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初探

时间:2022-10-28 06:58:21

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初探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大,各类水利工程泵站建设工程不断增多,水利工程泵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断突出,因此,对水利工程泵站建设进行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提高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泵站在我国水利工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泵站工程的建设具有施工要求低,对环境的破坏小,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等优点,所以是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首选。目前我国泵站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质量管理问题,例如,泵站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不当,施工技术不到位,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缺乏等,这些都制约着泵站建设质量水准地提高。泵站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要想提高,就必须从全方位入手,泵站地施工要符合我国相关行业的基本质量标准,不能够随着使用者的意愿进行违规建设,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行为要严格予以制止,管理者要将泵站工程施工视为一个整体,各项管理环节和管理行为要系统开展,在质量管理前要制定明确的管理方案和具体目标,根据实际工程施工情况选择适合的管理方案,在管理过程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管理效果记录和反馈,以保证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二、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泵站工程存在低劣的施工及安装质量。一些单位未能按照相关规划实施设计,导致设计方面有不少隐患存在。施工单位未能根据规程要求对电气设备及机组实施操作,甚至未能对国家相关施工规程的内容所了解。少数施工单位对隐蔽工程进行施工时过于应付,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

(2)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在操作时,虽然规定值班人员必须结合规程进行施工,但实际情况下,操作人员却未能透彻地了解操作规程,没有充分掌握操作规程中的操作目的,为了节省工期,盲目进行操作。

(3)在泵站运行过程中,值班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机组的监测存在一定的不认真,少部分人员甚至在值班期间睡觉、擅离职守,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未能认真巡回,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机电设备的故障前兆。

(4)对维修养护制度未能实施严格执行。一部分操作人员认为施工中只要开机就行,对泵站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产生忽视,导致电气设备未能及时得到维修保养,产生一种只注重知识而忽略保养的问题。

(5)较低的技术水平。操作运行人员存在较低的文化程度,该类职工上岗之前仅对操作培训及安全知识教育走走过场,未能充分掌握有关泵站的理论知识,一旦有故障出现则不知如何处理,有的人略懂一些即对保护装置进行盲目摆动,导致当故障发生时,保护装置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促使故障问题扩展。

(6)未能合理配合用电调度方面,无法协调电、水调度。当机组处于正在运行时,没有预先通知即出现突然停电,导致机组产生水锤作用,严重危害了泵站机组与建筑物。

(7)不当的管理及治安保卫。由于水利部门的派出机构水利站对泵站进行直接管理,一些领导盲目认为本区域的泵站就应该由本地进行管理,任由调遣,干预了泵站的运行管理。另外,泵站的治安保卫工作较为落后,加之较弱的处理力度,导致水利设施破坏泵站机电盗窃的现象时常出现。

三、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措施

(1)作为泵站建设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泵站操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与责任心,对每一项工作认真完成。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升,运用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促使人们的劳动强度逐渐强度,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应做到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若有一人存在不强的责任心,则会造成项目建设中的一连串不良后果,甚至形成较大危害。因此,作为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高度的责任心是必须具备的。

(2)作为安全运行的必备条件,良好的个人素质是泵站人员所具备的一项重点。由于泵站具有工作场地分散、复杂的施工条件等特点,因此通过调查对比,确保通过调查的管理人员已通过专业的施工现场锻炼与培训,具有合格的上岗资格与管理经验,对施工工作的程序及各种规范、安全措施已熟悉,成为项目安全管理的中坚力量。然而,职工干部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的人员素质,大多数人员是中专以下学历,文化知识较低,安全意识薄弱,未通过专业培训,对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及安全规范技能缺乏了解。所以该类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确保泵站安全生产的一项关键内容。

(3)作为泵站运行的一项重要环节,运行协调工作的作用不容忽视。大多数行业中,不仅应对各工种进行明确分工,而且还应做到相互合作,促使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得到保障,构成安全生产化网络,各工种、各工序之间应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互相创建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在不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同时,也不被别人伤害。要求有效且彻底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使各种安全措施能够有效且持久地发挥作用。

(4)作为泵站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应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进行积极参与。在泵站运行中,由于多工种配合与交叉作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无法避免,若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则会有一定的安全事故产生。对于随时随地出现的安全隐患,若仅凭借几个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发现,是不可能实现的。若每个从业人员都对安全隐患能够及时识别,并运用通知安全员、整改措施等方法进行及时处理,则能在事故的萌芽状态下将安全隐患消除,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

(5)抓好管理,对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逐步完善。落实管理,对泵站各项规章制度实施严格落实,使其作为保障泵站运行的关键。任何人都应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避免非运行人员进入机房,任何人都不得在机房内对和运行无关的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或杂物堆放等。严肃处理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杜绝该类问题产生。

(6)作为泵站运行的保障,应对维修保养制度进行落实。做好泵站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修保养工作,是延长机组寿命以及保障泵站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手段。应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进行加强,首先应通过检查及维修保养的方式,重点对线路接头及大电流通过的电气设备及线路进行操作。第二,重点对易坏、易损、、传动以及联接部件实施维修保养,及时对发现的问题实施处理,严肃处理不执行维修保养制度的职工或单位,对因此导致事故出现的相关人员应对其追究责任,予以处罚。第三,要求上级领导对维修保养制度的执行实施重视及加强。

四、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管理

为了能够避免避免大体积混凝裂缝出现,可以对其配比成分进行改变,并且将塑化剂或者引气剂掺到干硬性混凝土中,以此来对水泥的使用量有效减少。为了能够降低文帝,可以在搅拌中进行冷却处理。在高温天气浇筑时,为了能方便散热,应使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下。在搅拌之前,适当的对掺入的膨胀剂种类以及量进行验证,以保证膨胀剂的掺入品种以及量能够达到最佳配置。在对第二层进行浇筑时,尽可能的确保在第一层初凝之前对其进行浇筑。在水利工程的泵站建设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中,一定要按照浇筑面积的实际情况,在混凝土的上、中、下部进行分别安装温度测量装置来对混凝土的相关温度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在浇筑一到四天内需要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温度测量,

在五到七天内需要每隔四小时进行一次温度测量,在八天到两周内需要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温度测量,并且还需要保持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如果浇筑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应该利用专业手段或利用相关保护措施来对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缩小。对于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施工单位应当合理制定,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急剧温度梯度变化,同时还应当加强保温养护措施。

结语

在现代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要求管理者保持踏实的工作态度,不能忽略任何环节,根据工程进度与施工泵站建设状况,及时调整施工战略,保证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鹏程,王建洲.加强工程施工管理推进水利事业发展[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4.

[2]潘国勇.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的分析探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2辑)[C].:,2005:.

[3]王雪琴.大型泵站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8.

上一篇:全深式现场冷再生技术在S201线马黄段养护维修... 下一篇: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