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缺类研究之科幻片

时间:2022-10-28 04:02:46

中国电影缺类研究之科幻片

摘要:若以类型电影的角度审视中国电影,我们会发现中国电影类型很不完善。很多重要的电影类型几乎完全缺失,科幻片即是其中之一。造成科幻电影缺失的原因十分复杂,电影传统和生产惯性、电影人知识结构、科学文化环境、观众接受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约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尽管如此,如果我们能在政策引导、电影人教育培养、学习借鉴国外制作经验等方面作出合理的调整,中国科幻电影并不排除具有取得较好的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生产惯性 知识结构 文化语境 接受习惯

沈国芳在《观念与范式一类型电影研究》中指出:“科幻片是以已经揭示和尚在揭示中的科学原理为基本依据,通过艺术家的神奇想象,在营造的幻想虚拟世界中,展现某一戏剧性事件的影片。”如果用这一定义来审视中国电影,能够称得上科幻电影的实在是微乎其微。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发展像社会文化发展一样是各自独立的,但就科幻片这一电影类型上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起步晚,作品少,不成体系,质量也都不高。如果真要比较一下,香港的科幻电影则更为完整一些,大陆和台湾相对要差一些。即便是相对较好的香港直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生死搏斗》。这部电影改编自国外的一篇科幻小说。由于进行了合理地本土化改造,该片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比较成功。香港科幻电影还有一个自己的本土题材宝库,那就是倪匡创作的科幻小说系列。《龙珠争夺战》、《蓝血人》、《原振侠与卫斯理》等作品都是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小说改编的。虽然和美国好莱坞的科幻作品比较起来水平不高,但至少也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系统。大陆的科幻电影起步也很晚,给人留下印象的作品则更少。上世纪60年代有一部《小太阳》。80年代初拍摄了一部《珊瑚岛上的死光》。1989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凶宅美人头》。影片情节改编自科幻作家别利亚耶夫的小说《陶威尔教授的头颅》,在拍摄前编导将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再加上引入一些商业元素,该片也比较成功。此后,能够留下一些印象的大陆科幻电影还有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霹雳贝贝》。199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还拍摄的一部科幻片《隐身博士》。1995年拍摄的科幻片《再生勇士》等寥寥几部。台湾地区能够让人记得住的更是寥若晨星。为什么中国会如此缺乏科幻电影?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与另一个问题一起考虑。那就是美国好莱坞为什么能生产出那么多高质量的科幻作品。通过对比我们更容易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早在电影诞生不久的1902年,法国电影大师梅里爱就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记》,开科幻电影之先河。此时,美国电影也已经起步。1930年。德国科幻电影《大都会》大获成功。美国好莱坞电影人深受启发,开始从西部片和喜剧片向科幻片转向,一举拍摄了《吸血僵尸》、《科学怪人》、《金刚》、《隐身人》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影片。这些科幻电影首开了好莱坞科幻片拍摄的先例,并且形成了一种日趋成熟的类型。这些影片的拍摄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创作传统。在好莱坞以后的发展中,科幻电影一直是一个延绵不绝的类型。反观中国电影,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电影《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中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的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到20年代,在中国电影发源地之一上海出现了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以《火烧红莲寺》为肇始的商业片热,但是拍摄的题材仍然局限在武侠怪诞类。据记载,当时曾经有人拍摄了一部带有一些科学幻想因素的怪诞片。但是却被淹没在武侠商业片的大海中,没有留下任何影响。此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电影几乎一直与科幻绝缘。直到上世纪的80年代,中国大陆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凶宅美人头》之时,此前的科幻作品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很明显,在当下讨论中国为什么缺乏科幻电影,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形成拍摄这类作品的传统,没有这样的生产惯性。因而对于当下的电影人拍摄科幻片无疑是十分困难地。试想,为什么当下中国的古装武侠片一直兴盛不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影人一直保持着创作武侠片的传统,拍摄起来得心应手。

拍摄什么题材的电影,实际上与电影主创人员特别是导演有着极大的关系。(当然,随着电影生产体制日益产业化,相对于制片人,导演的诸多主动权受到限制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演的个人喜好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电影的题材。一般而言,每个导演又都有自己的题材偏好。比如陈凯歌喜欢反映民族历史文化的题材。特别是与戏曲有关的题材。而冯小刚则对反映京味儿十足的小市民的生活不遗余力。香港导演徐克则对反映凶险江湖的古装武侠题材情有独钟。那么,中国为什么鲜有导演对科幻题材感兴趣呢?这里不得不提到导演的个人素养,也可以说是导演的知识结构。电影大师费里尼说:“一个人所能做的记录永远也只能是关于他自己的记录。”有什么样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就会创作出与之对应的作品。要让一个对科学一无所知的人拍摄科学幻想题材的影片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导演,一小部分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那些接受了完整正规教育的也很难有很高的科学素养。熟悉中国教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导演属艺术科,参加艺术院校的选拔考试根本不涉及物理化学等科学课。而且,中学大多实行文理科分科制度。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学生的课程开设已经开始决定他们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久而久之,通过这种教育选拔制度选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也都是不完整的。相较他们的西方国家的同行,中国导演的科学素养是有一些差距的。与之相对应,中国导演的知识结构中社会历史部分则发达。过分偏重人文历史而疏离科学知识,必然造成中国电影生产中的偏颇现象。

当然,中国导演很少拍摄科幻电影还有一个现实原因,那就是他们几乎没有这样的剧本来供他们选择。我们不妨关注一下中国仅有的几部科幻片。上世纪70年代香港拍摄的《生死搏斗》改编自世界科幻协会前会长詹姆斯・冈恩的代表作《不朽的人》。1989年的《凶宅美人头》的剧本则改编自前苏联作家的作品。本土剧本的匮乏当然必须归因于编剧。是编剧没能创作出好的科幻作品。为什么中国的编剧不能创作出优秀的科幻作品?这个问题其实和中国导演为什么拍不出科幻电影的答案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同样是中国的教育体制造成了编剧的知识结构不完整,普遍缺乏科学素养所致。科幻片要以已经揭示或正在揭示中的科学原理为基本依据进行想象创造,而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作家即使想象力再丰富创作出的也只能是神话而已。关于作家、编剧的科学素养和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例证也并不难找。如果有人问当下最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家是谁。对科幻作品感兴趣的人可能会想到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张之路。作为儿童科幻作家的张之路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儿童科幻小说《霹雳贝贝》、《魔表》、《非法智慧》都被改编成科幻电影。《非法智慧》和《第三军团》被改编成电视剧。这是中国科幻作家里独一无二的记录。有人或许会问中 国的教育体制不是限制影响作家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了吗。实际上,张之路同其他作家相比,教育背景显得比较另类。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育背景和科学素养肯定是分不开的。这并不是说中国科幻作家一定都得上理工科出身,只是说明科学素养对于一个科幻作家的重要意义。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实际上,中国缺乏科幻片我们归因于以上两点也只是表面原因。深究起来,我们就能发现,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即使是在今天也同样缺乏一种科学精神。当然,如果我们按照这个线索向上追溯。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文化轴心时期,也就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朝国运式微,礼崩乐坏,诸侯并起,天下大乱。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家思想。一时百花齐放。可是西汉统一天下。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思想中的人文思想被发扬光大。然而,另一方面孔子思想中的鄙视实用技巧的一面也被继承下来。以墨子、鲁班为代表的重实际发明创造的思想被挤压得没有了立足之地。后来的统治者都往往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并一代一代强化。和西方的“求真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是“求善文化”。这种文化把道德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缺乏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这就无怪乎世界史上近代科学的发轫、昌明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国。今天的中国虽然经历了的科学民主思想的洗礼,但是文化往往具有很强大多惯性。这种重人文轻科学的文化倾向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干净。这种文化气候在一定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中国知识分子重视向内心探求而轻视向外在世界探索的民族文化心理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因素只能在总体倾向上影响文化生产。因此,并不能完全武断地认为中国科幻片就必定不能发展。

在当前的现实语境中,市场往往起着至关重要地作用。此前,中国导演很少涉足科幻电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科幻电影在中国可能还没有市场。长期以来,中国观众都缺乏观看科幻类作品的习惯。特别是成年观众更认为科幻电影是小儿科,不值得去看。这当然和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有着直接的关系。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观众喜欢看的是一些与现实生活有某种联系的现实题材的电影。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一些导演即使有意于拍摄科幻电影,也不敢贸然下手。即使一些导演决定拍摄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他也不见得能得到制片人的投资。原因是显而易见地,作为制片人,他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那么在投资的时候肯定要坚持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最能赢得高额票房回报投资对象。由于科幻电影在中国的这种尴尬处境,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会选择避开这个风险。再说,投资古装武侠片在中国几乎成了稳赚不赔的买卖,这一点是多年的市场所证明了的。还有谁去吃力不讨好去冒这个风险呢。也许有人认为没有人愿意投资科幻片是因为试图拍摄科幻片的导演的名气不够大,没有足够的票房号召力。实际情况确是,不管导演有多有名气,投资人都会仔细权衡利弊,而结果往往还是放弃投资。著名电视制片人张纪中筹拍的《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都是高成本的大制作,可是当他决定要筹拍一部关于三星堆的科幻电视剧却一直未能如愿。

随着中国的文化市场日益开放,国外科幻电影开始引入中国。自1994年开始,中国开始以分账的方式进口国外大片,在每年十部商业大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科幻题材。以《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为代表的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仅吸引了中国的青少年观众,连一向对科幻片不感兴趣的成年观众也开始关注。这些想象奇特,场面宏大,制作精良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着中国的科幻片观众群。同时,美国好莱坞电影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教育着中国的制片人:看清楚了,科幻片一样可以挣大钱。中国的电影人当然也看到了美国的科幻片在中国市场捞得个盆满钵溢,有人或许也开始蠢蠢欲动了。但是,这仅仅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有人写出好底本,有人愿意出钱拍,最重要的还得有人能拍得好才行。如果真有哪个出资者愿意把钱投到科幻片的拍摄上,导演必得让投资者赚上一笔,最起码不能亏了本,要不然刚刚燃起的一腔热忱给劈头盖脸浇透了,恐怕再重新拾起勇气就比较难了。

参考文献:

[1]许南明,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2]沈国芳,观念与范武一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周文萍,好莱坞经典的奥秘,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邵牧君,科幻电影是科学和幻想相结合的电影,中国电影市场,1999,(9)

[5]周传基,科幻片与科幻无关只是恐怖片的变种,文汇电影时报,1998,VOL,10,(1)

上一篇:程度副词“非常”来源浅析 下一篇:中国狮文化形成与佛教东传的关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