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现存状况与反思

时间:2022-10-28 12:07:29

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现存状况与反思

作者简介:武权(1994-)、男,山西忻州人,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 要:为了更好地研究在新时期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的生存状况和环境,以便为发掘和保护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采取了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实地对传统儿童游戏进行了观察的同时大量发放调查问卷,对传统儿童游戏的直接参与者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了调查,搜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而在地区性传统儿童游戏的研究这一领域进行了独特的研究,从而得出,在当今,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已经由之前的世俗化、自然性、组织性强的特点转向世俗化、商品化、个体化的趋势,并有机地将社会发展变迁与这一趋势联系起来,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和应对态度。

关键词:地区性;传统儿童游戏;发展趋势;

晋北地区在进入新世纪后儿童游戏由之前的世俗化、自然性、组织性强的特点转向世俗化、商品化、个体化。我们在分析这些的同时,还可以概括出近年来步入新世纪后儿童游戏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并对引起其变化原因进行探索。毕竟,游戏作为社会文化与生活的一部分,它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因素有着诸多联系。

一、新形势下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困境

1.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的开展空间问题

传统儿童游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个体的支持,也需要一个能得以开展的区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儿童活动场地不明确

在我们的走访调查中,大多数的儿童向我们反映他们的活动区域十分单调,缺乏趣味性是我们调查中发现传统儿童游戏到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抽样调查的成人70名和儿童120名中,65%的访谈成人(46人)无法确定地区的儿童活动场所;35%的访谈成人(24人)将成人活动器械场地作为儿童活动场所。另外,40%的访谈儿童(48人)无法确定该地区的儿童活动场所;35%的访谈儿童(42人)将家附近的小块空地,或胡同的转角闭合地区作为活动场所;25%的访谈儿童30人)指出了明确的活动场所,例如:蹦蹦床、滑梯、秋千等。

(2)交通混乱状况导致传统儿童游戏开展困难

晋北地区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市规划方面特别是交通方面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交通混乱导致儿童游戏开展困难。本次调查深入社区发现:社区内部人车混行问题较为严重,机动车混乱行驶,机动车停放“占位”,在社区进出要道特别是交叉口附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居民特别是儿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当然对于儿童游戏开展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交通的杂乱无章的状况影响了儿童活动空间的数量与质量。

(3)杂物堆积导致仅有的场地被侵占

杂物、垃圾占地严重,很多适宜儿童开展传统儿童游戏的场地被强行占据。调查中,发现由以下问题:①社区的部分主干道路面的崎岖不平,容易给追逐的儿童造成人身伤害;②游戏开展的区域内卫生状况亟待改善;③商业垃圾得不到适当的处理④由于城市下水道系统的不完善,可供游戏开展的地区有雨水、生活污水滞留的现象。

(4)儿童游戏设施的缺乏和现有活动设施规格及安全不达标

在我们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儿童专用的户外活动设施严重缺乏,社区内没有专门的儿童户外活动设施,导致儿童只能使用成人设施,由于体型存在差异以及设施的老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家长关于儿童开展传统儿童游戏的支持状况以及计划生育对传统儿童游戏的影响

儿童能否良好的开展传统儿童游戏,与家长的支持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儿童开展传统儿童游戏抱着支持的态度,但是,苦于缺少玩伴和场地,不能很好地协助孩子进行游戏,还有部分家长表示,由于工作忙,不能陪孩子进行游戏开展。

在通过问卷搜集的数据,发现传统儿童游戏在家庭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又发现,许多儿童缺少玩伴,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迫当做玩伴来进行游戏。在计划生育实施后,我国的青少年数量大大下降,晋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的能源脊梁更是走在计划的前头,大量适龄儿童的减少导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同龄人陪伴成长,这就直接导致了传统儿童游戏缺乏一个稳定的适龄群体,不能在新的时机下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不仅是对儿童的考验,也是对家长的一个考验,如何能及时转变角色,参与到儿童游戏中来。

3.学校与教师对于传统儿童游戏的调查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选取了宁武县实验小学的50名教师及东关小学的100名教师,教龄均15年以上,对于组织儿童开展游戏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对传统儿童游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走访并发放问卷的调查中,存着这样的现象:

1、大多数老师在游戏时都注意到自己的指导方式和策略:如角色游戏时能考虑以角色身份介入,在操作游戏时,则以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进行隐性指导。理念较以往有较大提高;

2、个别教师误为学习性活动等同于游戏。如:活动室中的,有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等,目标明确、材料结构性高、玩法固定规范,认为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区域和内容,活动就是游戏。

3、大多数教师备课时都使用游戏参考教材,但在组织游戏活动时,个别教师却“凭着感觉走”做到哪算哪,对目标的达成度不高;

4、游戏中儿童的自主性还要进一步提高.

5、在教师组织游戏中存在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对游戏本身认识不够,直接影响了游戏的质量

6、学校的方针往往是游戏和学习势不两立。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割裂了教育和游戏的关联性,。

二、新形势下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的趋势

1、世俗化

当代,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色彩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电视等传媒的巨大影响。同时受到经济发展、国内外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从从儿童游戏的名称、形式、歌谣等都能清楚地看出经济、文化的作用。例如,传统的抓人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出抓小偷,打僵尸(此处明显受到了网络游戏的影响)等版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媒介的介入,儿童游戏的世俗化趋势会有进一步加强。

2、儿童游戏的自然性大大降低,

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商品经济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商业化和商品化逐步渗透到了传统儿童游戏当中,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传统儿童游戏迅速商品化,主要表现为过去使用率较高的废旧物品和简单加工制成品迅速减少,相反地那些由玩具工厂生产的现成的玩具以及高科技产品迅速占据儿童玩具世界的主导地位,,减少了儿童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游戏道具有的权力.也剥夺了孩子“制作”的乐趣与在这个过程中想象、思考的权利。同时,晋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地的减少,使得开展游戏的场地成为一个问题

3、个体化及儿童游戏时间减少

晋北地区近年来城市化的开展,居住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传统聚居式大院及胡同大量消失,住宅小区涌现、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儿童在家庭外的玩伴减少,户外活动的积极性下降.兄弟姐妹数量减少,儿童在家中难以开展.导致了儿童独自玩或与父母一起玩的人数上升,儿童的群体游戏迅速下降,所以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的发展呈现出个体化的趋势。同时,我国逐步进入学历化社会,中小学学校教育迅速转向“应试教育”,升学占据了儿童生活的大部时间,把参与儿童游戏的时间挤到消逝的地步.。

三、新形势下对待晋北地区传统儿童游戏的态度

传统儿童游戏,在当代教育中对于教学任务并无直接推动作用,在学校这样一个普遍轻视儿童游戏本体功能的环境中,能否有足够的空间和权限去发展,这值得我们深深的反思。只有发现传统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并引入教学,利用游戏为教育服务,是我们理性的选择。(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对策分析 下一篇:美国犹太作家的双重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