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易错的几种类型

时间:2022-10-28 01:24:15

小学数学练习易错的几种类型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有20多年了,对教学这一块有很深的感触。针对练习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几种类型,我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我们都知道,数学练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巩固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而小学数学的练习对答案要求的标准程度高,并且数量较大。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错,很多数学教师为此感到懊恼。以下是我从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学生在做练习时容易出错的几种类型。

1.粗心大意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粗心是一种非智力的负面因素,是受人的素质和气质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的。小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急速变化的阶段,于是粗心大意是他们司空见惯的行为,觉得无所谓。而这类错误又是学生出现最多的,占练习错误率的百分之四十。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一般的、差的学生都有这种犯错现象。其原因有:一是贪玩、惰性造成的,学生把作业看成一种负担,希望尽快完成,早点出去玩,更不会检查;二是马虎使然,审题不仔细而出错;三是做作业时思维不严谨而出错。要克服这一现象,除了教师要经常强调学生细心外,还要让学生养成做完作业后检查的好习惯。

2.解题策略型。由于小学生理解题目的能力及抽象水平较低,对题目要求不理解而导致出错。这一类错误占百分之三十。具体出错类型有三种。第一种是知识混淆致错。如下面两题:(1)一根铁丝长15米,用去3/8米,还剩多少米?(2)一根铁丝长15米,用去3/8,还剩多少米?这两题看上去很相似,实际差别很大,学生容易将3/8米和3/8混淆。为了预防此类错误,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对比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第二种是题意误解致错。很多学生只凭经验和感性认识,不作分析就作答,造成错误。第三种是思维局限致错。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维杂乱无序,造成思考受阻,而无法解题。为克服这一现象,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扎实探索解题途径和解题方法。

3.急燥好胜型。这一类占练习出错率的百分之五。小学生表现欲较强,将这一心理带进数学练习中,看到题目就凭着自信,急急解答,求成心切,不作思考检查,就交给教师,而导致出错。对于这些学生只要教师多加引导,表扬适度,学生是可以克服的。

4.智能滞后型。数学智力包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掌握程度、思维密度;数学能力则指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练习,只有智能并进,才能保证做练习的思维畅通无阻。如智能滞后,则会抑制学生的变通能力和迁移能力,就必然会出现做练习时生搬硬套,机械作答而出现错误。这类犯错大概占百分之十左右。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客观上的智力与能力的差别,采取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的方法分别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学生智能。

5.连续运作型。在数学各类计算练习过程中,审题、思考、作答这是基本的解题思路。这一系列过程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调都有导致出错的可能。而学生在做练习时犯这类错误大约占百分之十五。低年级学生总是把7+2=9算成7+2=5;6×7=42算成24;4÷2=2却想着二四得八,等等。中高年级的学生也会犯类似的错误,如:25×4÷25×4很多同学都会算成答案是1。对于这些错误,老师要多引导点拨、多督促练习,特别是总会出错的题型要进行强化练习,促进学生养成和谐的联动习惯。

如上所述,这些练习中容易出错的类型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质量,而这些错误的心理行为是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共同体。只有让学生改掉练习中的这些不良思维方式、操作态度和行为习惯,就能有效降低练习中的错误,充分发挥数学练习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功能作用。

上一篇: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倾听 下一篇:挖掘教材训练交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