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摄影教育

时间:2022-10-28 03:24:06

互联网+摄影教育

在当下媒体传播逐步向分众化、移动化、互动化和个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公众的摄影教育需求已然在各个平台上开花结果,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包括系列课件付费收听、微信群在线教学、个人微信公号等自媒体平台互动在内的在线摄影教育正在蓬勃兴起,尤其是在今年,其发展趋势可以用“井喷”二字来形容。

这种现象既成为一种新兴的摄影文化产业业态,又为摄影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渠道,与之相结合甚至衍生出的出版物市场、摄影界“网红”品牌打造等现象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曾经有一段关于“粉丝的力量”方面的比喻在网上的转发量很高:

有100个“粉丝”,你就是本校园读物;

有1000个“粉丝”,你就相当于一个公告栏;

如果你的“粉丝”超过了1万个,你就是一本时尚杂志;

如果超过了10万个,你就是一份生活都市报;

如果超过了100万个,恭喜你,你已经晋升为全国性报纸了;

在“粉丝经济时代”,如何让自己或是企业、产品成为“网红”?如何增加“粉丝”的数量及质量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另外,对于“网红”的分辨也检验着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拥有“火眼金睛”?

有一阵子,圈里的大咖们被称作“大师”时都开玩笑地回应:“你骂谁?你才大师,你们全家都大师。”那么究竟什么人才能称为大师呢?摆弄摆弄手指就能数得过来,譬如:国画大师齐白石、相声大师侯宝林、京剧大师梅兰芳……开宗立派者方为大师,“大师”不是自己叫出来的,而是后人对其艺术造诣、品德修养总结之后的认可。今天,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仅刺激了新兴产业的崛起,也让本就浮躁的人们更加抓耳挠腮。这厢刚刚拿了一个不知什么名号的奖,那边就开始广收门徒、教书育人。在商业市场化的运作下,确有不少摄影人渐渐成了“摄影活动家”,像明星一样地到处“赶场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事业,老话说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面对这样一份神圣而光荣的事业,而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我们怎么样让教育保持它应有的崇高和严肃,又能春风化雨般地促进摄影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摄影文化知识的渴求,还能繁荣摄影市场?

我想不管是传统摄影教育,还是“互联网+摄影教育”,这都是一个太大的题目,需要我们分解、消化,需要我们每一个为中国摄影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人去思考。

上一篇:王轶庶个展《可能》北京开幕 下一篇:严思鸣:塔尖上的逐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