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的探究

时间:2022-10-27 09:09:01

对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的探究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施工工序;质量;监控工作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年来工程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与国家规范、规程和国家的验评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本人通过多年的监理工作发现,各分部分项工程均存在着大量的质量通病,有些质量通病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要求。这些通病在住宅项目中也成了关注的焦点,成为了住户投诉的重点。因此确保住宅工程质量、克服质量通病是我们监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搞好住宅工程监理,解决质量通病问题,对社会、住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

对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其次 ,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 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 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对信誉保障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序质量控制

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应达到 :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一)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对工序的操作,应该熟悉要点,从而通过工序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 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任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尤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现对笔者在监理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

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 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 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 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 ,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 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 ,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 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 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往现场巡查中及 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达也有力地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量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

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

往往事半功倍。

(三)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的分析

主要工作是 :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

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

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 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干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我们知道,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三.结束语

社会不断在发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必然的结果。顺应社会的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创新理念必然不断地被发掘,新一轮的创新理念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必然会不断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张东东;1976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广州;1998年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工民建)

上一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离析的成因及控制 下一篇:对铁路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一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