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超媒体”发展之机

时间:2022-10-28 04:02:12

金融危机――“超媒体”发展之机

华尔街金融危机给全球的经济吹来了瑟瑟寒风,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媒体广告投放量较多的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均陷入其中,连累国外传媒界频频减薪、裁员甚至破产。中国传媒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和将受到何种影响?应对之策如何?对此问题人言言殊,而笔者认为,借机走上跨行业跨地域的“超媒体”发展之路或为传媒界值得重视的思路。

一、金融危机凸显中国传媒赢利模式单一之弊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传媒产业影响已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传媒的资本之路不顺,广告投放放缓及减少等方面。

受国内外股市动荡的大盘影响,中国传媒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受到打击,而一些传媒机构的上市计划也被迫推迟。由于中国传媒与资本市场的关联度总体上不高,所以这方面的影响并不是整体性、全局性影响。

对几乎所有媒体来说,广告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这才是中国传媒受到巨大影响的一个证据。相比于西方媒体,中国媒体的赢利模式单一,广告收入占了媒体总收入的绝大部分。而不少媒体2008年的广告收入并未实现预定目标。说到未来,情况也许更为严峻。市场研究公司MarketingSherpa的调查报告表明,大多数营销人员在经济衰退期将减少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预算。针对国内市场的调查显示,不少广告主会在2009年度压缩营销推广费用,而压缩的比例高达20%~30%。媒体广告的投放总量下滑,对中小媒体来说形势尤为严峻,因为广告总量在下滑,平摊下来,中小媒体的收入就更少。而经济下滑时期,通常是“马太效应”最显著的时期,CTR市场研究整合营销中心总经理姚林表示,央视2009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增幅18%的表现并不能代表整体广告业的走向,央视招标的大幅度增长恰恰反映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规律。如果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我国媒体的处境特别是中小媒体的处境不容乐观。在广告总盘子减小的情况下,如果大家仍然沿着广告一条路走到黑,而国家有关部门真正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公益性媒体与经营性媒体的分离,实行媒体的准入与退出制度,也许对一些媒体来说,广告之路真是一条死路了。另辟蹊径保生存求发展成为一些媒体的必然选择。

二、体制改革和金融危机为“超媒体”迎来发展良机

在广告之外求财路,在媒体之外找商机,在本地之外谋空间,这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媒体发展的基本逻辑。而所谓“超媒体”就是“超越媒体、跨越行业、跨越地域” 的发展模式。

实际上,“超媒体”也是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传统媒体发展到“新媒体”,从网络新媒体到网络后的“新新媒体”,从单一媒体到“跨媒体”、“全媒体”,再到“超媒体”,这样一个媒体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媒体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史”。

类似“超媒体”的理念也许早已有之,但在中国长期是个媒体理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特别是金融危机客观上推动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超媒体”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必要,越来越真切。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2008年11月14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讲跨地区组建联合出版传媒集团的工作已经开始启动,“……办刊的只能办刊,出书的只能出书,办网的只能办网,办报的不能办电视,国际媒体哪有这样搞的?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自缚手脚。”如此看来,在不久的将来,打破横向区域管理、纵向行业管理;解脱地属关系、行业边界;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的“超媒体”有望得到政策的实际支持。

三、如何运营跨行业、跨地域的“超媒体”

在当代的技术与社会条件下,具体的“超媒体”即应是实现报纸、广播、电视、杂志、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信等媒介形式深度融合系统开发,实现信息跨媒共享、资源跨行配置、文化跨域交流,并且凸显以媒体为核心的关联产业涟漪式发展的媒体运营模式。即各媒体间相互协作,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互补,从而节约成本、优化配置、开发新品,可最终打造出一批强势媒体。行业间拓宽市场,传媒产业可在其他行业领域开发,与游戏、动漫、通信、音乐、绘画艺术等领域加强合作,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出更具创意的文化产品及服务,以新渠道传播新文化。地域间打破行政区域壁垒,自由参与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对于中国一般意义上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杂志)来说,“超媒体”发展之路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开拓:

1.内容“跨媒体”开发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中,美国报媒采取了跨行业联合的做法,为内容营造了多种渠道传播,来加强自身竞争力。1934年,报业-电台协定和“跨广播报刊局”组建,报业迅速增加了它们对广播电台的拥有。1935年一年时间内,报业所拥有的电台的数量翻了一倍,到1940年,全国800个获得许可的广播电台当中,多达1/3的电台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与报纸建立了联系。特别是对公共事务专栏作家、军事专家作品的共享,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形成了一定影响力,报纸销量和电台收听率都有所提高。

我国媒体目前对内容资源还缺乏深度、延伸开发,绝大部分是“一次性”消费产品,传播渠道颇为单一。其实很多内容在分解、重构后,通过其它媒介传递,是有新的意义和增值可能性的。传统媒体可以对这些内容资源深度加工整合后,掌握版权进入图书、音像、出版市场。时下越来越多人关注经济、金融信息,很多报社都开辟了金融危机专版,电视也做了相关专题,发行量和收视率都比较可观,可以把这些专版和专题再深入开发,重新详细解读,尽快编排成书、光碟,趁时出版销售。其他的社会、科技、文化内容也可根据现在读者的接受方式进行创新性开发。若因地域局限,一个媒体开发不了或内容价值偏小,可以联合起来形成媒体内容联盟。特别对中小媒体来说,不仅能享受丰富的内容资源,还节约了人力、财力,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2.投资 “大媒体” 领域

电影、手机在中国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媒体,但在学术界有人将其归为媒体,加上一些与媒体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如通讯、公共关系、动漫、游戏领域等,我们可以称之为“大媒体”行业,都是媒体业往外扩充时可以重点考虑的领域。

在这个冬天,各行各业都瑟缩在金融风暴的寒流中,电影圈却一派繁荣和忙碌。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0月,全国可统计票房达3亿7500万左右,观众人次1300多万。观影人次同比增长48%,票房同比增长113%。11月电影市场提前启动贺岁档期,全国可统计票房为3亿500万元左右,虽然比10月份略低,但同比增长34%,可统计观影人次1100万左右,同比增长9.3%。12月份贺岁片扎堆,刺激了影院人气上升。近年来,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成都传媒集团在2007年就参与投资了《赤壁》,获得了显著成效。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需要更多能带来享受和放松的精神消费品,传媒娱乐的消费需要可能增加。传统媒体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传播优势,尝试电影制作、发行或者投资电影院线,围绕影视作品进行衍生开发。

我们所说的大媒体产业基本可归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以“大媒体”产业为核心,系统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许对一些实力媒体来说也是良机。传媒对文化的倡导和传播有着特殊功能,世界著名的创意园区洛杉矶好莱坞电影产业园区、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伦敦西区以及谢菲尔德文化产业园区等的发展都与传媒息息相关。中国传媒可以充分考虑利用房地产不景气、地价偏低的机会,谋取“大媒体”产业集群发展的地理载体,联合相关行业做大做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具体可行性。

3.“非媒体”拓展

除了超越单一媒体,进行媒体间整合与“大媒体”发展,还可以超越“媒体”本身,进入到“非媒体”领域,找到与特定媒体的既定资源的确切关联性,进行延伸产业的开发。

中国媒体的官方背景使其权威性、公信力普遍较高,至少比西方“唯利是图”的私营媒体更容易得到普通民众的认可。加之媒体以信息传播为主业,很容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自己的传媒品牌。

媒体应该合理利用品牌资源,将“传媒品牌”转换成“经营品牌”,全面发挥媒体制造力。即在注重传媒品牌的持续塑造的同时,还应输出品牌、对外延伸,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整合外部资源,不断创新,不断优化,不断延伸,保持品牌的活力与价值转换能力。例如,《楚天都市报》在武汉名重一时,近年在黄金地段洪山广场近旁开发“楚天公寓”,把品牌资源“榨”干做足。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报达”公司依仗“传媒品牌”做家政中介、幼儿教育、房地产开发等。

当前国内消费需求并不旺盛,但潜力不可低估,许多城市的房地产处于萎靡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的消费需求依然存在。传媒可未雨绸缪、深入分析后,在地价低时投资买入(或联合其他部门融资操作),利用自己在房地产营销策划方面的优势,在楼盘前期定位、广告策划、媒介购买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咨询顾问服务,待经济回暖时抛出,实现固有资产的大幅增值。

四、理性评估“超媒体”发展机遇与风险

虽然金融危机的发展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对中国文化产业来说,总体上仍将是机遇大于挑战,对于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传媒业来说更是如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方针政策如国务院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等,具有扩大文化内需、增加传媒业融资机会的直接作用,在今后的有关规划调整中还应该会有包括传媒业在内的整个文化产业更加明确的机会,“超媒体”发展具有系统支持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超媒体”的发展面临一些风险,如摊子铺得过大,分散人力、财力和物力,影响主营业务的发展;欠缺经营管理经验,决策容易偏差;缺乏复合型媒体经营人才,系统执行力低下等都可能成为“超媒体”的“拦路虎”。因此,“超媒体”发展也应坚持一定原则:先围绕传媒产业,加强内容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再进行涟漪式产业拓展,逐步扩散到其他产业。这样才不会陷入盲目发展以至最后无法收拾的乱局。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区域性广播电视栏目定位的策略与操作 下一篇:试论近两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创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