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时间:2022-10-28 09:42:03

幼儿教师与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摘 要: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模式等方面不同,一些孩子在初上小学时会感到不适应,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幼儿教师与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至关重要,老师和家长应该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提前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关键词:幼小衔接;引导;激发;向往;独立

幼儿园是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幼儿园的任务是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对儿童进行的是预备教育,而小学,则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年龄、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变化,孩子对上小学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有的甚至会产生不愿意上学的情况,如果这时候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恰当,会使学生的这种不适应感加强,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里分别受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影响,因而家长和幼儿教师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方面的地位至关重要。下面我就从学生家长和幼儿教师两个方面来讲述一下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幼儿园和小学无论是从教育方式上、学习内容上还是师生关系上讲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不适应,那么如何减小这种差异给孩子们带来的不适应呢?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明确这种差异,提前为孩子升入小学做好准备,家长和老师可以适时地向孩子们灌输小学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等,使孩子们提前了解小学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带领孩子去小学参观,提前感受一下小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做好心理准备。

二、激发孩子对新事物、新环境的向往之情

孩子对新的事物都有好奇心,喜欢探究新事物,老师和家长就应该抓住这个特性想办法使孩子产生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家长平时可以以邻居家上小学的小朋友为例来说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以红领巾为目标来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平常还可以多说一些“上了小学老师就会告诉你”“上了小学你就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上了小学你就可以给我们讲故事了”等之类的话来使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一定不要说“上了小学你再不听话老师就会打你”之类的话,这样会使孩子对上小学存在排斥心理。

三、培养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小学的教育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与幼儿园是不同的,幼儿园的老师基本上需要照顾学生的各个方面,而小学老师的任务则是以教授知识为主,所以上了小学之后孩子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适当的放开孩子的手,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情,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中,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许多父母是“把孩子放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许多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情,父母都替孩子做了,以为这是疼爱孩子,其实不然,父母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养成自理的习惯,使孩子容易依赖别人,不喜欢动手。因此,在幼小衔接的时候父母也应该放开孩子的手,让孩子学会做一些事情,学会独立,这样做更加有利于孩子对小学生活的适应。

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是正式接受义务教育的开端,进入小学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要按时完成作业、要有正确的坐姿和写字方式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要在上小学之前养成的,所以,幼小的衔接工作还包括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园里,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坐姿、写作业的方式等,由于孩子年龄还小所以比较好矫正,在家中父母也应该关注孩子的这方面的问题,同时要让孩子养成先写作业后玩耍的习惯,养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习惯。

把握好幼小衔接的方法,正确教导孩子学会独立、自理,为以后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张红,女,1974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上一篇:点点甘露润心田 情到深处铁为金 下一篇:建构闽南海洋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