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量为中心的韧性(Resilience)模型探究

时间:2022-10-28 11:30:49

摘要:本文首先明确关于心理韧性研究方面的专业术语的中文意思,然后进一步阐释以变量为中心的韧性模型,即叠加模型、互动模型。

关键词:心理韧性 叠加模型 互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07

1 关于心理韧性的专业术语

心理韧性:有学者将韧性翻译为心理弹性[1]或心理复原力[2],然而,弹性在汉语语境中为中性词,指的是物体在受到挤压后的惯性。而心里韧性指人在逆境中的积极适应力,与我国成语“坚忍不拔”相似,把resilience 翻译成韧性更符合英文原意。风险因子:包括个体自身风险因素和后天生活环境风险因素。有利资源:个体自身优势和所处环境优势,能为个体带来良好发展。保护因子: 纯粹的保护因子只有在威胁发生时才会发挥作用,Masten[3]把它比喻为汽车中的气囊(只有汽车发生重大事故时,气囊才会打开)。另外,保护因子的作用也与风险程度正相关,即风险程度越大,保护因子的作用越明显。

2 以变量为中心的韧性模型

2.1 叠加模型

风险因子和有利资源均独立发挥作用。在风险/有利资源中,风险因子有公认的如单亲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成员多等。还有一些属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层面,如死亡率,大众受教育程度,收入等[4]。复杂的变量是风险/有利资源变量,因为二者存在于一个综合体中难辨彼此。有学者提出了“补偿效益”一说,即在心理干预问题少年时提高其有利资源量,同时减少风险因子[5]。识别风险/有利并非易事。Rutter曾指出,领养这一因素对于孩子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孩子由于不适应领养父母的教育,可能会产生逆反等负面情绪。然而,如果孩子原来的家庭充满暴力等风险因子,则领养对孩子则是有利的[6]。

2.2 互动模型

互动模型研究两类“调节因子”即“易染性”和“保护因子”对于风险因子的影响。调节因子主要研究个体对风险因子抵御能力。易染性“强化了风险因子的作用,对良好发展结果起负面影响。而保护因子则能缓解风险因子的负向作用,并独立存在,如气质,人格等,促进良好发展结果的形成[7]。

另一类缓解因子则是由危机直接引起的保护性因子。有责任心、善于教育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遭受风险因子时,帮助孩子摆脱负面影响,即符合这类缓解因子。孩子自身抵御风险因子的影响也属于这种缓解因子并被认为是具有良性适应特征的个体(具备情绪认知加工、压力逆境认知等效能)[8]。而致力于提高个体应对威胁进而优化威胁对个体影响的干预手段就是基于上述模型。

3 以变量为中心的韧性模型总结

以变量为中心的韧性模型简洁地展示了风险因子、有利资源因子等相互作用对良好发展结果的影响。然而,这一模型对于韧性在个体的展开方面过于简化。首先,该模型为静态模型,而现实生活中各种因子以不同形式进行相互作用,具有更加复杂、更动态的特征。因此,这种静态的韧性模型就很难准确、持续地表述出现实生活中的韧性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席居哲.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31(4):995-998.

[2]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

[3]Masten, Ann S. & Reed, Marie-Gabrielle J.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In: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651-682.

[4]Keating, D. & Hertzman, C. Developmental health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Social, bi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dynamics [M] . Guilford, 1999.

[5]Gaemzey, N. Masten, A.S. &Tellegen, A. The study of stress and competence in children: A building block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In: Childe Development [J].

[6]Rutter, M. Resilience reconsidered: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J. P. Chnokoff & S. J. Meisels (Eds),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7]Friborg, O., Barlaug, D., Martinussen, M., Rosenvinge, J. H., & Hjendal, O. 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 [J].

[8]Davidson, R. J. Affective style and affective disorders: Perspectives from affective neuroscience. In: Cognition and Emotion[Z].

作者简介:赵蕾,硕士研究生,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00

上一篇:元认知策略在英语专业四级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谈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