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中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

时间:2022-10-27 11:03:32

道路施工中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

摘要:文章针对道路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种质量问题,提出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施工;问题;治理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road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ne to several quality problems, some treatment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road; The construction; Problem;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道路的建设也迈上了快车道,并且其建设对国家的发展意义也是决定性的。道路反映一个国家的面貌,同时也是国家的动脉,是城市的骨架。但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各种质量问题却让我们头疼不已。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道路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会给居民生活、国家的发展带来诸多不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城市道路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以及全面质量控制,对于快速发展下的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道路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在城市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很多,主要包括有

(一)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现象为: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个路幅,有的贯穿部分路幅,裂缝弯弯曲曲、有枝有叉。横向裂缝中的唧浆导致裂缝两侧凹陷,桥头跳车处的路面横向裂缝,在路面积水的作用下加速跳车发展的速度,同时会对路基造成冲刷。

(二)纵向裂缝

(1)损坏特征:与道路中线大致平行的长直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这类裂缝通常由路基、基层沉降,或施工接缝质量或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引起。路基、基层沉降引起的纵缝,通常断断续续,绵延很长;施工搭接引起的纵缝,其形态特征是长且直;而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纵缝多出现在路面边缘,由于路基湿软造成承载力不足,从而导致纵缝。

(2)形成原因:主要是旧路基拓宽地段,新老路基结合部的不均匀沉降,土质台阶处理不规范、分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控制不严,多形成于新老路基结合部的上面或道路中间处,尤其在有表面水渗入的情况下,这些地段往往是纵向裂缝的高发区。

(三)网状裂缝

相互交错的裂缝将路面分割成形似网状或龟纹状的锐角多边形小块,块的尺寸小于50cm×50cm。其最初形态是一条或几条平行的纵缝,随着荷载重复作用次数的增加,平行纵缝间出现了横向、斜向连接缝,形成多边的、锐角的、形似网状、龟裂状的裂缝形式。

(四)反射裂缝

基层产生裂缝后,在温度和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将逐渐反射到沥青表面,路表面裂缝的位置形状与基层裂缝基本相似。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已经开裂的旧沥青、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由于温度的变化(降低),老路面的裂缝继续拉开,从而使新铺层在旧裂缝处断开;由半刚性基层温缩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新铺半刚性基层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从而产生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

(五)翻浆

基层的细料浆水或者粉从裂缝之的空隙处深处路面,表现为雨后路面呈现的是淡灰色。

(六)车辙

车辆通过道路的表面上时,会在车轮的两侧发生隆起,车轮处发生凹陷,这种现象容易发生在停刹车较为频繁的路段。

(七)坑槽

面层的网裂、龟裂不及时养护,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局部孔隙率较大,沥青与石料间的粘附力不强,路表水进入沥青混合料中,经车辆反复作用使沥青从石料表面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便会出现松散,车辆将松散的石料带出就会形成坑槽。

(八)泛油

粘结料或沥青浆溢出路面形成局部黑而光亮的斑面。由于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过大,在严重泛油路段沥青面层发光发亮,或者高温时下层结料上溢等,都会引起泛油,抗滑性能达不到行车要求是往往会造成交通事故。

(九)搓板

路面不是很平稳,断断续续有包隆起,虽然表面看上去不明显,但是车辆在其上行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频率较高的簸感。

二、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措施

(一)横行裂缝的治理

(1)对于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若缝宽较小可不予处理,如果缝宽大于3mm,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如果缝宽大于5mm,可将缝口杂物清除,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料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

(2)对于由土基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如果出现错台、啃边或裂缝宽度大于5mm时,则须沿横缝两侧各50一100cm的范围内开槽,挖除上面层,清扫干净并吹净尘土后,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将裂缝填实,然后沿横缝加铺玻纤格栅,重新摊铺上面层。

(二)纵向裂缝的维修方法

(1)对于缝宽小于3mm的裂缝可不作处理,3mm—5mm的纵向裂缝,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

(2)如纵缝进一步发展,出现啃边、错台且裂缝宽大于5mm,则需铣刨上面层和中面层(铣刨宽度为裂缝两侧各lm),并对裂缝按方法(1)先行填实,沿纵缝铺设玻璃格栅,摊铺中面层,然后在中面层上沿纵向每隔5m设宽为1.2m的玻璃格棚,最后再摊铺上面层。

(3)对于尚未稳定的纵向裂缝,除按方法(1)处治外,还应根据裂缝成因,采取排水、边坡加固等措施,以使裂缝稳定不继续发展。

(三)网状裂缝提出的治理方法

轻微网裂可用玻璃纤维布罩面,对大面积的网裂,可加铺乳化沥青封层,或在补强基层后重新罩面,修复路面;如夹有不稳定结构层时,应将其铲除;如因结构层积水引起网裂,须铲除面层,然后加设排除路面渗透水的设施,再铺筑新混合料;由于路基不稳定导致网裂时,可采用石灰或水泥处理路基,或注浆加固处理;由于基层软弱引起网裂时,可采取加厚、调换或综合稳定的措施进行加强。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和气候条件等。预防裂缝产生的主要措施是处理好地基,若路基分层填筑和压实的好,使路基尽可能均匀,特别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地基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裂缝的形成。

(四)翻浆的补救方法

(1)在那些发生翻浆现象较为轻微的道路面,可以在表层清理干净之后,清除基层表面的软弱层,施设下封层之后修建沥青表面层。

(2)如果路面发生的翻浆现象较为明显,那么可以在清理干净路面的垃圾之后,将基层也挖除,如果严重到路基了,那么需要对路基做出相应的处理,铺筑水稳性比较好、半钢性强的材料做基层,接着用适宜的沥青进行结构的修复,与此同时修建好相应的积水排除措施。

(五)车辙的治理方法

(1)如仅在轮迹处出现下陷,而轮迹两侧未出现隆起时,则可先确定修补范围,一般可目测或将直尺架在凹陷上,与长直尺底面相接的路面处可确定为修补范围的轮廓线,沿轮廓线将5—1Ocm宽的面层完全凿去或用机械铣削。槽壁与槽底垂直,并将凹陷内的原面层凿毛,清扫干净后,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用与原面层结构相同的材料修补,并充分压实,与路面接平。

(2)如在轮迹的两侧同时出现条状隆起,应先将隆起部位凿去或铣削,直至其深度大于原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2倍,槽壁与槽底垂直,将波谷处的原面层凿毛,清扫干净后涂刷03—0.6kg/m2的粘层沥青,再铺筑与面层相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并充分压实与路面接平。

(3)若因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不好等原因引起车辙时,则应对基层进行补强或将损坏的基层挖除,重新铺筑。新修补的基层应有足够强度和良好的水稳性,坚实平整。如原为半刚性基层,可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水泥稳定碎石修筑,但其层厚不得小于15cm,修补时应注意与周边原基层的良好衔接。

(4)对于受条件限制或车辙面积较小的街坊道路,可采用现场冷拌的乳化沥青混合料修补。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的污染,要达到绿色环保施工。

(六)泛油的处治方法

(1)对于路表轻微泛油,表面石子仍外露的路段可不作处理。

(2)对于局部施工质量差引起水损坏且出现坑槽破坏的,宜按坑槽修补方法处治。

(3)对于大段泛油严重,磨擦系数降低较多,影响行车安全的可采用碎石压入法处治或铣刨原路面重新摊铺面层。

(七)坑槽的处治方法

目前路面坑槽的修补方法根据使用的路面综合修补设备分为两种,即冷补法和热补法。

(1)冷补法。首先测定坑横的深度,划出切槽修补的范围,用液压风镐切槽,用高压风枪将槽底、槽壁废料及粉尘清除干净。然后用喷灯烘干槽底、槽壁,并在其表面均匀喷洒一薄层粘层油。最后将准备好的热料填补至坑槽中,如厚度大于6cm将分层填筑,从四周向中间碾压。

(2)热补法。首先根据坑槽修补范围确定热辐射加热板区域,将加热板调到合适位置,加热3~5min,使被修补区域路面软化。然后将准备好的热料放到被修补处,搅拌摊平,并从四周向中间碾压。

(八)搓板的补救方法

如果是因为上下面层的滑动所引起的搓板,或搓板面积较大、较严重时,应将面层全部铲除,并低于原路面,其深度应大于用于修补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的2倍,槽壁与糟底垂直,清除下层表面的碎屑、杂物及粉尘后,喷洒0.5lg/m2左右的粘层沥青,重新铺筑沥青面层。

总之,在道路施工中,只有做到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按操作规程操作,才能避免或减少质量缺陷。

参考文献:

【1】王锐.城市市政道路施工普遍问题及解决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

【2】林永贵.论城市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与对策.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结霜工况下部分负荷运行时风冷热泵机组特性的... 下一篇:绿色设计在当代办公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