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由我国传统民歌及创作歌曲改编的钢琴曲

时间:2022-10-27 07:49:01

试论由我国传统民歌及创作歌曲改编的钢琴曲

作为“洋乐器”的钢琴,自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传入中国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如今它已成为我国最为普及的乐器之一。就在这一个多世纪里,我国的钢琴演奏与教学水平也在近些年来得以迅猛的提高和发展。在此同时,我国的艺术家们始终在不懈地揣测中开展着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而我国民族化钢琴乐曲的创作源自于清末至民国初期,1915年赵元任创作了中国钢琴史上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在此之后我国的民族化钢琴作品犹如燎原之火便一发不可收拾。为了在创作形式上对我国的民族化钢琴乐曲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所以本文将我国歌曲改编而来的钢琴曲分为及由创作歌曲改编的钢琴曲两大类分别向大家介绍。

一、由民歌改编而来的钢琴曲

民歌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由口头创作的歌曲。它一般是口头流传,受到地理、历史、审美、风俗等多方面的影响。根据我国民歌改编的钢琴曲,作曲家多由这类民歌为原始素材,将单声部旋律改编为多声部织体,利用音型、音区、和声的不同变化来羽化为新的音响效果,使很多司空见惯的民族歌曲通过改编创作成更加新颖的旋律,使其变化出更多新的色彩,其发展手法多以装饰变奏为主。如汪立三先生于1953年根据同名陕北民歌改编的《兰花花》是一首受到好评的钢琴曲; 《兰花花》原是陕北民歌,叙述一个农村的姑娘反抗封建压迫的故事。钢琴曲以陕北民歌为主题,不仅表现出兰花花的美丽、可爱,还饱含了惊慌、悲痛以及反抗等艺术情绪。王建中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改编自同名合唱曲,其歌曲原型为是陕北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和《女孩担水》;在相对短小的乐曲结构内,形成了叙事性,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对比,乐曲的主题音调是人们熟知的广板。音乐开始后,其主题能够迅速把听众带回广袤的陕北高原,旋律纯朴、迷人,从而会使人联想到兰花花是那么朴素、美丽……故事也由此展开叙述。乐曲运用变奏的手法展开,通过音乐织体的改变以及运用和声来烘托力量,节奏有力的推动,描述了那令人激动的故事。结尾的感觉遥远而又深沉,仿佛暗示着这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深远回忆。如杨儒怀的《八首民歌短曲》,此八首短曲均是由民歌改编而来,如:东蒙民歌《小情人》、蒙古民歌《淌得哥哥》、贵州民歌《山歌》、山西民歌《提起哥哥走西口》、《真魂魂跟上你走》和《配夫妻》、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陕北民歌《信天游》;刘庄的《钢琴变奏曲》取材自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周广仁《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是根据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改编的叙事性钢琴曲等,而这些根据民歌改编、创编的钢琴曲的主题旋律都是我们日常所熟悉的音调,在很大成分上作曲家保持了原作品的样貌,并且给予以进一步的发展创作,使其艺术形象更加丰富。

二、由创作歌曲改编的钢琴曲

根据我国创作歌曲改编的钢琴曲中最著名的有《黄河》钢琴协奏曲,此曲由殷承宗、储望华等人根据1939年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第一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用磅礴的气势展开黄河上船夫与波浪搏斗的情景。作品加入了船夫号子等元素,伴以粗狂的划船声、狂号的浪涛风声,在钢琴连串的琶音与乐队的呼应下,到达乐曲的第一个高潮。而后,转入钢琴的华彩乐段,经过短暂的喘息后在钢琴强劲的乐句带引下,全曲又再一次将观众带回至乐曲开始时的紧张搏斗的场景。第二乐章《黄河颂》以《黄河》大合唱中的同名独唱曲的旋律作基础发展,描绘出黄河与中原大地的河山美景。音乐逐渐加以展开,层次与力度逐渐加强,而后形成歌颂,最终以强有力的和弦终结全曲。第三乐章《黄河愤》,采用《黄水谣》的曲调为骨干,中间插入《黄河怨》的素材。乐曲结构宏大,情绪变化多且富有深度。钢琴在与乐队交相呼应之下,从愤恨的高潮滑落而下,在带有无奈伤痛的和弦中结束。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以铜管乐奏出庄严短促的引子,进而带出钢琴的华彩乐段。由钢琴奏出《保卫黄河》的主题音调。进入高潮时,庄严雄浑的曲调营造出一个恢宏气势的胜利高潮,终结全曲。这部作品从思想感情的深度,乐曲的规模和乐器性能的发挥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此外还有崔世光的《松花江上》,储望华的《红星闪闪放光彩》、《南海小哨兵》,周广仁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等也都是钢琴改编曲中优秀的代表作。

综上所述,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之路历经百年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在创作技法及音乐表现上不断创新,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而钢琴音乐欲在中国有更广阔的发展,在世界乐坛占有地位,民族化是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与研究,进一步体会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理性与感性的融合,才能深入地理解中国钢琴曲的内涵。

上一篇:栾川曲剧 栾川风格 下一篇:平顶山烟草商业企业营销协同数据分析与监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