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城市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10-28 10:13:56

在全市城市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城市建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城市建设比较容易出成绩出形象,但也非常容易留下问题和遗憾。我们召开城市建设推进会,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回顾,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很有必要。

刚才,叶飞市长讲了六个方面问题,很全面、很具体,很透彻、很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谈四点意见:

一、理念要新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中央和省委先后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为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遵循。指导思想上,强调要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主要是指,产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城市的规模扩张都有其自然的规律,急不得也慢不得;城市发展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产、生活、生态并重;人是城市的主体,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去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方法思路上,强调要开放融合、以特取胜。城市群的发展是客观规律,城市与城市之间要开放包容、融合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都有这样的要求。城市不是越大越好,高楼不是越多越好,城市发展不可能无限扩张,城市格局、城市框架已经基本形成。这种情况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具体操作上,强调要建设“紧凑城市”、实行“有机更新”。紧凑城市,就是不盲目追求宽马路、大广场、低密度,让功能更加集中、人气更加集聚,打造“出门就是生活”的宜居空间;讲究职住平衡,不过分强调生产区域、生活区域的严格分离,尽量减少城市内部不必要的人口移动,达到既保证经济活力、又减少交通压力的目的。有机更新,就是采取适当规模、合适尺度,进行选择性的保留和改建,经过不断积累,实现整体面貌的改善。这些新理念新要求,指引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走以内涵式提升为主的城市发展之路。

理念落实到工作层面,“龙头”是规划。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去年有专家对江苏城市规划的现状与问题作了一些梳理,指出了规划理念与构思创新不足、规划中法制没有发挥应有效力、规划体系缺陷引发各种问题、“多规融合”面临种种矛盾、规划公开性参与度不高等五个方面的不足,这些也是镇江城市规划的突出“短板”。下一步,怎样描绘好城市的“成长坐标”,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一是高站位。站在长三角城市群、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高度,对照南北交通枢纽区、跨江融合重要支点的定位,按照“强富美高”的要求和建设现代山水花园城市的目标,来谋划镇江未来发展,真正体现世界眼光、前瞻思维、全局视角、一流水准。市级层面要加强对句容等跨界地区的规划指导和控制,引导他们提高站位、整体考量,主动加强与南京等地的规划衔接。二是全覆盖。在范围上,要全面覆盖1088平方公里市区范围,不仅仅是主城区,每一个镇、村,每一块建设用地都要实现控规100%覆盖。在内容上,要综合编制主要区域、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规,以及城市交通骨架、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综合管线等重要专项规划,确保各类建设项目都有规划依据,各种重大设施布局都有规划统领,所有重要空间利用都有规划引导。三是融合性。就是追求各组团之间的融合、各类设施的互动、各种功能的叠加。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一定要合理布局、注重集聚和融合。这次省委全会专门讨论了“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明确在城市以街道、社区、居住小区为空间配置单元,鼓励引导服务方式类似的各类平台和机构集中设置,也是体现了整合融合的导向。四是集约化。城市集约发展,规划首先要集约。今年4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国务院批复实施,要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多规合一”,重点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合一,统筹“地、水、绿、文、美、产、居”多种要素功能,以“一张图”管控推动“一盘棋”发展。五是硬落实。要严格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要建立完善保证规划刚性执行的制度体系,不管哪个层级、哪个部门,一旦出现随意更改规划、不按规划执行的行为,必须从严追究责任。

二、工作方式要转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赖于工作推进方式的转变。具体要突出四个方面:

1.聚力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这是李强书记今年4月调研镇江时提出的五个问题之一,也是镇江广大干部群众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集聚效益,越集聚,越能派生出新的需求;越分散,原有的需求都可能被稀释、消解。中心城市首位度主要表现为人口集聚度、经济繁荣度、资源集中度、交通便捷度、设施承载度,这些“度”的提高,主要靠变散为聚。最核心的是1088平方公里要集聚发展、融合发展,真正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关键是抢抓机遇“窗口期”。李强书记在全省扬子江城市群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流空间”的概念,意思是在全球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发展要素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充分流动、整合重组。从这个角度讲,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等战略在镇江交汇叠加,对我们既是难得机遇,也是重大考验。要深入研究在一系列战略机遇的实施中怎样借势、借力,让镇江成为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的交汇地、落脚地,而不是“流水地”。先导是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要抓住高铁环线、过江通道加密、重要基础设施一体化整合等契机,加快推进连淮扬镇铁路、宁句城际S6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对内,要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加速市域一体化进程。核心是吸引人、留住人。人是最重要的财富之源,要通过城市功能品质、个性气质、综合环境等全方位的提升,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导入和增加人口。下一步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人口的争夺。哪个地方人口增加,发展活力和潜力就强;反之,一旦一个地方人口下降,再想奋起直追难度就非常之大。我们的部级开发区、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载体要成为高端要素集聚的高峰、高原,一方面自身要达到一定高度,能够吸引人、留住人,另一方面要对全市发展发挥辐射力和带动力。吸引人、留住人最根本的靠产业、靠实业。要坚持产业强市导向,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让更多人来镇江就业创业,使中心城区首位度的提升更加可观、可感、可持续。

2.统筹谋划和推进城市发展。一方面,戒零打碎敲,增强系统性。要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合理确定开发建设的时序,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新城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条件不成熟的宁愿不搞,防止变成“空城”“睡城”“鬼城”。任何一个片区的开发、任何一个重大项目的落地,都要以市场有需求、市民有需要为评判标准,严密论证、审慎决策,确保干一个、成一个,开发一片、成功一片。另一方面,戒各自为战,增强协同性。板块之间要协同,统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到集约建设、高效使用,切实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之间要协同,不能自说自话,更不能相互打架,加快构建整体联动、有序衔接的工作机制。镇江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港口岸线资源非常丰富,更要加大“统”的力度,在参股省港口发展集团的基础上,统筹开发港口岸线资源,加强港口与园区、岸线与腹地的互动,构建港产城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让黄金资源真正产生黄金效益。

3.下决心解决城市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重点讲两个问题:一是土地、房产等资产资源闲置浪费或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首先要辩证地看,这既是亟需破解的矛盾问题,也是城市发展的潜力所在。要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摸清底数,土地市场必须集中统一、土地交易一律招拍挂,房产资源必须分门别类制定具体处置办法,确保每一块土地都体现价值,每一处资产都产生效益。这里,对土地问题明确几点刚性要求:第一,每年科学编制土地出让计划,1088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的经营性用地,都必须按市场时序上市交易。第二,在项目谈判过程中,决不允许协议出让土地,决不允许把经营性用地与其他事项捆绑。二是征地拆迁难、违法建设多的问题。这说到底是没有严格依法办事造成的。要从政策、程序、制度等方面综合施策,依法依规、有力有序加以解决。要厘清严格依法办事与提升服务效能的关系,两者不能简单对立,在项目实施前把论证做充分,把源头把牢,就能避免实施过程中和实施以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后,无论是拆迁还是建设,规范性的手续一个都不能少,办手续的程序一个都不能缺,决不允许因为强调服务效能而降低对依法办事的要求、对法定程序的要求,真正形成遵章守纪、依法办事的习惯,从根子上杜绝相关问题的发生。

4.努力建设“精美镇江”。目前,我市人口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土地城市化的进度,“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不可持续,必须树立“精明增长”的理念,建设令人向往的“精美镇江”。城市建设简单推倒重来的时代已经过去,要坚持生态修复,大力实施“263”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倡城市修补,围绕城市环境整治、老小区综合改造、老建筑维修加固、旧厂房改造利用等,每年排定一批修补项目;注重文化修炼,通过古今结合、古为今用,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凸显城市特质。镇江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方面作了很多探索,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升保护整治水平。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中注重“活化”建筑,通过一个个“点”疏通整条脉络,带动整片区域,进一步彰显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城市特色。城市每一处“存在”都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无论是地标建筑,还是安置房建设,都要树立精品意识、注重精益求精、保证工程质量,更好地塑造城市符号,保护城市风貌的完整性。城市管理关系城市形象,影响城市竞争力和群众获得感,方方面面十分关注。要以城市运转顺畅、细节管理到位、群众基本满意为标准,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完善提升网格化、街长制等行之有效的办法,进一步促进城市管理由“乱”到“治”、精细化、长效化,让城市之美既美在大处、还美在细处,既表现在远处、更表现在近处。

三、体制机制要活

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剖析都有体制不合理、机制不完善的因素,需要通过改革创新破除束缚、增强活力,不断适应形势变化和时代要求。

1.主体要激活。城市是所有市民共同的家园,人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市民等各类主体的力量,凝聚起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市属产业集团体制机制问题比较突出,对相关问题市委、市政府已经进行专题研究。下一步要把深化市属产业集团改革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严格规范企业性质、发展方向、经营范围等,突出主业主责,让企业在聚焦主业中锻炼专业能力、找到盈利渠道、实现做大做强。今后,政府债务管理将非常严格,要求非常细,对违规行为的问责追责将非常严厉。我们要把这些问题理清楚,确保企业运转顺畅、管理规范有序。

2.市场要放活。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针对城建项目审批程序比较多、时间比较长等问题,认真研究每一个环节,能放的彻底放、能简的大胆简。要认真总结经验,全面梳理向市场开放的政府资源项目,特别是规划编制、工程建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停车、绿化养护等方面,要加快开放步伐,加大合作力度,全力吸引一批高端人才、优质资本、优秀管理团队参与进来。在“大智云物移”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李强书记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上说,今年将成立省政府大数据中心,还将选择1-2个城市,与相关企业合作建设“城市大脑”。我们要切实增强敏锐性和主动性,利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全方位开放资源,更多借助市场力量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争取做出一些成功的范例来。江苏发展大会镇江行、国际低碳大会等都是扩大城市宣传、提升城市价值的有效平台,要更多运用市场机制来运营,确保对城市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模式要灵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政府“大包大揽”的城市建设之路已经愈发艰难。要加快转变思路,创新模式,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联动、社会互动,共同促进城市发展。近两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市场化保洁,同时注重发挥市民主体作用,大家普遍感觉镇江变干净了,环卫部门明显感到压力变小了,财政支出也没有增加多少,这就是很好的模式。要根据城市工作的需要,在投融资、运营管理等方面强化模式创新。比如,深入研究、充分利用政策性银行的优惠政策,提高资金保障的效能。

强调体制机制要活不能忘记法治化这个大前提。要尽快出台政府类投资项目生成机制,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确保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对参与城市建设的市场主体,要信守承诺、遵守协议,努力营造规范有序、诚信高效的发展环境。无论是城市规划设计、公共资源配置,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运营管理,都要充分尊重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实现城市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四、队伍要优

做好城市工作,最终要靠一支高水平的队伍。怎样是高水平?主要有三条衡量标准:

1.专业——不是简单、机械地执行,而是专业化、创造性地工作。要注重学习钻研,学先进理念、学专业知识、学相关政策,把城市工作这个复杂“巨系统”的边边角角都弄清楚,提高组织推进城市建设的能力。要注重实践锻炼,在参与一个个工程项目中把规定理解透,在处理一件件具体事情中把政策运用好,努力成为城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市规划设计院、市属产业集团等承担城市规划建设具体任务的单位,更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体系,为镇江城市工作提供更多“设计大师”“建设工匠”。

2.敬业——不是满足于做过、完成,而是要追求做好、圆满。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全市城建战线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兢兢业业、履职尽责,任劳任怨、苦干实干。万丈高楼平地起,城市建设尤其需要下真功、务实功。要科学合理编制城建项目投资计划,同步编制资金筹措计划。项目一经敲定,就要压实责任,快落实、快推进,确保干一项成一项。央视有一部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片子里的文物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的敬业精神令人动容。城市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每一项工程、每一幢建筑、每一处景观都要精细打磨、精益求精,镇江多一些“长”出来的城市地标,多一些群众得益认可的城建工程,就是对大家敬业精神最好的注解。

3.担当——善于攻坚克难,安于乐业奉献。现在城市建设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这种时候特别需要敢担当的精神、善担当的本领。省委已经专门出台文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希望大家重点围绕“融资怎么办”“土地怎么用”“城市怎么管”等难点问题,想办法,出实招,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城市建设决非一日之功,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接续奋斗、久久为功。要有以城为家、以苦为乐的情怀,把镇江这座城市当成自己的家来谋划、来建设,在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找到认同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廉洁自律问题。城建工作职责重大,资金量大,廉政风险也比较大。城建战线的同志一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程序阳光运作,坚决避免“大楼竖起来,干部倒下去”。各级党委和纪检部门要严格履行“两个责任”,加强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督,决不允许党员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城建工程,全力营造风清、气顺、劲足的城市工作氛围。

同志们,把镇江建设得更加美好,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一定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山水花园城市,为实现“两聚一高”提供强大支撑和强劲动能。

上一篇:在全市“四大行动”第二次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在2017政府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