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师饮茶:做个多面手

时间:2022-10-28 01:53:24

与上师饮茶:做个多面手

上一篇,我们谈了专注力,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多面手。

最近有弟子来看我,他说,不久前他去了奥克兰的“Zen Garden”,感受很深。“Zen Garden”是一个为附近居民提供服务的婚宴中心,几十套房子建在山坡上,背后是广袤的森林,建筑风格十分独特,而投资人、管理者、员工,一共才两个人——一对母子,但每年能做好几百万新币的生意。平时,母子俩要做婚宴设计,要做房屋修缮,要布置装潢,还要去谈商业合作、签约。最忙的时候,以一小时25新币的价格请一些朋友来帮忙。后来,我这位弟子又去了瑞士一家世界著名的床垫公司,发现连保安带老板,总共才30个人,一年能有1000多万欧元的纯利润。他见过那个老板,既要做董事长,又要做总经理,还要做销售总监,甚至还得做打杂、做搬运工。“比我们有钱多了。但在做勤杂工的时候,是全身心融入啊!”弟子说。

我说,北欧、澳洲是高福利社会,雇人都非常贵,所以从勤杂工到董事长,这两个角色都要承担,能做的都自己做。而且,很可能随着全球劳动力成本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既要做老板,又要做勤杂工。欧洲就有无数这种小公司。而在中国,你发现没有,很多从大型国企、央企或是大公司高管位置上下来创业的人,企业都做不好。为什么?因为他以前连订餐都有秘书帮他做。现在出来闯荡,一切要从租房子、登广告招聘面试开始,甚至拉条网线都要自己干。“要是过不了这一关,就不要出来创业。即使你是董事长,同时也是勤杂工,这个心态一定要有。”

弟子十分感慨,他告诉我,即使从公司运营层面上,从成本核算角度来说,找一些多面手员工,也是正确的。“整个市场有淡季和旺季,好多部门也有淡季和旺季,所以导致资源——人员的闲置。但是,如果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多面手,整体上,公司的规模好像不大,雇工不多,但是它能够做出很多事情。与此同时,这个人获得的薪酬就比按照那种专业化分工建构的公司,要高得多。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汉利把这称作‘一半的人,两倍的工资,三倍的效益’。而这应该是所谓的小企业的常态。”

我赞同他的见解。从成本考虑,由于每一个员工都是多面手,使得公司员工的闲置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员工的收入也会大大上升,导致整个公司的效益和员工的满意度都较好;再从效益考虑,多面手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公司整体的咬合度在上升。我听过日本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每一个员工都会做其他员工做的事情,也就习惯性地会用全局的眼光去做当下的事情,因此质量缺陷比较少。我记得惠灵顿将军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一个军队应该养成一种文化——每个人不要以为你自己只能做什么——炮兵就做炮兵的事情,不是这样的,你是一个多面手。这样的军队有什么好处呢?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整个军队协调性的基础,就在于每一个士兵能够承担多种角色。

不过,多面手不是那么好做的,最重要是有一种心法。我认识香港TVB一个很有名的搞笑演员,金融海啸后他亏了很多钱,最后跑到街市里斩烧鹅。全香港市民都认识他,他照样去做。香港人就有这样一种精神:“马死落地行”,一个将军,马死了,下马后照样能跑。要是骑惯马,不会走路了,那就完蛋了。当那个演员从明星变成斩烧鹅的人,那种笑脸相迎,那种淡定,其实已经帮助他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这不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心态,一种心法,你有这种心法以后,那就千山我独行,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我们好多时候的恐惧感,来自于把自我形象太固化,太着相了。很多人爱打高尔夫球,高尔夫强调四个能力:一是力度;二是准确率;第三种能力是恢复力——要迅速地调整。但有些人,一杆打到沙滩里,本来是很好的成绩,一下子慌神了。阿甘说,人生总是要被迫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面对这样一个尴尬局面时,这种恢复力是非常重要的;第四种是推杆的心态,要非常平静,甚至达到禅定的状态。这四种能力里面,恢复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有一个上海的企业家朋友,现在身家十多亿,20年前在七浦路倒卖服装,卖十几元钱一件T恤衫,后来慢慢做大,却因炒股亏得倾家荡产,咬咬牙又重新爬起来。我欣赏他的淡定——给他一件龙袍穿,他觉得是应该的,但在大排档吃盒饭的时候,也很享受这个过程。这种人生,才不会被套牢。

上一篇:内地乳制品企业主导香港集资潮 下一篇:期刊让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