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室内有害化学因子对人体的影响

时间:2022-10-28 05:43:17

阐述室内有害化学因子对人体的影响

摘要: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室内装饰装修已成为时尚。 但遗憾的是, 随之而来的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却成为环境科学领域里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将重点介绍室内有害化学因子对人体的影响,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室内有害化学因子,人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诸多的污染因素当中, 大量的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 一般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室内化学污染物主要有甲醛、 苯系物、 氨等有害物质。 因此, 室内空气质量的保证则在于消除这些典型有害物质, 及时通风换气, 确保室内空气无毒、 无害、 无异味。 本文探讨了室内化学污染因子的理化性质、 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

2、甲醛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随着大量新型建筑材料、 装潢材料、 涂料、 合成树脂及胶黏剂的使用, 甲醛进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 由于来源广泛和大量应用, 甲醛普遍存在于空气、水、 土壤、 生物体内以及室内环境中。

2.1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量文献记载,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 刺激、 过敏、 肺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2.1.1 对眼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 甲醛是原浆毒物质, 能与蛋白质结合,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甲醛引起的主要症状是流泪、打喷嚏、 咳嗽甚至出现眼结膜炎、 鼻炎以及支气管炎等。 空气中甲醛浓度若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就可引起过敏性皮炎、 色斑、 坏死, 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表 1 列出了不同浓度 (mg/m3) 甲醛的人体健康效应。

2.1.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甲醛可引起过敏性哮喘, 大量接触时还可引起过敏性紫癜。 在新装修环境中工作的人群血清中IgG、 IgA 含量与在未装修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比较有所改变, 能刺激产生 IgG 抗体和 T 淋巴细胞比例减少。 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 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 可引起鼻咽肿瘤。 1995 年, 甲醛被国际癌症机构 (IARC) 确定为可疑致癌物。 甲醛释放与空气中的离子性氯化物反应生成致癌物质— — 二氯甲醛醚。

2.1.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醛属于神经毒物, 试验表明, 它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的变性坏死, DNA、 RNA 合成减少。 通过对长期从事解剖工作人员的研究发现, 其记忆力、 灵敏度、 平衡功能、 协调功能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长期接触甲醛, 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头晕、 头痛、 失眠、 疲倦、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损害。 在所有接触者中, 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对甲醛尤为敏感, 危害也就更大。 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 人类有 70% 的病症与室内环境有关, 我国每年有 12万人死于室内污染, 90% 以上的幼儿白血病患者都是住进新装修房一年内患病的。

3、苯系物

家庭装修会导致室内环境空气的污染, 苯系物就是其中的主要污染物。 目前室内装修中多用甲苯、 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油漆、 涂料、 胶粘剂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添加剂。 陈宇炼等调查, 装修时居室空气中苯的平均浓度为 15.467 0 mg/m3, 是我国 (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的 117.9 倍。 二甲苯平均浓度为37.502 9 mg / m3, 是我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0.3 mg / m3) 的 125.0 倍。

3.1 苯系物对人体的危害

苯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经常接触苯, 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 脱屑, 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长期吸人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而且可引起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衰竭。 短时间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可引起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苯中毒, 是严重的致癌物质, 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是经被专家确认是严重致癌物质。 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 头痛、 头晕、 恶心、 呕吐、 胸部紧束感等, 并可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 震颤、 呼吸浅而快、 心律不齐、 抽搐和昏迷。 少数严重病例还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 心室颤动。

4、TVOC

TVOC 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类的称呼 , 它的组成极其复杂, 其中除醛类外, 常见的还有苯、 甲苯、 二甲苯、 三氯乙烯、 三氯甲烷、 萘、 二异氰酸酯类等, 主要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4.1 对人体的危害

TVOC 可有嗅味, 表现出毒性、 刺激性, 而且有些化合物有基因毒性。 TVOC 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 影响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 出现头晕、 头痛、 嗜睡、 无力、 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 出现食欲不振、 恶心等, 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出现变态反应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 美国国家科学院 , 国家研究理事会 (NAS / NRC) 等机构一直强调 TVOC 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控制 TVOC 是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5、氨

据调查北方地区室内环境氨气污染相对比较严重, 而在南方地区则相对比较轻。 这是与室内氨的来源有关。

5.1 氨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 通常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害比酸性物质深而且严重。 氨的溶解度极高, 常吸附于皮肤黏膜和眼黏膜上, 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 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氨可以吸收皮肤织中的水分, 使组织蛋白变性, 并使组织脂肪皂化, 破坏细胞膜结构。 人对氨的嗅阈为 0.5~1.0mg / m3, 氨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 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黏膜上皮组织, 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 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氨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后, 进入肺泡, 主要被吸收到血液中, 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及通过汗液、 尿、 呼吸排出体外。 氨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 破坏其运氧功能,短时间内吸入氨后出现流泪、 咽痛、 咳嗽、 呼吸困难、 胸闷、恶心、 呕吐、 乏力等。 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 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6、氡

6.1 室内氡的来源

室内的氡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由于房屋的地基土壤内含有镭, 一旦衰变成氡, 即可通过地基或建筑物的缝隙、 管道引入室内部位等处逸入室内; 也可从下水道的破损处进入管内再逸入室内。 二是从含镭的建筑材料中衰变而来。 如果石块、 花岗岩、 水泥等材料中含有镭, 一旦这些材料用于地基、 墙壁、地面、 屋顶等的建造, 衰变出来的氡即可逸入室内。

6.2 氡对人体的危害

氡气在水泥、 砂石、 砖块中形成以后, 一部分会释放到空气中。 氡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衰变时产生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会沉积在支气管、 肺和肾组织中。 当这些短寿命放射性核衰变时, 释放出的 α 粒子对内照射损伤最大, 可使呼吸系统上皮换换细胞受到辐射。 长期的体内照射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损伤, 甚至诱发肺癌和支气管癌等。 据估算, 人的一生中, 如果在氡浓度 370 Bq/m3的室人环境中生活, 每千人中将有 30~120 死于

肺癌, WHO 认定的 19 种致癌因素中, 氡为其中之一, 仅次于吸烟。 氡及其子体在衰变时还会同时放出穿透力极强的 γ 射线, 对人体造成外照射。 若长期生活在含氡量高的环境里, 就可能对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危害, 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的还会导致白血病。

7、结束语

在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中, 主要是防而不是治,不能等污染造成之后再想办法处理, 而是要从建筑工程的勘察、 设计开始, 并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防治室内环境污染重点在选材, 而由于建材市场较为复杂、 混乱, 如何选择绿色的、 无污染的建材则显得尤为重要。 但只要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 选材上的严格把关, 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 工程竣工后加强通风换气, 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参考文献

[1]章再展, 王述洋.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J]. 佳木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25 (2): 205-206.

[2]杨玉花, 袭著革, 晁福寰. 甲醛污染与人体健康研究进展 [J].预防医学杂志, 2005, 23 (1): 68-71.

上一篇:造价咨询对工程建设投资的全程控制探究 下一篇:突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