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8 03:38:03

加快推进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

“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的高级阶段,是信息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全面融合与同步共荣的形态,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首先进行了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背景分析,之后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对策

一、背景分析

2011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2011年9月22日出台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成长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环境,改善服务,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中小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规划》中提出几项关键工程与行动计划,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就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提出要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环节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2012年3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方案》印发给各级相关部门,指出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决定在2012年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围绕“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确定的目标,以落实国务院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为核心,以“服务企业、助力成长”为主题,以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水平,营造全社会关注、服务中小企业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小企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沈阳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工信部批准的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沈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目前,沈阳市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提供就业岗位,丰富市场供给,扩大对外开放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迫切需要。当前严峻的形势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因此,如何引导中小企业将过去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效率经营模式,在危机中找到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和升级,已成为中小企业紧迫而现实的任务。因此,积极推进沈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推进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联系沈阳实际制定规划与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要由市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以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联合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增强工作推进力度。应该把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列入全市重点工作,形成各部门通力协作,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十一五”以来,沈阳市产业集群得到了迅猛发展,规模效应凸显,已经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软件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医疗产业集群、现代建筑产业集群、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多个产业集群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沈阳市政府要加快制定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的相关政策措施,针对中小企业较为集中、产业集群特征鲜明的若干行业和区域,分门别类开展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尤为重要的是要构建针对沈阳产业集群特点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帮助沈阳市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

第二,积极开展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试点企业建设。

结合沈阳市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重大工程推进计划,中小企业信息化应该在装备制造、汽车、医药医疗、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有代表性且处于不同信息化阶段的中小企业,以产品设计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企业信息化集成、市场营销网络化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开展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试点企业建设,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制定相应的目标,比如到2015年实施300家以上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实施10个以上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示范工程;打造1个以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小企业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综合提升示范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带动千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较系统的实施信息化。

第三,多方联动共同构建网络信息平台。

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使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联合电信和网络运营商、IT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服务机构等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一批面向区域、行业、产业链和同质企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产品设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协同办公、进销存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量身定制和“一站式”技术支持与服务,推动中小企业上网并开展信息系统应用。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官、产、学、研、用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要让小平台发挥大作用。比如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再比如开展技术创新,由于中小企业的科研力量一般都较弱,对于影响整个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往往束手无策的问题,在产业集群中,应该针对许多中小企业对公共技术平台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现状,建立完善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平台要以沈阳市各行业核心企业为龙头,将其内部ERP等系统向上、下游延伸,搭建一个面向全行业、专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协作、管理和服务平台,覆盖整个行业配套体系。配套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第一时间准确获取各相关企业的采购计划、质量和库存等信息,随时掌握自己的库存,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大量配套企业、中小企业主动、快速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管理水平,也有利于这些企业真正实现集聚发展。

第四,加强培训,注重两化融合人才培养。

针对当地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和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需求特点,与沈阳市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立健全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培养、作用、激励等配套体系。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以中小企业企业信息化大讲堂的形式,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大讲堂专题培训活动,力争每年免费培训信息化方面人才2000人次以上,为加快推进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培养人才。

第五,强化中小企业投资主体意识,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建设的投入。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信息化程度也参差不齐,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内生动力还显不足。据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负责人的抽样调查,目前中小企业最关心的还是销售额、成本、利润等经济指标,而信息化项目往往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人才也普遍较为缺乏,导致了企业负责人在投资决策时决心不大。企业是两化深度融合的主体。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要积极宣传、引导并提供相应措施,强化中小企业投资主体意识,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建设的投入。

第六,软件开发企业助力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

目前,信息化服务商还只专注于企业信息化产品本身,如ERP、BI等,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方面,能够提供的产品还不够丰富。每个产业集群的特点不一样,每个中小企业的状况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信息化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加速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还需要在沈阳比较有影响力的信息化服务商,如金蝶、用友、中科辅龙、新中大、格微软件等软件开发企业能进一步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更多实用、易用、好用的软件产品。尤其是积极培育适合中小企业的工业软件,要面向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市场流通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加强需求牵引,整合产学研用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大力发展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逐步形成工业软件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提高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 2011.

注:本文系沈阳工程学院2012年科技基金项目《加快推进沈阳市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 下一篇:中韩端午节异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