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8 06:08:02

心力衰竭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早期患者15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33%;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471.6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511.8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力衰竭早期;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275-02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其致病因素有很多。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时,其心脏功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1]。心力衰竭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2]。我院采用分组对照方法研究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对心力衰竭早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早期患者150例,其中男84例,女66例;年龄为55~79岁,平均(68.944.91)岁;心功能NYHA分级III级89例,IV级61例;其中高血压心脏病42例,风湿性心脏病2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7例,肺心病23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和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心功能分级III―IV级;②血压(BP)>90/60mmHg同时

1.3治疗方法

先给予两组患者扩张血管、保持酸碱平衡、低盐低脂饮食和吸氧等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呋塞米静脉注射治疗,20~40mg/次,并根据患者体质或者负平衡状况调整呋塞米用量。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多巴胺联合治疗,多巴胺给药量为0.5~1.0μg/(kg・min),当呋塞米剂量增加到不能有效改善患者体液潴留时,则改为多巴胺100~250μg/min联合呋塞米10~40mg/h连续泵入。

1.4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心功能提升2级;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者心功能提升1级;③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或者恶化,心功能没有改变。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心功能改善为两个即以上级别或者患者心功能分级达到I~II级,同时没有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状况,即符合出院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PS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c2检验,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471.6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511.87)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心力衰竭患者通常因为心肌收缩无力,导致其射血功能不佳,无法供给足量血液给机体,从而使得机体营养不足,久而久之出现水钠潴留和很多部位水肿现象,有些患者可能会合并肺淤血,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不仅限制了患者的活动,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其中,体液潴留是心力衰竭主要特征,体液潴留能够导致患者发生肺淤血现象和外周水肿,从而使患者出现呼吸乏力症状,限制患者的运动耐量[3]。因此,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关键之处在于减少患者体液潴留,同时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

恰当应用利尿剂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措施,而呋塞米是常用利尿药,通常应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患者[4]。呋塞米能够通过前列腺素分解酶抑制作用增加肾脏血液流量,减少患者回心血量,降低患者左心室舒张压,从而减轻心脏负荷[5]。呋塞米具有排泄清除尿钠和游离水的作用,而且这一作用极少受肾功能影响。因此,呋塞米应用于心力衰竭早期治疗效果良好。多巴胺是神经传导物质,也是去除患者甲肾上腺素前体,能够直接刺激患者肾周围血管床和肾小管,扩张患者血管[6]。小剂量多巴胺能够增加肾小球的过滤和肾脏血流量,增加患者尿量,并排泄尿钠,但不会明显影响患者心率。同时,多巴胺还有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量,从而增加患者心脏排出量。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发现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的观察组对心力衰竭早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胡立群,顾晔,高波,余德龙.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对合并体液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J]. 上海医学. 2010,33(7):623―625.

[2] 都斌,姚雪艳.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29(3):163―165.

[3] 刘建,贾静涛.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5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8(15):83―84.

[4] 敖兴业.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对早期合并体液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探讨[J]. 吉林医学. 2012,33(6):1229.

[5] 杨群. 早期应用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62例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7(8):177―178.

[6] 朱康全,彭志云.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呋塞米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8(32):63―64.

上一篇:舒血宁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 下一篇: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临床体会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