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8 09:00:33

“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摘要:从“90后”大学生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高校应树立平等交流、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行合一”教育,构建“家校二位一体”模式,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系,以正确应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宗旨。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王震(1976-),女,山东巨野人,山东科技大学团委书记,讲师;张愉翊(1991-),女,浙江诸暨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山东 青岛 26659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春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AZZ1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30-03

“90后”大学生,是指1990年以后出生且已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大学生群体。自2008年起,“90后”逐渐步入大学,现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众多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对“90后”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本课题的关注点,根据实地调查考证获得数据的分析、梳理与总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之策,从而为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关注,调节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创建和谐校园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参考。

一、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由《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其调查的目的:一是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二是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之策,为调节各类关系,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参考。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90后”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0份,回收率为95%,合格率为100%。在全部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9%,女性占61%。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包括:一是问卷法——向在校“90后”大学生发放问卷;二是标准化访谈法——参照事先设计好的访问表与“90后”大学生对话;三是文献法——参考已有的“90后”大学生相关资料以及官方统计数字。课题组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法对“90后”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90后”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一般特征(包括自我意识、价值观、心理健康程度、基本能力)、具体特征(包括道德观、恋爱观、婚姻观、就业观)三方面的内容。课题组围绕这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法对“90后”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及特征分析

1.“90后”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从调查对象性别比例来看,男女比例接近2∶3,是因为被调查者多为文科类学院,女生数量较多。从调查对象的生源来看,农村户口人数为15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0%,城市户口的人数为3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0%。其原因在于中国仍是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同时高等教育普及化给农村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就读年级以及出生年份来看,被调查者多为大三以下的学生,其性格特征既有“90后”大学生独有的突出特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沿袭了“80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具有一定的混合性。

2.“90后”大学生的一般特征

(1)“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化。

1)自我了解。如图1所示,“很难模仿他人、感觉受忽视、很难做别人期望的人、不会伪装、易多变”这几个形容句是大多数被访者的状态。特别是“很难做别人期望的人、不会伪装”占了绝大多数。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生活充满信心,能较好地克服生活中的各类困难,并处于较愉快的生活状态中(见图2)。由此看来,“90后”大学生总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但又不喜欢伪装自己来讨好别人,是人格较独立、自我化倾向较严重的群体。这一特征是由于“90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自我中心意识强,大多数时候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为中心。

2)自我评价。被访者在自我形容和自我评价时,除少数被访者没有评价自己之外,用完全积极健康的词汇形容自己的占1/2,优缺点兼具的占1/4,只有极少数人用完全消极的词汇来形容自己。这一方面说明“90后”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更多的看到自己的优点,心态较好;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放大了自己的优点,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己的不足,较为自负。

(2)“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特殊化。

72%的被访者认为“自身努力和父母、师长的影响”对个人成长起决定性作用,反映了“90后”大学生更注重个人能力以及周边小环境对其的影响。有18%的被访大学生认为出身背景及家庭社会关系也对个人成长起重要作用。在对人生看法上,60%的被调查者认为“做人做事讲求踏实做事,用心就好”;在人生价值追求上,5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我对人生的满意度以及自我才能的发挥和对社会贡献的多少”;在价值导向上,55%的被调查者的崇拜对象为“历史杰出人物或现代企业家”,有68%的被调查者愿意“支援西部和农村”,为祖国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作一份贡献;在生活追求上,35%的被调查者非常愿意参加自己喜欢的青年团体活动,但也有37%的被调查者不愿意参加青年团体活动。由此看来,“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较为理性、务实,以自我满意为衡量标准,同时又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并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90后”大学生有着正向的价值判断。如图3所示,在调查对颜艳红事件的看法时,38%的态度是震惊,42%的态度是同情,21%的态度是憎恨。

(3)“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矛盾化。

在对“心理健康定义”的调查中,有67%的人倾向于“处事乐观,热情诚恳”,18%的人倾向于“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说明被访大学生心理基本健康,心态积极向上。在问及主要的心理困惑时,“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是60%的被调查者的困惑原因。在生活状态方面,“生活充实”,“无所事事,渺无目标”,“与同学关系融洽,心情舒畅”这三种类型各分千秋。实地访谈获知,被调查者经常“为未来的不确定”、“前途的渺茫”而担心忧愁,但在实际行动中又有一部分人安于享乐,无所事事,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间。这两者在内心中缠绕打结,使“90后”大学生虽然表面上积极向上,但实际心理矛盾叠加,时而笑靥如花,时而泪如雨下。

(4)“90后”大学生的基本能力。

1)人际交往能力——退缩化。据调查,在人际阻碍上,因为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缺乏沟通技巧三种原因而导致交往不顺占57%,其中,缺乏沟通技巧为主要原因。在评价人际交往时,46%的人认为自身人际交往能力较强,能较好处理人际关系。由此看来,“90后”大学生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人际矛盾,且已经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主要困惑之一。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第一,家庭条件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物质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第二,个体性格不同。“90后”大学生性格多样,迥然不同的个性产生出许多的摩擦。

2)受挫折能力——渐弱化。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主要挫折是来自人际交往方面,且对自身情绪影响较大,51%的人认为挫折导致情绪波动,无法安心学习。处理挫折的方式多为“先搁置一段时间”,很少主动查找原因,分析事情的因果。在挫折解决方面,49%的人选择找同学倾诉或帮忙的方式,31.6%的人会选择家人的帮助。由此可见,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在遭遇挫折后会留下心理阴影,且这种阴影的存在导致判断力偏差,无限把“小挫折”放大成“大失败”,无法承受。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导向使家庭对于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的心情急切,对孩子过于进行“心理保护”,以致于“90后”大学生将小挫折看成是无法接受的事实。同时在追求高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导致“90后”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是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不良”心理的正确调适、对挫折的正确应对。

3.“90后”大学生的具体特征

(1)“90后”大学生的道德观——世俗化。

统计数据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现在“90后”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停留在“道德水平一般,素质不高的人还是很多”的层次上,且九成的被访者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大学教育更多的功利化了,导致道德教育方面无所作为”以及“社会上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了,环境导致大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对于现在较频繁的校园暴力事件,7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内心长时间压抑的必然结果”和“周围环境、风气影响的结果”。同时,“90后”大学生在对待社会暴露的问题上持谨慎态度。“90后”大学生道德观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较大,且由于心理成熟度不够,对社会的道德事件更多的只是“看现象不见本质”,且进行“功利化”的理解。社会大环境、大学教育环境的导向使“90后”大学生虽然受到高等教育,但是道德素质仍上升不到一个应有的高道德素质水平,且受实用主义影响,逐渐走向世俗化。

(2)“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多元化。

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在最初恋爱时的动机为“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的占46%,“寻找学习伴侣,共同进步”的次之,占23%,因为“空虚和面子”两项的占16%。在“爱的责任感”方面,79%的人认为“爱情是一种责任,需要对双方负责”,仅有10%的人认为“爱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恋爱新形式——网恋方面,51%的人认为“网恋不安全系数高,不可尽信”,但也有24%的人认为“虚拟世界也可以有真挚感情”。总而言之,“90后”大学生的恋爱目的趋于多样化,恋爱方式趋于多元化。大部分“90后”大学生仍较重视恋爱责任感,尊重自我和他人。

(3)“90后”大学生的婚姻观——开放化。

在问及对大学生婚前的态度时,有56%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接受,但不可轻率,要有责任感”,30%的人认为“可以理解,但我自己不会这样”。如图4所示,在对于婚姻的物质性问题上,主流的观点是“在相爱的基础上,我也会追求物质”和“我有我的自尊,美好生活要靠自己争取”两种态度。由此看来,虽然社会上物质婚姻的砝码越来越重,“90后”大学生在婚姻观上也有所改变,观念逐渐开放,但是这种开放依旧没有脱离理智的范围,绝大多数被访者仍坚持认为感情和责任才是婚姻的根本,双方自立自强婚姻才能长久而美满。

(4)“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迷茫化。

数据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而且62%的人对于未来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在择业问题上,有93%的被访者能够接受专业不对口,认为这是一种社会现象,41%的人热衷于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编制内岗位,34%的人选择自己创业,仅有6%的人选择到农村工作。由此看出,“90后”大学生就业观具有以下特征:缺乏自我客观分析,脱离现实,幻想舒适、高薪的工作,但存在较强的挫折感,对自身能力的界定和社会需要的匹配不自信,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有一定的就业恐惧症。从大学生自身原因来说,导致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对自己缺乏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四、应对“90后”大学生问题的对策建议

1.切实进行“言传身教”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样才能对学生价值实践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言传身教是将育人的说教转变为严于律己、以己育人的行为教育。模仿学习在行为学习中的巨大作用使以身作则必然成为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就价值观对人生实践的全面渗透而言,教育者不想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就必定会把“以身作则”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前提。[1]

2.注重“知行合一”教育

实现知行合一需要把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有形的社会实践中切身践行思想理念,对学过的理性知识获得更多的感性体会。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感悟劳动和创新的价值,感悟沟通与和谐的美好体验等等。因此有学者提出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一定要坚持“走出去”的原则。[1]另外,学校应积极创设和规范各类学生组织、社团以及服务队,使“90后”大学生有自我实践的途径,能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拓宽交往面,积累社会经验,认识更多校内外的朋友,培养尊重友谊、热爱生活的开朗性格,在知行合一的教育中逐步牢固地树立成熟、稳定的价值观。

3.构建“家校二位一体”模式,坚持人文关怀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首先,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对边缘化学生的人文关怀。调查显示,在“90后”大学生中俨然出现了“贫富差距大”,起跑线“有明显先后”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尽量保证公平竞争的教育环境,不偏不倚,平等对待。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制定相应制度进一步体现对边缘化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这无疑是学生缓解物质压力、平衡心理落差的良药。

其次,针对“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相比“眼高手低”的特点,应该从“90后”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开始,就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困难挫折为主题的历练教育,创设实际或模拟现实的情境教育环境,使“90后”大学生从入学起就具备准确认识自我的实际应对能力,为踏实学习和勤奋实践打好第一步基础。[2]

4.建立“从个别到普及”心理教育机制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为导向,完善心理运作控制链。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囊括自我意识、价值观、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基本能力、道德观、恋爱观、婚姻观、就业观等,全方面引导,建立科学的衡量项目,细化各项测量标准,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指导和教育。二是应建立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完善基本机制建设,从心理预防机制、心理点拨机制、心理疏导机制、心理治疗机制到心理保障机制层层递进。[3]三是教育的对象应从个别教育扩大到普及教育。个别教育为个人主动来寻求心理辅导或心理帮助,具有“不诉不理”的特点,学校应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以平等的身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臣申.“9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教育策略探析[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3(1).

[2]温婉如.“90后”大学生特征分析及教育研究[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1,3(1).

[3]龙莎莉.浅谈和谐校园建设中“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24).

上一篇:学会欣赏是一种智慧 下一篇:500kV变电设备运行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