傲,在大学里“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直到留学回国时自己年龄增长,自己的爱情像锁在箱子里过一、两年忽然都不时髦的花色时装,“有些自怅自悔”,这是对苏文纨孤芳自赏的同情和讽刺。而这位在爱河中畅游的迟到者为了弥补自己爱情上的损失,千方百计地抓住方鸿渐。

作为女人,这位卖弄风情的苏小姐不但以自己的为武器勾引男人,而且要控制和扰乱周围其他许多人。她工于心计,玩弄别人,她喜欢男人簇拥在自己周围,在方鸿渐和赵辛楣之间制造猜疑、妒忌和仇恨,以此来衡量自己成功的程度。男人之间越是妒忌和吃醋,她越能欣赏玩味并从中得到所谓的爱情方面的满足感。方鸿渐对她根本没有上心,反而对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产生了兴趣。这不能不引起苏文纨的醋意,加上她“不为我有,大家都别想得到”的变态思想,她竭力阻止唐晓芙去赴方鸿渐举办的宴席,最后还把方鸿渐那位死去的未婚妻周淑英、鲍小姐的风流韵事及方鸿渐购买假文凭等事情像竹筒子倒豆一样告诉唐晓芙,最终方鸿渐被唐晓芙逼问得哑口无言、无地自容。这位法国留学女博士未免太虚伪阴险了。苏文纨是《围城》中围捕方鸿渐不成功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后来下嫁给曹元朗应该是带着恨意和绝望的。若干年后,当方鸿渐和苏文纨再次相会于异地时,苏文纨已经成为了一个往返于香港、重庆这块没有上帝,只有投炸弹、走单帮的青天上贩运私货的摩登女郎,伪洁和易染使她所追求的女性新生活注定是媚俗的。

(三)唐晓芙:可爱、纯情的理想型女性

唐晓芙是《围城》众多女性形象中唯一没有被作者调侃、讽刺的人物。她是自然、天真、率性、有主见的综合体,是新知识女性代表,更是男主人公心目中的理想异性。作者对唐的外貌描写极尽良言:“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唐晓芙的纯洁、天真、活泼,丝毫没有被外界空气污染过的迹象。唐晓芙的性格是丰富的,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瑕的,这些都可以从小说叙事中见端倪。

对待爱情,唐晓芙能主动争取,不愿受人摆布。唐晓芙之所以和方鸿渐交往,源于“方鸿渐又不是她的,要她这样看管着?表姐这样干预,自己偏要让他亲近”。小说中唐晓芙有这样一段话:“方先生的过去太丰富了!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从这可以看出唐晓芙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她天真的性格。然而在那种社会,她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最终方鸿渐与唐晓芙的恋爱没有经起风雨的考验。当然,唐晓芙还有她傲慢的一面:当她与方分手时,她本想给方一个解释的机会,却迟迟开不了口,宁可忍痛至于生病。试想她如果对爱情有坚定的信心,减少一些傲气,也许她的结局不会如此。她是不幸的,是那个社会的牺牲品。

(四)孙柔嘉:善于伪装的世俗性女性

孙柔嘉的出场十分简陋,作者只轻描淡写几句而已,足见孙柔嘉这一形象不受作者的宠爱。她要引起方鸿渐的青睐只有用心计,所以她把自己严格的伪装起来,装的像入世不深的小女孩,一切都化紧为简。而正是这一点满足了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引起了方鸿渐的注意,激起他的保护欲望与同情心。为此她一出现就在方鸿渐面前摆幼稚、装好奇,故作幼稚地问方鸿渐在海上见过大鲸鱼没有。当方鸿渐胡扯一气,说他们坐的船险些嵌在鲸鱼牙缝里的时候,她又假装惊讶,惊奇的眼睛张得像大大的“0”字。孙柔嘉高就高在一切都装得天衣无缝,但一切又极有心思、极有主见。她精心设计“闲话风波”、“家信事件”等圈套,巧妙地利用舆论制造事实恋人或情人的假象,一步步逼方鸿渐就范。

一朝订婚,方鸿渐便“仿佛有了个女主人”,开始佩服她的驯服技巧。等到赵辛楣唤醒他朦胧的警觉时,他已经身陷围城,再不能“称心傻干”任何事情了。她企图以控制丈夫来求得女性生存保障,而方鸿渐又希望得到自由和安宁,传统和现代这对矛盾,早就暗藏在孙柔嘉苦心经营的婚姻将走向破裂的必然逻辑中。尽管如此“费煞苦心”地使自己的合理的爱情追求隐秘化,像孙柔嘉型的女性终究没有赢得“好女人”的声誉。孙柔嘉虽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子,可是也摆不脱传统文化束缚,有许多旧式女子的弱点。她同鲍小姐一样深深明白机会要自己找,方鸿渐便是她给自己寻找一个摆脱命运的机会。在那个年代,婚姻就是一个可以合法出卖自己的许可证,鲍小姐如此,孙柔嘉亦如此。《围城》中的女性渴望冲进“城”,却没有也不敢有冲出来的愿望,因为“城”外对女性来说是无依无靠和可怕的孤寂。

理性地阅读、分析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知识女性形象,我们不难体察到钱先生对旧中国女性的观照,即使这种观照带着一种特有的冷峭、刻薄的风格,对几乎所有的女性极尽挖苦、讽刺,甚至让人觉得冷酷和残忍。但可以看出,钱钟书笔下的这群知识女性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摆脱那个时代男权社会中沦为男人附庸的命运,她们希望通过求学,获得知识、技能,能自主谋事,从而在男人的主流社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无论如何优秀、如何突出,也是不入流的,微不足道的。以苏文纨为代表的这群知识女性不甘心这种附庸、陪衬、边缘的角色,她们努力挑战过、抗争过,然而,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在“围城”内外受男人支配的宿命。虽然她们出身不同,经历各异,学识更是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她们和小说中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连姓名都没有的女性的命运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可见,男权社会这座坚固的“城”是苏文纨们永远也逃脱不了的!

参考文献:

〔1〕钱书钟.围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汤溢.钱钟书围城批判[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3〕李玲.中国现代男性叙事中的恶女人形象[J].文史哲,2002(4).

〔4〕钱钟书研究编辑委员会.钱钟书研究(第3辑)[C].文艺出版社,1992.

〔5〕陆文虎.《围城》内外[M].文艺出版社,1992.

〔6〕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出版社,1999.

〔7〕代晓冬.《围城》中的女性形象审视[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上一篇:《夏洛特的网》主题之我见 下一篇: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区别词的语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