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踢出好身体

时间:2022-10-27 09:49:40

踢毽子,又叫“打鸡”。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也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毽子是一项非常好的全身性运动,它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运动量可大可小,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可使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健康。

踢毽子可练体健脑

人在踢毽子时,随着毽子的起落,脊椎各关节屈伸有节、有度,椎体的深、浅层肌及颈前、颈后肌等一张一弛的功能锻炼,避免了椎关节的僵化,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预防了颈椎病,修整了腰肢体态。

与其它运动相比,踢毽子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对调节人的眼、脑、神经系统和四肢的支配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它主要以下肢做盘、磕、拐、蹦、落等动作来完成,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动作使脚、腿、腰、颈、眼等身体各部分得到锻炼。它的动作可以让人体的关节得到横向摆动,带动了身体最为迟钝的部位,从而大大提高了各个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

踢毽子时,人的双上肢会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关节,对中老年人罹患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另外,长期参加踢毽运动还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踢毽子要求技术动作准确,使毽子在空中飞舞不能落地,每种动作须在瞬间完成,这样就会使人的大脑高度集中,心神专一,从而排除了杂念。

在公园里常常会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你一脚,我一脚,飞舞的毽子牵动着所有人的注意力,稍微的不小心都会使毽子起落中断。其间有说有笑,有喊有叫,有逗有让,气氛融洽、热烈;一旦落地,一片哗然,一片惋惜,心态的调整寓于小小毽子的腾飞起落,人们的情绪和身体都处于高度的亢奋之中,这种亢奋正起到抵御亚健康和衰老的作用。

毽子的玩法多样

第一种是“走毽”。“走毽”一般选用大毽子,这种毽子的毽身多用鹅毛制成,橡胶做底座,高约17-18公分左右。“走毽”有很多种玩法,玩得比较多的就是“传毽”和“对角踢”。传毽就像击鼓传花,按逆时针或顺时针的顺序依次踢给下一个人。对角踢就是位于对角线的人互相传,然后踢给旁边的人,旁边的人再踢给他对角线的玩伴,如此循环。

“走毽”和单独踢毽的要求不一样,走毽需要速度和位置的配合,配合得好才能使运动继续下去。相比较纯粹的跑步、快走等,“走毽”讲究配合,需要一定的技术,因此可以锻炼思维,加快随机反应能力。此外,街坊邻居经常相约走毽,不仅能快速提高踢毽水平,还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第二种是传统的花毽踢法。花毽的高度一般在12公分左右,多用火鸡毛或雕翎做毽身,塑料片做底座。看起来更美观一些,踢起来弹性也很好。毽子起落的速度,也没有太多限制,没有特别高难度的动作,花样较少,运动量也较小,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

还有一种毽子叫毽球,跟大毽子很像,类似东南亚国家流行的藤球。毽球是用四根羽毛和橡胶底座制成的,羽毛多为鹅毛。毽球踢起来有隔网,像打羽毛球似的,一边踢过网后,另一边的人接住再踢过来。毽球竞技性较强,多用于比赛和竞技场上使用,可以是一对一比赛,也可以是二对二、三对三的比赛。

踢毽子的注意事项

需要提醒的是,踢毽子是一种柔力运动,在踢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力度和角度,力度不宜过猛,身体扭转的角度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关节。踢毽子时一定要在地面平整的地方踢,地面不平容易崴脚。

另外,踢毽子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先做伸展上肢、扭动头部、蹲起运动和活动膝关节等运动,身体发热能使锻炼更有效果。老人踢毽子时最好练习两条腿都交替踢的技术动作,如果长时间只用一条脚踢,另一条腿作为支撑,会把身体重量都压在支撑腿的膝关节上,给支撑腿的膝关节造成磨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退行性病变”。此外,关节不好的老人不要尝试,更不要尝试高难度动作,避免伤害。

上一篇:心血管患者如何安全过冬 下一篇:无敌神药——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