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之花越开越盛

时间:2022-10-28 04:07:55

让阅读教学之花越开越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教学,阅读理解题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分值仅次于“半壁江山”。但是,学生实际上对阅读的知识掌握得并不好,阅读理解题是最容易失分的。为什么在教学中花了不少力气进行语文阅读训练,到头来却总是令人不满意呢?笔者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总结出如下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理念要新,目标要明

新课标实施以后,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改变,但仍有部分教师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然主宰课堂,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仍被教师的讲解所占用,课堂教学没有从本质上得以变革。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就形成了一种依赖,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他们只是一个接收知识的囊袋而已。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机械地学习的状态,笔者认为,只有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才能对搞好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帮助。学生有了发挥的空间,就更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的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只有教师改变了观念,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才能把知识学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科学制订阅读教学的目标,才能让阅读教学有效。阅读课学生需要什么?老师想学生知道什么?二者的统一就是教学目标。教师要真正做到不越位也不缺位。怎么确定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应成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研究的重头戏了,实实在在教初中学生一些阅读知识,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阅读的目标一旦确定后,语文教师就要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中。

三、兴趣要足,方法要实

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足。传统的阅读教学偏重于讲、问、灌,而学生忙于听、答、接,其结果是教者觉得难,而学生更感无趣、无味。语文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运用电教媒体、制造氛围、增设材料、巧设悬念、设置疑问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直接阅读文章和思考感悟的时间不多,不能够积极地去思考,去理解、探究,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考试时阅读题失分自然也就多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就大打折扣了。课程改革应继承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但现在不少教师一说到新课程改革,就觉得应摒弃原来的一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就要呈现全新的局面。于是,不少教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一上课就合作,一学习就探究,热衷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常常是以小组讨论代阅读,以讲代阅读,以练代阅读。初中语文教师在启发学生积极阅读思考时,还应充分考虑学情,全面了解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尽量贴近他们阅读的实情,把点拨的着力点转移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阅读基本功的培养上来。这样,就能使学生愉快而又和谐地阅读,使阅读不断科学化。语文教师不能只研究教法的点拨,而不注重对学法的点拨。学生自己摸索到的方法往往感受深,使用起来也得心应手。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总结、改进和创造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可以因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阅读方法的渗透、阅读学法的运用以及阅读方法的归纳。

总之,语文教师一定要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调动广大初中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由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从而切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