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28 03:02:51

探索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老师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备课,上课时便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一一传授给学生,学生只做收音机和留声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走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误区的策略

要彻底改变以上现象亦非易事。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抓好课堂四十五分钟,让学生动起来,极力体会、理解文本核心语文价值,应是比较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思路探索。

1.教师认真备课,领会文本核心语文价值,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

一篇课文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包含作者的思想、审美,反映社会生活、人文风尚,还有很多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知识。“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师上课前应弄明白的,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要选定阅读教学需要的信息价值,就必须经过教师对该课文的二次过滤、加工,对其所含的教学价值有取有舍。主要依据是哪些属于核心语文价值,哪些是学生最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卖白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是莫言的一篇忆旧系列作品,作品中包含方方面面的信息,教学时的常规做法是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如何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刻画母亲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形象。我认为,着重就作品中“诚信”要义对学生做好引导才是这篇范文的闪光点。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为人诚信是多么难能可贵。当今社会,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种种诱惑,如何坚守“诚信”这种闪光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才是老师要教给学生的重要知识。

2.学生自主阅读,加深对文本的原始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只有学生自己探索体会到的文本信息,才是最直观、最深刻的信息,才能反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只有学生提出的疑问才是他们想知道的东西。“学始于思,思见于疑”,只有学生学会从文本中获取有用的语文价值,学会敢于向教科书质疑,才能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体会选文精妙的语文价值。在教读老舍的《我的母亲》(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引入课题后,首先应该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提问:这篇文章为什么写得好?读了之后有何感受?让学生自由阐述观点。学生一般会谈到“平凡的小事中渗透着浓浓真情”之类的观点,老师顺势引导提问:这篇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这些生活中的细小的事却渗透着怎样的深情?进而让学生体验母爱、体验亲恩,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从“去吧,小子!”这句蕴含丰富潜台词的言语中,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小事情表达“爱”与“真情”这一核心语文价值。

3.教师适时引导是的重要教学环节

学生对课文的原始理解普遍是混杂的、多元的、肤浅的,有很多非语文的或错误的观点。教师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的各种观点进行评析。既不能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要把学生引导到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语文价值上。《再别康桥》是一首不大好理解的优美的朦胧诗。教学时应以学生回答“很美”、“很抒情”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美”、“抒什么情”,进而让学生体会这首诗通过对“云彩”、“金柳”、“青荇”、“一潭”等景物(意象)的描写抒发感情,接着让学生体会诗人在各节描写中的情感变化(第一至第五节不断提升,第六节急剧下滑),进而理解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的复杂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建立一个平等、民主、自由的互动平台,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保障

首先,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质疑,表达观点;其次,尊重学生的发言,恰当引导他们的观点。对于正确、有创造性的观点,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对于回答有所偏颇或错误的,我们不能讽刺、批评,应帮助学生分析不正确的原因,引导他们有正确的思维,有所收获;最后,确定学生的质疑高于教师的提问的教学观念,变传统老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老师答,按学生思路组织教学而非按老师思路授课,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快乐的阅读学习氛围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表现欲与情绪控制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奶期”,知识阅历较为薄弱,再加上社会家庭的影响,在学校非常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因此,建立一个平等、民主、自由的互动平台,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意义重大,是实施阅读教学的重要保障。总而言之,若能充分利用现有文本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林金火热情,让学生领略课文的文学魅力,适时引导,平等相处,则语文阅读课将会生动活泼且卓有成效。

作者:林金火 单位:福建省平和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中职英语教材选择阅读教学论文 下一篇:美术教学字体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