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

时间:2022-10-28 01:43:57

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扩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扩大规模、盲目设置专业、盲目重复投入、盲目兼并重组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从规模扩大、数量扩张、投入增多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依靠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轨道上来,打造一批“内涵发展、个性鲜明、质量过硬”的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界定

逻辑学对内涵与外延有着明确的界定。内涵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对象的范围。就发展模式而言,内涵式发展是把事物的内在因素作为动力,通过优化结构、整合要素、提升质量、增强实力等办法,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外延式发展则往往是以事物的外部力量作为动力机制,通过增加投入、规模扩张、数量增长、兼并重组等措施,用外在的、表象的、物质的方式促进学校的发展。中职学校的外延式发展主要通过“政府兼并重组,组建职教集团”“加大财政投入,创建优质学校”“组织校企对接,安置中职学生”等方式,扩大和稳定中职学校的事业规模,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这种外延式发展缺乏自觉的、深层次的动力,因而是被动的、肤浅的和表面的。中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是指通过挖掘内部潜力、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等方式来推进学校发展的模式。这种内涵式发展,能够合理配置学校内部资源,能够激发学校内部发展动力,能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是持久的、科学的、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只有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发展,才能保证中职教育协调发展,才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较高、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品牌学校。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为了在短时期内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各地以发展行业职校、农职中为主,实现了中职学校的数量扩张,但随之而来的师资紧缺、实训设备不足、生源竞争等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到上世纪末,中等职业教育因受“普高热”的影响而步入低谷,全国各地被迫关、停、并、转了一批中职学校。进入新世纪以后,受规模化思潮的影响,各地积极兴办“职教城”,坚持做大职教中心,出现了不少在校生人数超过4000人乃至10000人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职教育的学校数量虽然在减少,但投入不断加大,规模急剧膨胀。无论是学校数量的扩张,还是建设超大规模的中职学校,从根本上说都属于外延式发展。这种外延式发展给各级财政增加了负担,学校缺乏应有的办学动力,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中等职业学校虽然生源爆满,但内部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上不去,技能培训不到位,办学效益低下,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不少职业学校注重提高质量,注重特色发展,注重专业建设,注重师资建设,注重改革创新,建构了内涵式发展的办学体系。以江苏为例,扬州商务高等专科学校的烹饪、旅游等“三产”专业链,仪征市职教中心的汽车专业,盐城机电高职校的机电专业等,都能着眼特色个性的打造,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是质量发展而非数量发展,是个性发展而非趋同发展,是优势发展而非平均发展,是创新发展而非模仿发展,是集约发展而非粗放发展。

二、内涵式发展的悖逆表现

不少中职学校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重视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的统一,在办学理念、发展思路、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其基本表现为:一是重数量轻质量。盲目追求生源数量,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不追求精致管理、高效管理,学校发展缺乏后续动力。一些学校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强调学生的基本素质,哄抢生源、买卖生源、有偿招生等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盲目追求“大而全”。对专业设置缺乏应有的科学论证,导致不少学校设置的专业数量很多,但品牌特色专业很少。学校与学校之间专业设置雷同,基础投入重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少中职学校,千校一面,无个性,无特色,无差别,没有形成应有的专业优势和管理优势。三是大搞形象工程。一些中职学校盲目规划,好大求洋,攀比校舍建筑,大搞形象工程。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不重视技能培训,不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不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办学效益低下。四是忽视教师培训。一些中职学校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和培训体系。不少学校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五是课程建设弱化。许多中职学校大楼盖得多、教学设备添置得多,新兴时髦的专业开设得多,特色优势专业开设得少。一些学校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培养和培训方式落后,管理观念和体制滞后,学生就业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六是不重视特色文化建设。不少中职学校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办学“普高化”现象严重。一些学校办学思路不宽,办学眼界不高,经验主义盛行,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管理的需要。这些学校不重视精神文化构建,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不能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指导全体师生,没有整体构建特色化的校园文化,提炼出独特的校园精神。

不重视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直接后果是,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低下,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不高,并直接导致中职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对于社会来说,直接导致了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真正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扎实推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三、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

中职学校要办出个性、办出水平,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特色个性、科学协调发展为核心要素,才能真正推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中职学校必须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全力提高教学质量。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人皆能成才”的理念,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努力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要全面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建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通过规范、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以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追求课堂教学效益和技能培训效益的最大化,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全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确保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只有把提高质量始终放在学校发展的核心地位,才能使学校获得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坚持特色个性发展。由于中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办学方式趋同、招生恶性竞争等问题,一些中职学校盲目追求大投入、高品位、现代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导致“千校一面”现象的产生。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以打造学校的特色个性为目标,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色建设,不仅要推进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管理建设,也需要打造特色师资、特色人才和特色文化。只有特色和个性,才会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一味趋同,缺乏创新,只能使学校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

(三)推进科学协调发展。学校发展不单纯是规模的扩张。中职学校必须合理定位学校的事业规模,统筹处理好规模、质量和效益三者之间关系。要统筹校内各类资源,协调处理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各种关系,真正实现科学管理、高效管理。尤其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在培训方式上重视多样化,在培训内容上重视实用性,在培训效果上重视实效性。真正以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办学追求,统筹校内与校外、教学与实训等各方面资源,实现学校的科学协调发展。

四、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路径

内涵式发展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始终把提高质量以及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摆在重要而突出的位置,才能提升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学校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学校发展目标是师生共同追求的愿景。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应当从自身校情出发,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准确定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既要反对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确立学校发展目标,又要反对机械模仿,照搬照抄,形成中职办学的趋同与重复投入。应当综合考虑学校的财政来源、师资状况、办学优势等因素,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延伸专业链,建构专业群。在学校规模上,反对无节制扩张,提倡适度发展;在办学层次上,反对“中职办学高职化”,提倡立足实际,把握规律,适度超前发展。

(二)科学确立办学理念。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首先要确立“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要始终以教师为本、学生为本,关心师生的成长需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术技能和创业能力,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应当始终坚持特色办学理念,在办学规模适度的基础上找准办学优势,打造办学特色。应当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品牌专业,造就特色技能人才。应当瞄准市场需求,统筹发展速度与办学效益,推进学校阶段式、递进式发展。

(三)全力打造特色专业。专业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中职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中职学校应当瞄准技术产业前沿,紧密联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根据师资、设施设备状况,打造重点、特色专业,进而形成优势专业群,力争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在专业建设上,反对“多而全”,提倡“少而精”,反对“大而虚”,提倡“小而高”。要根据产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大力兴办新兴专业,切实加强专业链的延伸,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链条。

(四)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敢创新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人才是中职学校办学的核心任务。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目标定位,制定优秀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四新”要求以及企业需求,扎实推进课程建设,打造特色课程体系,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构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积极推进理实一体化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工学结合,掌握企业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实践技能,密切技能培训与企业生产的结合。积极开展就业和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适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充分利用技能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平台,发现和培养特长人才。

(五)培养特色师资团队。高水平的中职学校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来支撑。建设一流的特色师资团队是实现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特色师资团队,既要有领军人物,又要有中坚力量,既要强调个人发展,又要强调团队协作。中职学校必须在坚持人才强校理念的前提下,努力建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的有效机制。要大力倡导“择高而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的理念,鼓励教师树立职业理想,引导教师脚踏实地、协同作战,进而造就一支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六)精心建构管理风格。中职学校的特色管理是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校长应当深入钻研学校管理理论,努力形成富有个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要以精致管理为切入点,统筹德育、教学、技能培训等诸多方面,形成独具魅力的管理特色。要有经营学校、市场化办学的理念,追求质量至上,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学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脱颖而出。要不失时机地引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努力使学校管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七)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中职学校的办学离不开企业的合作与支持。谋求深度校企合作,才能真正解决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设施落后、毕业生出口就业不畅等根本问题。应当通过订单式培养,加快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积极为毕业生高位就业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培训对接以及建设教学工厂、举办企业冠名班等方式,及时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加强对师生的技能训练,解决学校实训设施不足的矛盾,夯实学生技能培训的基础。

(八)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校园环境的长期积淀,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的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职学校应当加强校园建筑、绿化、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审美趋向。建构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各种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形成特有的制度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价值体系和管理思维方式,形成独特的精神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以特色文化为支撑,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要大力倡导、积极疏导、强化引导,促进中职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中职学校应当从自身办学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选好着力点,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应当支持和帮助中职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积极为中职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教育局)

上一篇:职业教育制度性分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校本的职业学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实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