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0-28 10:20:26

化学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制度给各学科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化学学科的教学。化学是一门严谨、严肃的学科,那么它又该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新标准呢?本文我们就通过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分析,研究适合化学教育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化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对措施

基础教育改革主要是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实验性较强、较严谨的化学学科,想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必须在根本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化学教育怎样应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挑战,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一、当前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实验设备不齐全,重理论,轻实验

目前很多学校对于化学的教育还停留在理论教学,本身的化学实验器材就不完善,只是简单的通过理论分析化学实验,学生对于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看不到的,也就形成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结果,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学生只是对实验进行记忆性的认识,使得他们对实验的印象也不深。

(二)传统的化学教育重应试,轻能力

传统教育的观点就是“一考定终身”,这也导致了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就是应试能力的提高,“只要学生考得好,就是老师、学校教得好”的观点也一直是家长为学生择校的重要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片面的强调升学率,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认为做实验就是浪费时间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而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方式也是当前化学教育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三)化学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灌输思想的教学方法对当前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方式能使学生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量,但是化学是实验性特别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实验的本质,从而真正的理解化学理论和实验结果,但由于长时间的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下降,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四)化学教学思想落后

当前的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还只是停留在让学生学会的层面,而忽略了学生“会学”的能力的培养,在“学会”的思想影响下出现了很多的“好学生”,但这些“好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基础教育改革对化学教育提出的挑战

(一)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某地的一位理科状元由于进入高校后,不适应本高校的学习氛围、跟不上学习节奏而导致辍学。这个例子很直观的反映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进入高校或者社会后,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技巧,而是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校平时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①让学生自己当老师,通过他们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上台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课下的自我预习、自我理解,还能增强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②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解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让他们把各自的意见、理解等结合,然后老师再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授课,这样能使学生找到听课的重点,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小组讨论的过程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总结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中的实验较多,单纯的讲解实验结果,不但不能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实验,还可能导致他们对实验的混淆。例如: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从对高锰酸钾的称量、试管、水槽的放置、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都由他们自己进行操作,最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写出化学方程式。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了解的更透彻,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实验的印象,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化学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跟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也是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例如:玉米植株矮小、叶子发黄主要是缺氮肥,植株矮、叶子边缘呈紫红色主要是缺磷肥。教师在讲解化学化肥的时候,就可以真实的从田间找素材,在实际生活中讲课,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提高他们的化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三、化学教育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改变化学学科的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化学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使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将化学课堂变成一个探究学习的课堂,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现状,让学生自己探讨、独立思考、独立总结,然后小组结合、分析,最后由老师进行重点知识总结,针对性教学。这样的方式实现了“教”到“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整个的学习中,这样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真正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引进化学实验设备,真正的进行试验课程

化学实验在化学的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的探究,能够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化学知识,因此学校必须要引进齐全的化学设备,使学生能够最大化的进行实验,在整个实验中了解化学的奇妙,同时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

(三)对化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化学思想

想要是化学教学能够积极的应对基础教育改革,教师的思想也必须转变,只有教师重视了化学的教学、真正认识了化学改革的必要性才能有效促进化学课程的变革。现在很多的老师本身就忽视化学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只是单纯的讲理论,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悖的,因此学校对化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化学思想、教育他们课程改革的方法,对于化学教学的提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束语

化学是严谨的学科,也是趣味性的科学,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体现了化学学科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化学、并能实际应用到生活中,才是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也是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潮流,化学学科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验设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高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挑战[J].孝感学院学报, 2009(05)

[2]田杰.素质教育对化学教学技能的新要求[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0(04)

[3]苑乃香.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及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作者简介:

曹洲(1990~)男,汉,浙江宁波人,丽水学院,化学本科,化学师范。

上一篇:略议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 下一篇: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