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时间:2022-10-27 08:50:01

大数据视角下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摘要]:互联网科技诸如云计算,移动通讯,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大数据挖掘分析的进步,对各个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金融行业藉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创新了诸多的金融产品。随着阿里金融、京东金融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行业,供应链金融也被广泛关注,成为国内外研究及实践的重点。本文讨论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金融的现状及发展,阐述阿里、京东等几家典型企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并对现阶段供应链金融的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 互联网 金融供应链 电子商务

一、供应链金融及其模式概述

19世纪初,荷兰某家银行推出了仓储质押的融资业务。20世纪末,随着物流运输业和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个供应链中出现了融资节点,由于供应链各个节点参差不齐,当某个节点遇到瓶颈时,“木桶效应”便随之产生。接着供应链金融崛起,供应链金融作为当展的产物,必然有其极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最重要的便是可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短期需求,使公司的产业链协调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依托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平台推进行业组织及经营方式创新已成为新世纪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相比于今天,最初的供应链金融是银行推行的一项特殊融资模式,是将核心企业和其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灵活运用资金及服务,增加资金流动性的模式。现在的供应链金融则不仅限于银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行业,基于其自身庞大的数据基础及综合性电子信息这一平台,提供的一系列贸易融资服务,目的在于将供应链融资成本最大程度降低,活跃资金流动性,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在于,目前的互联网企业可以从以前的经营中得到海量数据的支持,当企业或个人申请金融服务时,互联网企业能够迅速了解申请金融服务的企业或个人情况,无形当中解决了银行等传统企业的一大难题,即征信系统数据库无法涵盖足够多的用户。这样互联网企业在风险控制的问题中领先银行一步,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企业的坏账率得到了保证;同时,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够与企业原有的互联网交易系统相结合,以系统中的老用户为客户源,金融服务的销售也有了庞大的基础保证。此外,供应链金融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高效的IT系统之上,能够将贷款流程流水线化。对小微企业发放的信用贷款,在充分了解并评定申请人的资信状况、授信因素后,后台系统通过标准程序,自动完成评定授信等级、核定授信额度的过程。总而言之,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在于企业掌握客户以前交易数据,并能够分析客户的资金状况,贷款客户多为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支持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仅以销售的相关凭据为担保,甚至无需抵押和担保,便能快速发放短期J款。同时,这种经营模式使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有了寡头经济的特点,在金融服务的选择上,供应链中的客户,必然接受与自身长期合作的互联网企业,而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也愿意并需要接受更多企业的合作、积累庞大的交易数据,以便在交易数据的积累过程中收集信贷信息,完成相关人才的储备,完善数据分析系统,健全交易体系。

二、阿里金融模式及特点分析

(一)阿里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

大数据、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代表的是趋于完善的行业理念和日渐丰满的业务流程。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乘着互联网的航母在大数据的海洋中遨游已久并衍生出金融借贷业务的阿里。首先从宏观上对阿里系进行分析。阿里系的基础是“三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目前马云退休后布局的物流。整个体系中,信息流是肉、资金流是骨,而物流则是流淌的血,信息流和资金流保证了体系的基础构成,物流则是让阿里金融在未来能够茁壮成长的保证。随着移动互联网、便捷支付、社交网络的兴起,占领客户集中的场所,掌握货物通向商场的渠道,占有入口优势,是阿里极力追求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关键点。资金流,从小微信贷公司的角度讲,小微贷款在商家资金运转中起到巨大的助力作用,缓解资金短缺,以便扩大销售规模,加大投资力度,才能够促进买家的消费,形成新的金融模式,带动商业的蓬勃发展,反过来刺激金融行业更进一步。另外一方面则是风靡一时的余额宝以及后来的蚂蚁小贷,余额宝想将资金留在阿里生态链中,不可避免的与商业银行产生冲突。而蚂蚁小贷的诞生则仅面向小额贷款业务,为将来阿里金融的发展奠定基础。物流层面,在菜鸟物流之前的时代,阿里在物流上与京东一日几送的物流体系有很大的差距,这也限制了阿里一部分的交易量和服务体系,马云自退休后专注于菜鸟物流,提高了阿里的竞争壁垒,使阿里生态圈日渐完善。目前,阿里集团在“三流合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来整合一个完整的阿里生态圈,以信息流支撑资金流、物流,以物流、资金流反哺信息流。

阿里金融以电商为平台、利用支付宝的网上支付优势,通过云计算以及模型数据,处理所积累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而涉足大数据金融。实施发放订单贷款或信用贷款,其依靠的便是电子商务平台经过长时间经营所形成的数据及延伸出来的互联网信用体系及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阿里金融目前涉足基金、保险、小贷等业务,如余额宝、支付宝、阿里小贷等金融产品,这些都是阿里基于其巨大的电商平台基础上而针对货币基金理财、网上支付、小额信贷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余额宝从上线起三个月内用户就突破 1200万,这也使得与其合作的天弘基金一跃而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大型基金。

(二)阿里金融的特点分析

阿里金融进军金融业仅五年多时间内,以大量客户信息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以满足金融服务的相关需求,完成金融交易。来源于阿里体系内的数据及资金甚至是银行征信系统都无法企及的。

阿里体系中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一系列平台,搜集了包括从平台认证和注册信息到历史交易记录、客户交互行为、海关进出口信息等信息,以及卖家自己提供的销售数据、银行流水甚至水电缴纳和结婚证等情况,从而对卖家及潜在客户群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阿里金融还引入了心理测试系统,判断企业主的性格特征,主要通过模型假设情景测评企业主对事实的掩饰程度和撒谎程度。所有信息汇总后,将数值输入网络行为评分模型,进行信用评级及信用额度的计算。阿里巴巴旗下最早成立的征信机构是芝麻信用,由蚂蚁金服设立,个人信用程度由“芝麻信用分”的数值进行衡量。信用体系包括芝麻分、芝麻认证、风险名单库、芝麻信用报告、芝麻评级等一系列信用产品,依托阿里云和大数据的技术力量,对阿里平台下三亿多实名个人、37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数据进行整合,产生的行为数据相比于互联网上的交互系统所产生的数据更为广泛也更加准确,征信体系也更具说服力,对征信业务的意义不言而喻。

上一篇:从战略支点视角分析广西电子商务赢利模式构建... 下一篇: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