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应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挑战

时间:2022-10-27 11:29:31

如何科学应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挑战

“建设生态文明”一词最早见于十七大报告,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行业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目标、大方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延伸和重要组成而提出的一个行动目标。

如何科学应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挑战,把握其发展趋势,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观念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空前提高,盲目向自然索取,不尊重自然规律,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标,长期忽略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成为社会多数人的共识,由此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严重恶化。我国的大气、水和土壤都受到严重的污染,生物栖息环境被破坏,物种大量消失,生态系统趋于崩溃。尽管国内外生态环境方面的有识之士在不断呼吁,但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还不能得到根本遏制,我国的生态环境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有根本改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改变社会的发展观念,尽快形成全社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并加大社会的监督力量是成败的关键。

体制的挑战。在社会还没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之时,在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成为社会自觉行动之时,建立完善的法规体制约束经济社会的发展,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监督和执法力量不足,生态红线还没有划定,一些地区、行业和企业为追求各自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屡屡发生。尽快形成严密的社会监管制度、有力的奖惩制度、有效的生态修复和补偿制度是当务之急。

技术经济的挑战。生态环境的破坏容易,修复难。对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栖息环境的改善,对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对生态系统的操纵,都需要认真调查和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保护和修复技术。无论是研究也好,修复也好,都是非常花钱的事情。净化1立方米水要几元钱,处理1立方米的污染土要几百甚至上千元,解决大气污染也要巨大投资。钱从哪里来?建立稳定的、合理的资金渠道才能实现目标,避免纸上谈兵。

水生态文明建设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把人水和谐作为追求目标,既要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也要满足水生态系统的基本需求;水利工作者既要当河流的代言人,也要当水生态系统的代言人,维护它们的利益。具体的技术路线是对河湖进行综合治理,统一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水景观、水生态、水文化和水经济,即“七水共治的大水利理论”。

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宏伟、任务艰巨,面临着巨大挑战。(作者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 ■

上一篇:对“犯罪式排放污水”查不出头绪,也是一种“犯... 下一篇:实时监控南水北调土方填筑质量的科技“侦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