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差异的思考

时间:2022-10-28 07:31:37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差异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在支出顺序、支出具体内容和消费倾向及消费弹性之间存在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现状,指出收入差距、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的差异等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重要原因。剖析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消费率增长、消费品市场的市场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一、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差异现状

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

2007-2011年五年时间里,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一直保持在3.5左右,没有明显缩小的趋势。

2.城乡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存在明显差异

城镇居民基本上是吃穿住行的消费序列,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消费序列。20世纪末,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转变为食品、衣着、文娱、居住、交通、医疗,消费热点从吃、穿等基本消费逐渐转向文娱、交通等领域;农村文娱支出上升到第三位,是支出结构变化中最明显的部分,其他各项顺序不变。进入21世纪,城镇居民文娱、居住支出位次进一步前移,消费结构序列转变为食品、文娱、衣着、居住、交通、医疗。同时期农村居民消费序列为食品、居住、文娱、衣着、医疗、交通。

3.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

(1)居民食品消费比较。在人均主要食品消费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低很多。用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9元)的食品消费进行比较,农村居民营养性、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远不及城镇居民。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牛羊肉、家禽、鲜蛋及制品、水产品的数量分别是同一收入档次下城镇居民的76%、78%、83%和89%。

(2)城乡衣着消费比较。从支出额来看,城镇居民低收入户衣着人均消费额为237.80元,而农村居民高收入户同期人均支出额为231.71元,城乡居民支出额有一定差距。此外,衣着消费质量档次上也有显著差别。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以中高档为主;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在向成衣化转变中,也开始由低档向中档转变,但总体上仍以中低档为主,更注重衣着的结实耐用、经济实惠。

(3)城乡居住消费比较。首先,从居住支出比重看,农村居民远高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住房支出比重明显偏低,而农村居民住房支出比重有所偏高。这主要受城乡消费观念不同的影响。其次,从支出额来看,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农村居民居住支出额上升缓慢,年均增长速度为11.8%;而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年均增速达到23.6%。再次,从居住面积和居住质量来看,农村居民居住面积大,而城镇居民居住质量高。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2007年的30平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45.0平方米,农村人均从36.5平方米提高到48.9平方米。但是,城镇居民住房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内部装饰考究甚至豪华,而对于农村居民,住房建设大多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农村居民尚有近28%的草房、土坯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仅为砖木结构的1/2。

(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性和享受性方向转变。一是食品支出比重持续下降。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比重为35.7%和41.1%,分别比2006年降低了1.2和4.6个百分点。二是交通通讯支出大幅增加。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1984元,比2006年增长98.0%,年均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581元,比2006年增长89.1%,年均增长15.5%。三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成倍增长。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38.6辆,比2006年底增长4.8倍;拥有移动电话238.9部,增长42.6%;拥有家用电脑86.2台,增长78.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75.6台,增长1.4倍;拥有移动电话156.5部,增长1.2倍;拥有家用计算机25.4台,增长4.2倍。2011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6.5部/百人,比2006年提高61.6%。

随着城乡居民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交通和通信正在成为消费新的亮点。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原因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问题由来已久,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质是农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城镇居民来说不合理,农民的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如果农民收入较多且增长较快,那么他们在基本的生活消费上的支出比率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就有实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逐渐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也逐渐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实际上是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较低造成的。造成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因素有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农民的政策环境并不十分宽松,宏观经济形势对农民非农业收入的增长存在不利影响。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结构不优化,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等。导致城乡居民储蓄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城乡居民储蓄目的的差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2.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差别

造成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别、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这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文化素质的低下不仅对农民脱贫致富有制约作用,还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在文化素质上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是农民进行更高层次消费的思想上的阻碍,影响着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使得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强烈,对发展消费的渴望也不如城镇居民高涨。

3.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的差异

城乡居民所处的消费环境有很大的差别。城镇的建设基础好,交通条件便利,公共设施发达,市场体系发育良好,城镇居民的消费环境舒适方便,消费条件明显优于农民。农村大多处于地域条件偏僻的地方,交通不发达,公共设施建设不力。具体来说,大多数农村没有自来水和煤气的供应,电力的供应也不如城镇的及时方便,而且电价偏高。农村很少有像城镇那样的大商场和超市,医疗机构也没有城镇的发达。在目前的消费环境条件下,农民的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必然受环境的制约而造成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异。

上一篇: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