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爱”、“细”、“严”

时间:2022-10-27 06:47:50

班主任工作中的“爱”、“细”、“严”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除了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细”观察学生,还要用“严”管住学生。当然,对学生的爱应是“严而有度,爱而有方”,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爱”、“细”、“严”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我们摸索过、探求过、失败过、成功过。我也是班主任中的一员,感受很深刻,班级管理千头万绪, 学生思想瞬息万变。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个性张扬,见多识广、思维灵活。

1.关爱每一个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因此,我想,要做一个问心无愧的班主任,就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其实一个教师要做到爱学生并不困难,难的是能做到爱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包括那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

2.细处着手,工作更上一层楼

2.1 详细了解观察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初中时成绩相对较差学生,他们的一般特点是: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进取愿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讲意气,但个性强、承受能力差,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往往是偏激的;在初中学习生活中,他们经常受批评多,受表扬少,自信心差,个别甚至吸烟、喝酒、骂人、打架。我深知班主任工作责任大、难度也大,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去不断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寻找突破口。学生的很多事情不一定直观展现给老师。要想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平时就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2.2 量化班级管理制度。

在对学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之后,我就会根据班级目标和学生实际,花费一定的时间,制定尽可能详尽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规。对于这些制定出来的班规,我会在班会课上一条一条向学生公布,并征求班级每个学生的意见,只要是所有学生都通过的规定就留下来,没有的通过的规定全部去掉,这样一来,其实这些规定就相当于是全班同学自己制定的一样,他们自己同意的制度,他们自己也就愿意去执行。即使违反自己也心甘情愿的接受处理,不会有一丝的抵触情绪,有的只是后悔和羞愧。

2.3 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进行班级工作分配时,我的分工很细,根据学校“常规检查”要求,学校检查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对应的专人负责检查、监督和补救。这也要求班级干部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威信,进而才能管理好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

2.4 利用电话、校信通等平台耐心细致的与家长沟通。

我个人认为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之前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酝酿好自己的角色,力求站在“我就是家长、学生就是我的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从帮助孩子进步的出发点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就会让家长心里没有距离感,不产生戒备心理。不是只有当学生犯错误才给家长打电话,平时借助校信通及时与家长沟通并且多报喜少报忧,平时多给家长一些温馨的提示及孩子在校期间的一些表现,尤其是多与住校生家长沟通,让家长放心孩子的情况。

3.严格的人性化管理

教师一定要严。“严”就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正所谓“严是爱,松是害”。“严”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的地方,更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地方。第二是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出严格要求。但是,“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但是在一味的严格的要求下,学生逐渐会出现抵制情绪,会开始反感,甚至想尽办法跟班主任作对。其实,严也是有方法与原则的。我是从以下两方面实施严格的人性化管理的:

(1)严而有理。不要以为班主任是高高在上,学生必须对自己绝对服从。其实,师生是平等的,我们在处理问题,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有理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口服心服。

(2)严而有情。学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批评教育时候,不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而是让学生感到我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训斥为商量、冷漠为热情。上面的例子,那两个互相谩骂的学生,在我处理之前肯定害怕、担心。此时,我把发怒变为宽容,心平气和与学生坐下来谈,让学生感到我对他的尊重,使他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服教育就好开展了。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除了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细”观察学生,还要用“严”管住学生。当然,对学生的爱应是“严而有度,爱而有方”,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有效激活中等生的几个关键点 下一篇: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