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豪赌 亚洲新兴市场

时间:2022-10-28 03:44:01

对冲基金豪赌 亚洲新兴市场

在一遍又一遍“狼来了”的惊呼之后,如今的亚洲市场已经真切地听到了对冲基金铿锵的脚步声。在这庞大的资金阵营中,既有昔日令英镑哀鸿遍野的索罗斯基金方阵,也有初生牛犊的新基金成员。各路对冲基金荷枪实弹,准备向被资产泡沫包裹的亚洲新兴市场,展开新一轮的围剿。

向亚洲集结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曾经在金融危机期间损兵折将的国际对冲基金,开始了自己的扩身运动。据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分析机构HFR的最新统计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突破2万亿美元,并创下历史新高。与以往资金配置方向侧重于欧美等发达市场明显不同的是,如今,这些手握巨量真金白银的对冲基金经理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亚洲国家。

其中,索罗斯在亚洲的新布局格外引人注目。早在2010年6月,索罗斯就在香港设立了办公室,并在不久之后成立了北京办事处。也就在不久前,索罗斯表示,正准备携万亿资本进驻香港。几乎与索罗斯的步伐相一致,旗下管理资产超过400亿美元的美国城堡投资集团,也开启了重建亚洲业务的计划。据悉,城堡集团前不久启动了一个以亚洲为重点的宏观对冲基金,该基金规模为5亿美元,并已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募集。无独有偶,名声大噪的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日前获得了香港证监会发放的第1类牌照,获准在香港销售自己和其他公司的基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盛自营交易业务Pricipal Strategi前主管施家文,即将在香港推出新创设的对冲基金Azentus,预计将募资15亿美元,成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初创对冲基金。

这次国际对冲基金,都选择将香港和新加坡作为进军亚洲国家的“桥头堡”。据《金融时报》报道,香港与新加坡的对冲基金行业规模,在过去12个月增长了一倍,并拥有18只资金规模逾1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同比增长了80‰对冲基金之所以将香港和新加坡作为栖身的场所,主要是这两个地区占据着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位置,特别是两地实行开放的自由经济体制,对资金自由进出没有限制,从而可以给其逐利行为提供极大的方便。特别是香港靠近中国内地,更能方便对冲基金借道香港购买内地相关资产,甚至利用香港同时拥有人民币、美元储备两种资产,来对赌人民币未来升值与加息。

不言而喻,中国成了它们最为眼热的目标市场。资料表明,城堡投资集团目前正计划为一只中国基金募资约10亿美元,该基金将投资老年人口的住宅。比城堡集团更激进的是,管理资金规模达28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德劭集团,准备将下一间工作室布局上海。而华尔街空头大师查诺斯不久前断言,中国房地产业的问题比迪拜严重1000倍,并扬言将募集2000万美元的离岸基金,对赌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中国经济的硬着陆。

冒险者的新乐园

其实,对冲基金业务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早已显现。据对冲基金行业调查公司Eurekahedge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亚洲对冲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达1290亿美元。对冲基金之所以对亚洲市场情有独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美元颓势与亚洲货币强势,为对冲基金制造了诱人的套利空间。传统的对冲基金主要倾向于反向的高风险“沽空”投资,但如今其也学会了顺势而为,摒弃美元押注亚洲货币继续升值,成为对冲基金共同的选择。

其次,对赌亚洲国家经济过热和泡沫破灭,是对冲基金发力亚洲的主方向。除日本之外,亚洲国家和地区普遍出现了资产泡沫和通胀肆虐的现象。资料显示,亚洲不少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时下正进入极度火爆状态,韩国股市已创下历史新高,泰国股市拿下了15年的高点;另据《经济学人》最新全球房价排名显示,亚洲的楼市火爆异常,其中越南胡志明市的楼盘最高价炒至3万美元/平米,印度孟买中心区的房价达到1万美元/平米,香港房价水平超过了1997年的高位。基于此,特别擅长于反向操作的对冲基金,试图通过进驻亚洲在资产泡沫破灭这个题材上大捞一把。

再次,欧美市场如今已是关隘重重。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市场痛定思痛,在金融稳定与金融发展之间选择了前者。美国出台《多德・法兰克法案》,明确规定拥有超过15名美国客户及投资人、管理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的海外对冲基金,必须在2011年7月21日前向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注册,并提供对冲基金资产规模及交易记录变化等资料。无独有偶,欧盟正式要求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必须登记,并需向金融监理机关呈报营运策略和交易数据。除此之外,欧洲还对对冲基金经理人加强监管,以限制频繁的短线交易。在欧美失去活动自由的情况下,对冲基金纷纷选择向管束依然宽松的亚洲市场转移。

最后,国际对冲基金还有―个自信能在亚洲赚得满盆满钵的重要原因――他们没有太多强大的本地竞争者。相对国际对冲基金动辄上百亿美元的庞大资金规模,亚洲对冲基金规模通常只在数十亿美元以下。据香港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全港300多家对冲基金经理手中,排名前50家的对冲基金经理掌管了780/0的资产。

亚洲的挑战与抉择

由于对冲基金经常使用高杠杆和重仓做空交易,投资者与金融市场的风险极容易被加倍放大,另外,对冲基金最喜欢、最擅长的就是抓住某个经济体、某个市场的漏洞,对其进行对冲操作,最终将问题演变为危机。从1992年的英镑危机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再到还未淡去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冲基金所扮演的始作俑者角色,无不令人毛骨悚然。因此,面对在眼皮子底下极度活跃的对冲基金,亚洲国家如何加强宏观调控,以及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就显得格外迫切。

分析家表示,首先,亚洲国家应当进一步收紧资本管制的口袋。为了防止“热钱”过度流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久前同意各成员国对国际资金流入实施管制,这无疑为亚洲国家采取及时的自卫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制度支持。为此,亚洲国家可以通过对从国外获取的短期贷款和国际债券发行征收交易税、对外国人投资国内债券收取资本利得税,以及通过削减银行的外汇衍生品持仓上限和调低境内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指标总规模等措施,阻止投机性资金的流入。

其次,重点强化对大规模对冲基金杠杆的监控。规模与杠杆结合往往是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绝大多数小规模对冲基金不会对金融稳定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应当将监控的重点,瞄准资产规模较大的对冲基金。具体而言,各国政府可强制要求所有管理资产规模5亿美元以上的对冲基金管理人,统一定期披露杠杆率和各基金投资组合、交易头寸的信息,以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

第三,加强针对对冲基金的监管合作。一方面,各国应及时互相通报国际资本流入情况,同时强化预警信息的分享;另一方面,各国应尽可能保持汇率市场干预的一致化程度,减少投机资本的套利空间;再者,各国政府应扩大商务贸易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货币互换与清算规模,淡化对美元的依赖,从而最大限度地封堵对冲基金可以利用的流^渠道。

上一篇:股市:不要寄希望于调控政策松动 下一篇:股比限制:新能源汽车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