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状况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27 05:32:27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状况的调查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活满意度状况,为大学生的自杀危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 & LSIB),对广东省某高校11603名在校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利用UPI的第25题作为判定被试在最近1年内是否有无自杀意念。结果:在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率为1.24%(144/11603),其中女生为0.95%,男生为1.44%;有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和UPI得分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减少校园自杀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学生良好社会适应性和生活乐观性的培养。

关键词 自杀意念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 生活满意度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是自杀的游离因子。虽然自杀意念并不一定直接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但它是自杀行为发生的必然阶段和主要心理环节,是评估自杀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①自杀意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因素作为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已得到公认。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活满意度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共有11603名广东省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完成测试,其中男生6964 人,女生4639 人,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29岁,平均年龄21.02?.46岁,大一3453 人,大二3324 人,大三2836 人,大四1990 人。测试采用一商业心理测试系统,被试在计算机上完成所有测试,本研究是2012年东莞理工学院全体在校生心理健康普查综合研究的一部分。

1.2 工具

(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②是信度、效度较高的国际通用人格特征问卷,分为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性(L)4 个分量表。

(2)大学生人格问卷(UPI):③目前该量表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共包含60个题目,被试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严重。

(3)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 & LSIB):④由2个自评分量表组成,即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被试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4)自杀意念的评估:以UPI的第25题的回答作为判定有无自杀意念的依据,即被试是否在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觉到或体验到“想轻生”,如果被试选择“是”,则判断被试为有自杀意念者,反之,则判定为无自杀意念者。

1.3 统计方法

主要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自杀意念率

在校大学生中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觉到或体验到“想轻生”人数为144 人,其中男生100人,女生44人,自杀意念率是1.24%(144/11603),其中女生自杀意念率0.95%(44/4639),男生为1.44%(100/6964)。有和无自杀意念组在性别上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比较

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

2.3 有无自杀意念对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有无自杀意念(有=1,无=0)作为因变量,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作为自变量,采用向前逐步选择法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依次是精神质(B= 0.070,S.E.= 0.009,Wald = 58.670,p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中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觉到或体验到“想轻生”人数比率为1.24%,其中女生自杀意念率0.95%,男生1.44%,偏低于国内安静,⑤李艳兰⑥等人的研究结果,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对于自杀意念的认定时间范围为近一周,而本研究以近一年为标准。这说明,短期内确实可能会有较多的人存在自杀意念,但如果以年为单位,则存在这种意念的人数较少,这暗示着自杀意念率的普遍存在率。

本研究显示,有无自杀意念者在精神质和神经质上差异效果量大(d>1.5),有自杀意念者得分偏高;在内外向和掩饰性上差异的效果量中等(d=0.60~0.69),有自杀意念者得分偏低,这和国内王冰蔚⑦的研究结果一样,这说明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要更为倔强、固执、冲动、怀疑、敌意、攻击性和自我中心,情绪上更为不稳定性,易紧张和焦虑,遇到刺激情绪反应强烈,性格上更为内向,并且行事掩饰性较低。

有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效果量中等以上(d>0.63),有自杀意念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生活满意度较低,这和国内的诸多研究结果一致,⑧⑨这可能说明自杀意念本身就是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不断走向恶化的表现。

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出现自杀意念的概率更大。在人格特征方面,高精神质的人因为其自我中心性,喜欢固着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所以他们更容易走极端,导致其自我毁灭的欲望更为强烈;低精神性则因其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促使其自杀意念较低。内外向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子,这可能与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排解心理垃圾有关,他们更善于获得社会支持,有更多人际交往和倾诉的机会。⑩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减少校园自杀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学生良好社会适应性和生活乐观性的培养。

注释

① 卢广新,刘佚超,王艳郁等.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5):779-781.

②③④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10-211.

⑤ 安静,孙启武,郭兰.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与抑郁情绪、希望特质[J].心理卫生评估,2012(8):616-619.

⑥ 李艳兰,王小桃,胡海青等.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9(10):743-745.

⑦ 王冰蔚.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11):1323-1325.

⑧ 李丽华,王小平.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 71- 72.

⑨ 柳迎新,黄文倩,朱婉儿.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及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3):235-238.

⑩ 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9):765-768.

上一篇:基于PacketTracer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平台 下一篇:信息集成综述